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头版点赞山东寿光“数据种菜”:“七代棚”里藏着120多项专利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4日讯 9月14日,《光明日报》头版以《“数据种菜”(科技改变生活)》为题,点赞山东寿光从第一代土棚开始升级迭代,到如今的“七代棚”里藏着120多项专利,依靠科技,“经验种菜”变身“数据种菜”。以下是报道全文:



【科技改变生活】

“数据种菜”

蔬菜有多少种颜色?

如果你来到山东寿光,会发现,“五颜六色”都难以概括。

走进寿光市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展厅,仿佛置身于蔬菜的“奇妙世界”:苹果苦瓜、水果彩椒、香蕉西葫芦,光是番茄就有红、黄、绿、白、紫等10多种颜色。“俺们这儿,光小番茄就有200多个品种咧!多数我们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攥紧中国种子,才有主动权嘛。”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研发中心主任程琳说得豪迈。

“你看,这巧克力色樱桃番茄叫‘寿研吉利’,它的特点是抗病性强,口感酸甜;这黄色樱桃番茄,糖度可以达到12度以上,完全能替代国外优秀品种;黄瓜新品种‘寿研4号’,一株可同时带3个瓜,亩产可达3万公斤……”对着柜台上颜色各异的蔬菜,程琳一脸骄傲,“这些都是我们自主研发和培育的品种,属国内首创!”

而在10多年前,这里可不是这副样子。

“那时候,市面上大多是‘洋种子’,菜农每年购买种苗大约需要6亿元,其中近4亿元被国外公司拿走。价格贵就算了,还被人‘拿一手’。”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董事长刘欣庆满是无奈,“当时,进口种子占七成!”

攻坚、突围,寿光搭建创新平台,建成山东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院士、专家、企业、农户握指成拳,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一下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种达178个。仅“宝禄”系列品种,就让每亩种苗成本从1000元降到240元。现在,国产蔬菜种子在寿光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良种、良法如何落户田间,背后连着“怎么种”这道必答题。

走进一间智能玻璃温室,记者惊叹,这不就是一个蔬菜生产“超级工厂”嘛!精准水肥、潮汐灌溉、智慧气象、多功能机器人等众多智能技术和设备一应俱全。

程琳告诉记者,温室内有20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等,然后把相关数据上传到“云”端,交给被称为“智慧大脑”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再根据蔬菜生长需要,对相关智能设备发出“指令”,随时调整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水肥量等。就这样,一行行栽培架变成一条条蔬菜“生产线”。

“在我们这儿,熊蜂授粉、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管控等技术也得到集成应用,蔬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AA级标准。”程琳介绍,每一种蔬菜不但有量身定制的营养配餐,还定期“体检”。根据“体检”结果,电脑会自动进行营养液的配比,使蔬菜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好,品质大幅提升。

从第一代土棚开始升级迭代,如今的“七代棚”里已经藏着120多项专利。依靠科技,“经验种菜”变身“数据种菜”。“我们正在从技术输出向标准输出转型,目前已向全国20余个省区市提供蔬菜问题集成解决方案。”刘欣庆自豪地说。

闪电新闻记者 韩薇 报道

来源:光明日报编辑:韩薇责编:刘岩审校:侯峰峰主编:崔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