省级文明镇郑家寨镇 “郑好办”搭建党群连心桥

□通讯员王月新陈兰兰报道

8月10日傍晚,在郑家寨镇前侯村的巾帼花园内,油葵、波斯菊、玫瑰竞相开放,不少村民饭后来到这里散步、赏花。这座花园占地256平方米,是该村充分采纳村民意见,利用边角地块建设而成,由村里的巾帼志愿服务队精心打造,并开展日常养护。“自从有了这个小花园,村里的环境更美了,乡亲们也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村民庞金德高兴地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省级文明镇,今年以来,郑家寨镇打造“郑好办”镇域党组织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作用,以真招、真功、真效的力度,“准、温、亮”的态度,让群众的事好办,把群众的事办好。

全镇98个村陆续开展党支部书记大走访,点对点联系群众,面对面收集微心愿,摸清群众需求,形成“为民服务清单”,以此为依据为群众提供精准暖心的服务,以解决群众诉求的“小切口”体现为民办实事的大作为。

近日,在李五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巧手绘石膏”活动正在举行。村里的10余名留守儿童在家人的陪伴下,发挥创意和想象为石膏娃娃绘画涂色。在亲子共同配合下,很快一个个纯白的石膏娃娃变得色彩缤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活动现场。

李五清村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村党支部书记李洪中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十分渴望亲情与陪伴。为了实现孩子们的“微心愿”,李洪中组织了一系列亲子志愿服务活动,每月两次,除了“巧手绘石膏”外,还有趣味运动会、巧手做香囊、大手拉小手共绘诚信文化墙等。“孩子性格内向,经常偷偷想妈妈。通过参加活动,慢慢开朗起来,更愿意与人沟通,朋友也多了起来。 ”看到孙女的变化,村民李军令十分欣慰。“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精准开方,逐项落实,努力把‘为民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郑家寨镇党委副书记任晓敏介绍,他们定期召开“初心学堂”和村党支部书记擂台比武,加快为民服务事项的办事进度。为困难群众解决收麦难的问题,张挂管区打造“爱心收割机”项目,联系爱心人士和收割机,为特困户兜底麦收,帮助颗粒归仓。该管区的后王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兆国在村党支部书记擂台比武时分享经验,其他管区党支部书记纷纷效仿,刘楼村、洼李村、后秦村等20余个村相继开展麦收为民服务,共有70余户困难户、独居老人受益。

截至目前,全镇共收集群众微心愿2137条,涉及农事生产、居住环境改善、就业增收等不同类型,已完成1978件,实施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后秦村为村民浇地千余亩,有效保障农业生产;老官张村联系在外企业家为村内文化广场重新铺设地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前后张村通过村企联建设立“共富工坊”,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接下来各村党支部书记将结合服务清单详细制定全年为民服务事项并抓好落实,在镇村两级设立‘初心实践’榜,对清单和实事成果进行公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把‘郑好办’志愿服务品牌擦亮叫响。 ”任晓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