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 “六大工程”保平安!德州道路交通治理工作经验做法全国推广

7月21日,我市召开“民生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市公安局专场。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在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田正勇出席发布会,通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交通安全治理、提升交通安全意识、惠企保畅等方面的工作措施及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德州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三抓三提升”主题实践活动为牵引,以推动道路交通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为导向,深入实施“融合共治、平安乡村、隐患清零、精准治理、安全守护、惠企保畅”六大工程,全市道路交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上半年,德州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1.5%、12.8%。工作经验做法先后被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安部交管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推广。

实施“融合共治”工程,让交通综合治理“双向赋能”

提请市安委会印发《关于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压紧压实乡镇、街道道路交通管理“五个紧盯”责任的通知》,党政引领、齐抓共管、系统解决深层次、瓶颈性交通安全问题。实体化运行市县乡三级交安机构,建立“1+8”联席会商机制,推动交安委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面夯实社会面、学校、单位等“六个宣传阵地”,按照行业门类划分28条宣传战线,建立警医、警企等常态联络点154家,组建“平安行”微信群1.1万余个,覆盖群众450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75%以上。

实施“平安乡村”工程,让基层交通管理“走心走实”

市委市政府将“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列为2023年民生实事首位。全市建设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服务点262处,建立562人的农村专职劝导员队伍,强化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和安全出行劝导。124个乡镇派出所加挂交警中队牌子,履行7项交通安全管理职责,构建交警管线、派出所管片的农村交管新模式。在农村公路道口、交叉口增设或更新减速带2.3万余条,保障群众平安出行。我市在全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视频会上作典型发言。

实施“隐患清零”工程,让风险隐患治理“精准精细”

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责任书》,围绕占路集市、国省道护栏开口等9类隐患开展滚动排查,今年以来排查发现各类隐患点位2335处,跟进整改2132处。全省率先成立整建制的交通犯罪侦查大队,深挖每起死亡交通事故暴露的问题隐患和管理漏洞,市交安办印发督办单,督促死亡事故发生地镇街彻底整改隐患并召开警示教育会,确保发生一起事故、歼灭一类隐患、教育一批群众。今年以来,开展深度调查115起,发现事故隐患359处,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6人,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现场观摩会暨事故处理重点工作部署会在我市召开。

实施“精准治理”工程,让重点车辆做到“守法上路”

优化大型车辆右转必停、亮尾净牌、精准布控、警示教育等十项措施,上半年,全市发生涉中重型货车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7.5%、7.6%。落实“一清二查三追四教”措施,精准治理面包车交通违法。上半年,全市共查处面包车交通违法2.5万起,涉面包车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45.8%、33.3%。创新电动三轮四轮车“两办两限两查两补”四二战法,上半年,查处农村三四轮车违法6.4万余起,教育培训34.1万余人次,发生涉三轮四轮车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5.4%。研发“德州平安行警示教育管理平台”,坚持线上线下学习教育相结合,精准宣教大型客货运输车、工程运输车、旅游包车、校车等重点车辆企业负责人和驾驶人。

实施“安全守护”工程,让人民群众出行“平安有序”

全面提高凌晨0时至5时见警率、管事率,公安交警、特巡警、农村派出所联合开展国省道“一警四查”(鸣笛警示疲劳驾驶,严查客运车辆、货车违停、占道施工及大车未亮尾放大号),科学设置大型车辆国省道临时停靠服务点30处,疏堵结合,严防夜间追尾事故。今年以来,凌晨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4%、36.8%。全面强化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县(市、区)公安局局长、政委及公安交警中层以上共99名干部包保镇街,对接镇街书记、镇长(主任),组织135个乡镇、街道开展全民警示教育、电动三轮四轮车“两补”教育7365场次,教育群众241.4万余人。

实施“惠企保畅”工程,让执法服务更有“温度深度”

落实货车进城通行证“全市通办”“全程网办”服务,为中心城区290余家企业货车通行规划专有路线340余条,网办率达91.2%。盘活主城区企业园区、商超医院、大型综合体、夜经济繁华路段周边闲置资源,今年以来新增停车位735个。优化东风路、东方红路等16条城市主干道的170处交叉口信号灯,行程时间平均降低36%。建立交通管理首违警告、轻微免罚“两个清单”,适用首违警告、轻微免罚14.19万余起。打造24小时运转的交管服务中心,在全国首批试点启用交管12123语音服务热线,实行接诉即办,受理诉求18万余件,即刻办结率达95.17%。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平安是最大的民生。下一步,将聚焦群众平安出行、文明出行,以创新思维全力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城市更安全、治理更精细、服务更人本、理念更现代的文明交通德州样板,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答记者问

据了解,市公安局今年开展的民生实事工作的主题就是“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半年时间了,能介绍一下这半年取得的成绩吗?

田正勇:这项工作是市公安局的年度重点工作。道路交通安全,农村系于一半。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将“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作为年度民生实事首位的有利契机,创新推进农村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协同共治力量、劝导管理模式、隐患治理机制、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切实防风险、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代治理能力水平,全力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一是推动党政领导下的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市公安局提请市安委会以“1号文”印发《关于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体化运行市、县、乡三级交安机构,建立“1+8”联席会商机制,推动交安委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系统解决农村深层次、瓶颈性交通安全问题。

二是下大力气清剿农村道路交通隐患。成立市道路交通事故安全隐患排查专业委员会,组建12个排查小组,围绕“占路集市、国省道护栏开口、植被遮挡、交通事故隐患”等9类隐患,联合县、市(区)每季度开展滚动排查。今年以来,已排查整改9类交通隐患2132处。

三是加大资金保障。推动县乡两级政府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切实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5827.64万余元。

四是突出治理重点隐患。结合民生实事工作,全力推进国省道护栏开口、马路市场等重点隐患治理工作,全市544处存在隐患的国省道中央护栏开口已完成整改342处;136处马路市场已治理95处。同时,推动在全市新建减速带2.37万条,起到良好的降速效果;从6月份起,又推动在全市建设爆闪灯10000盏,目前已建设2891盏。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全市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存量得到有效治理,群众出行环境提升明显。

近年来,德州市大型车辆交通事故起数下降明显,涉大型车辆死亡人数大大降低,请问公安交警部门在大型车辆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田正勇:德州公安交警坚持问题导向,系统综合治理大型车辆,多点全面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事前预防。在全市2020个重点路口点位,设置大型车辆“右转必停”警示标志标线,引导大型车辆右转停车让行。与全市1444家企业、7.1万余名车辆驾驶人员签订“右转必停”承诺书,发放提示警示自粘贴4万余张,提醒驾驶员安全驾驶。建立“五措七响”恶劣天气应急处置机制,在全市社区、村居及平交路口安装宣传喇叭11517处,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安装应急喇叭460处,配备限速提示牌260余块,覆盖全市8841个村居 、1266个社区,提醒警示驾驶人恶劣天气期间小心驾驶。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在国省道设置临时停靠服务点30处,每日0时至5时在高速公路、国省道64条必巡线开展联合凌晨勤务,警示大型车辆杜绝疲劳驾驶和违停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凌晨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4%、36.8%。依托交管12123APP实现全市12个县(市、区)货车通行证全程网办。推动大型车辆市区通行网络审批、智能核查、风险预警一体化监管。今年网上办理通行证9.2万件,网办率达90.8%。

三是强化源头管理。定期开展车辆安全隐患排查和技术状况检查,约谈高风险运输企业60家,消除3条以上违法车辆380辆,两客一危、营转非大客车报废率均达100%。全市4442辆工程运输车按照“四个统一”原则全部“亮尾”放大号,从源头上消除大型车辆司机故意闯红灯、遮挡污损号牌、超速等野蛮驾驶行为。

四是强化宣传警示。结合工程运输车辆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情况,每月发布工程运输企业“红黑榜”,先后曝光黑榜企业220家,推送交通、住建、城管等部门,召开警示教育会议,推动交通安全职责落实。制作大型车辆死亡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强化警示教育。结合大型车辆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同步签订“一码一书”145万余份。

目前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绝大多数是因为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而交通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而且存在侥幸心理,针对这种现象,公安交警部门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田正勇:祸在一时,防在平时,平安与谨慎日相随,全民共建共享交通安全。在做好常态化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将做实全民警示教育作为持续压降道路交通事故的治本之策,今年6月份以来,部署各县市区公安局局长、政委和交警系统主要领导干部99人“一对一”包保乡镇街道,通过“战线推动、大队落实、条块结合、镇街组织”的形式,发动农村两委干部、专职劝导员、警务助理、网格员等力量,强力推进全民交通安全亡人事故警示教育和农村三轮四轮车驾驶人“两补”教育工作。组织群众集中观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并签订《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出行承诺书》,深入农村开展三轮、四轮车“三见面一建档”工作,为驾驶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的驾驶人补伤亡事故警示教育、补驾驶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在德州6182个村居小区,1478个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警示教育活动7365场,受教育干部职工群众190.6万余人,开展“两补”登记教育培训三四轮车驾驶人50.8万余人。

今年以来,在服务方面,德州公安交警如何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田正勇:今年以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民意导向、便民惠企,努力满足群众个性化、高品质交管服务需求。

一是优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德州公安交警整合2318111支队长热线、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互联网后台用户留言、新媒体群众留言等诉求渠道,在全国首批试点启用交管12123语音服务热线,创新建立24小时“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秩序、事故、车驾管等相关业务纳入“接诉即办”服务范畴,实施首接专员协调负责制,提升诉求办理质效,确保热线“打的进、听得懂、办的快”,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真满意”,全面打造德州市高质量交警服务新品牌。自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共接听群众诉求18万余件,即刻办结率达95.17%。

二是实行二手小客车转让登记“一证通办”。在户籍地以外办理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转让登记、住所迁入的,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一证通办”,无需再提交暂住地居住证明。今年以来,2183名群众享受该项便利服务。

三是推进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建设,实现车检“交钥匙”服务全覆盖。德州全市已经建成登记服务站48个,为群众提供机动车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转让登记等业务办理“一站式”服务。在机动车检验机构全面推行各车型交车待检的“交钥匙”服务,推广使用“交管12123”手机APP、“e车检”微信小程序等系统预约检验。截至7月初,“e车检”平台系统推广总量为22.8万辆,实现资料内部流转,业务全流程“一窗受理、一窗通办”。

四是推进机动车解抵押、查解封便利化。创新建立“1+4”网上抵解押办理模式,实现金融机构、车主、邮政、车管一键“四联”。依托机动车抵押解压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机动车解抵押业务远程在线办理,今年以来,车辆解抵押业务备案金融机构260家,办理业务48944笔,网办比例达90%。同时,德州市公安局与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协同合作新模式,全面推行法院系统应用专网平台办理机动车查封、解封业务,截至目前,通过机动车查封专线系统办理查封业务639笔,明显提高涉及执法案件的查封时效性,节省群众等待时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编辑|梁思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