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邓吉收:魅力壶口


魅力壶口

□邓吉收

为了能亲眼看看母亲河壶口瀑布这一绝世胜景,今年6月,我随旅游团来到了山西壶口,从而实现了多年夙愿。



从有关资料得知,黄河在流经晋陕峡谷后,在山西吉县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聚拢在狭窄的峡谷中,最窄处仅为一股,狭如壶口,河水在此浪花翻滚,呼啸直泄,跃入深潭,形成瀑布。

壶口瀑布,这是一个颇具魅力的旅游景点,以前只是从书本、影视或画册里见到过,但从没有近距离的观赏到它。下午,当我乘坐景区中巴车,沿着黄河东岸行驶了近20分钟后,终于到达壶口景点。

下了车,远远望去,那宽阔的河床两岸,高山耸立,壁石峭立,壶口周边,熙熙攘攘,游人如织。我沿台阶走下河床,只见壶口上空不断有雾气升腾环绕。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三步并作两步走在最前面,当壶口近在咫尺时,我立刻被眼前那夹杂着巨大轰鸣声的汹涌澎湃、飞流而下的瀑布所倾倒。

景区内为了游人的安全,用齐胸高的围栏把壶口与游人分隔开。蜂拥而至的人流,纷纷涌入到围栏下,以观壶口之奇观。倚栏赏壶口,可谓大饱眼福。你瞧,在上游不远处还是波澜不惊、平静如镜的宽阔水面,流到此处,立刻聚拢为一股——这是怎样的一股水流,它前挤后拥,争先恐后,上下翻飞,如万马奔腾,气势如虹,不可阻挡。那窄如狭长胡同的壶口,在这湍急而声势浩大的水势下,显得应接不暇,任凭流水肆意跳跃和翻滚。只见那翻腾着雪白浪花、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流到壶口的一瞬间,发出震耳的“轰隆!轰隆!”声响,呼啸着卷入岩石嶙峋、深不可测的壶底,紧接着在数米远的沟壑中升腾起高达10多米的阵阵水雾。水雾缓缓落下的同时,亲润着游人的发髻和脸颊,是那么爽凉和惬意。观此胜景,使你不由得联想起“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佳句。

壶口的魅力不仅是气势壮观的瀑布,还表现在激情高涨的游客身上。

凡到过壶口的游人,在被波涛翻滚、磅礴壮阔的瀑布所震撼的同时,也升腾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你听,耳边传来了激昂奔放、抑扬顿挫的《黄河大合唱》歌声,原来这是一支旅游团在纵情放歌。他们有男有女,有老年也有青年,站在崎岖不平的壶口旁的河床,自然排成两队,手持鲜红的小国旗,在领队的指挥下,有板有眼、声情并茂的歌唱起来。他们激昂的歌声响彻河谷,传向远方,也感染着周围的游客,都情不自禁地跟着传唱起来。此刻,那咆哮的壶口瀑布,与激情高涨的游客歌声,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我想,一个世世代代有着自强不息优良传统的民族,是无往而不胜的。

壶口的魅力更离不开淳朴友善的陕北农民。当我沿着护栏来来回回、流连忘返地陶醉在壶口瀑布的美景之中时,一阵爽朗的说笑声惊醒了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对青年男女骑在一头黑色毛驴上正在拍照。只见他们俩身着鲜艳的陕北传统民族服饰,做着各种姿势,很是养眼。

我乘兴走到牵着黑毛驴摆摊的主人跟前。从穿戴和相貌上看,是一位地道的陕北农民。他中等身材,60岁左右的光景,皮肤黝黑,头戴白羊肚毛巾,身披白色羊皮马夹,腰间系着红腰带,叼着长长的旱烟杆,他一边憨笑着,一边用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试探性地问我:

“照一张不?20块钱,不贵。”

也许对陕北人的打扮好奇,也许被刚才那对青年人所感染,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他将备好的道具——白羊肚手巾、白羊皮马夹和红腰带,把我打扮好,在他的肩托下,我脚踩驴凳,一跃骑上了身材健壮的黑毛驴,然后他把系有红绸缎的鞭杆和那杆长长的吸烟杆又递给我,让我两臂张开,高高举起……当我第一时间从手机里看到自己的“陕北秀”时,心里兴奋无比,尤其是陪伴在我身边的他那淳朴、敦厚的憨笑,让我有一种时空转换的感慨。

夕阳眼看就要沉下山谷,在导游的一再催促之下,我恋恋不舍地离开壶口。走出宽阔河床后,恰好遇上景点那位牵黑色毛驴摆摊的农民,于是我又和他聊了几句。他说,由于做这行生意的多,他们从时间上做了划分,他到后天再来,他还说家离这儿15公里,约个半小时到家。说完,他一个纵身跃上毛驴,用红绸鞭杆轻轻地拍打了一下驴屁股,一声“嘚儿驾!”那毛驴驮着主人,一走一扭屁股、慢悠悠地踏上了回家之路。

离壶口景点越来越远,但那震撼的瀑布、激昂的歌声和朴实无华摆摊的农民,却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


作者简介邓吉收,临邑人,1981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中文专业,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省、市、县等报刊或融媒平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