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州 | 德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稿①| 砥砺奋进 德州大地涌春潮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风云激荡,成就辉煌。40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德州广大干部群众乘着改革春风,踏着时代节拍,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各项事业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变化。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回顾德州各个领域的重大突破,总结成绩经验,增强信心、再接再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新时代奋力新作为、谱写新篇章,本报推出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数字最直观,从1978年到2018年,德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2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3140.18亿元;人均GDP从1978年的190元,跃升至2017年的54197元;地区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03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299.2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从1978年的57.2:16.9:25.9,调整至2017年的9.9:47.7:42.4;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6.2%,上升至2017年的55.57%;外贸总额从1978年的3047万元,跃升至2017年的246.76亿元……成绩值得喝彩、令人欣喜,但这些成绩是怎么一步一步取得的?追根溯源,我们回望那条改革开放的“起跑线”。

那条线,起笔在1978年,高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跃动在德州人民凝心聚力、豪情满怀迈入新时代的铿锵步伐中。

打开思想“闸门”,改革开放的磅礴动力、无尽活力奔涌而出

“当前最紧迫的是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迅速行动。”2018年7月20日,在我市党政代表团结束江苏、浙江考察后的“双招双引”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勇再一次强调解放思想。同时强调,要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解放思想,这是一切发展的“总开关”。

目光投向40年前:1978年,德州有些“尴尬”:这一年,德州人均口粮283公斤,反倒比1950年德州专区成立时少了16公斤;这一年,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工分只值9分钱——当时德州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4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1978年,德州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人民处于普遍贫穷的困扰中,但就在这样的重压下,改革的雷鸣悄然酝酿,时代的大幕即将拉开。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一时间,春雷阵阵,惊醒神州大地。1979年3月8日至11日,德州地委召开县(市)委书记会议,确定在全地区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到年底就有超过18000个生产队推行了这一新制度。1981年底,德州地区农业总产值已达13.3亿元,较1979年增长58%。两年间,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了50公斤,棉花产量增长了5倍多。在巩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改革触角逐步向工业、城市、社会各个领域延伸。渐渐地,德州有了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试点改革国有企业、第一批乡镇企业,合同制、承包制、市场化、股份制、民营企业、上市等新名词不断涌现。

1998年,撤地设市刚刚3年的德州市,又来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新节点。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市委从欠发达的实际出发,提出做好“有所差别”的文章,做出启动民资民力、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决策。全市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全面展开,“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等观念深入人心。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德州解放思想的脚步进一步加快。

2003年10月,德州市委决定: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

2007年4月,市委提出“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的奋斗目标。为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党政考察团和新闻采访团赴江浙六地开阔眼界、更新观念。

2012年2月,市委十四次全会召开,会议确定实施“产业强市、文化立市、生态美市、惠民安市”四大战略,“建设幸福德州”开始成为全市上下新的共识。

……

2015年,德州发展的“指挥棒”交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手中,如何让德州更好更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再一次拿起解放思想这件“武器”。

同年9月,市几大班子领导同志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践行“三严三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寻求对策,随后召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专题研讨会,明确提出: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走出一条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新路子。从科学发展到协同发展,德州的发展路径更加具体,工农业协同、内外协同、经济与民生协同、生态与项目协同,全市干部群众重整行装再出发。

2018年,德州高质量发展又面临新考验:一方面,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到全省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从省委要求“德州要在全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到近期出台的支持鲁西崛起意见,德州迎来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省市两级大批干部赴南方学习,我市第二批“百企下南洋”活动成功开展,德州各级干部、企业家的思想再解放、眼界再开阔,发展境界得到再次提升。

面对新机遇、新要求,德州持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市委常委带头,市县两级党员干部覆盖到所有乡镇(街道),县乡两级党员干部覆盖到所有村(社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到群众,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带给群众,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群众,把群众需要带回党委政府。

沧海桑田40年,德州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就是党领导人民不断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过程。回头看,每次思想的更新,都是德州经济走上更高更快发展进程的重要阶梯。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扭住第一要务不放松,德州人民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动高质量新发展。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强调。

一年来,我市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好于去年同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2649.8亿元。前10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0.04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34亿元,增幅均位居全省前五。这样的经济发展成绩是德州群众在40年前难以想象的。数据显示:1978年,德州三次产业结构为57.2:16.9:25.9,农业成了绝对的经济“顶梁柱”。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农民吃上了白面,住上新房,但腰包还是鼓不起来。1984年,德州全区粮食总产达到199.7万吨,棉花总产更是突破36万吨,占山东全省棉花总产的三分之一,占全国棉花总产的十分之一。可粮棉的持续快速丰产,没有持续带来更好的生活,德州百姓首次遇上了“吃不了、卖不完”的难题。

面对困难,德州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从两方面推行改革:一是提出在农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种、养、加一齐上;二是把农民从棉花地里领出来,领到乡镇企业和社办工业中去,大办乡镇企业。两方面发力,很快见效,德州工商业迅速“回暖”。到1986年,德州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非农专业户已经增长至10.3万人;组建新经济联合体1.49万个,有5万多个农户参加,365处县属企业有310处实行了经营责任制,德州迈出发展现代工业的新步伐,也开始了实质意义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

在武城县,家庭妇女们在政府支持下办起一个又一个小地毯厂,不到10年时间,武城地毯就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甚至铺进美国的白宫。宁津县张大庄的仿古家具,以德克公司为龙头,带动一整条家具生产产业链。199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5:37.4:26.1,二产首次超过一产。1996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163.3亿元,从业人员突破60万人,形成十大主导产业。

2007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对全市工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到2007年末,也就是改革开放即将迈入30周年之际,德州工业增加值已达65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5.5%。从华鲁恒升到通裕重工,从泰山体育到实华化工,德州涌现出大批骨干企业。同样在这一年,市委、市政府把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的重要战略举措,全面实施“南融北接”战略,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央企合作也实现首次突破。2005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仅有181家,到2010年就增至847家。在齐河县,这里依托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率先成为我市首个全国“百强县”,当地的永锋集团成为全市首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纳税过10亿元的企业。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德州工业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过去,德州工业多而不大、大而不强,不仅结构不够优化、产业层次也不够高。近两年,这些问题都迅速得到解决。特别是2016年,新一届德州领导班子立足发展实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以“10+6”产业体系、“三个100”企业培植计划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同时,提出着力打造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农产品加工、新型纺织、新能源、生物技术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进入2018年,围绕抢抓全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我市又及时调整产业规划,结合全省十强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搞好新兴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绿色化工等六大传统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新兴产业在我市全面提速,德州经济“6+6”产业体系迅速成型。

同德州工业一样走向复兴的,还有商贸服务业。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有3.7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当时全市GDP比重仅为25.9%。但作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改革开放后的德州商贸服务业,没了水路走陆路,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很快焕发了生机。旧社会走街串巷的庆云“货郎”,开始自己做市场。当地小商品市场迅速兴旺,逐渐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北方小商品集散中心。

到了1998年,德州开始着手改革国营企业,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通过推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市876家商贸企业陆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黑马集团、德百集团、德州扒鸡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型。如今,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已达1392家。其中,年销售额(营业额)亿元以上的贸易企业就达353家。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看,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7.2亿元,是1978年的104倍。到2017年末,这一数字又翻了两番,达到1537.1亿元。

工商业全面兴起,农业产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到2000年末,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39家。2004年,德州扒鸡公司等企业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双汇、金锣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市。同时,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特别是近两年,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周边城市的“放心农场”,我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积极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225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45家、市级172家。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62个,新增111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2处,认证面积达735.5万亩,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77.5%

今天的德州经济,正在对工业、农业、服务业进行重新定义,伴随发展从速度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普遍共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在发展中不断增强

城市面貌,是市民生活状况的直观体现。1978年德州的城镇化水平是6.2%,2016年上升至53.8%。

2017年7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原则同意《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德州未来中心城区主要向东南方向扩展,从西向东依次串联老城、河东新城、高铁新区,并远景延展至陵城区——东部城区规划的通过,掀开德州城市建设崭新一页。

如今,在规划面积396平方公里的东部城区,科技、商务、公共服务、生态、产业发展、现代农业6个组团已经全面启动。太阳能德州小镇建成投入使用,投资80亿元的有研科技集团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基地、投资30亿元的东部医疗中心、投资11.9亿元的高级师范学校等大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已超过150平方公里。而1978年建成区仅有10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刚过12万人,绿化覆盖率仅有10%,城区道路总长度60公里,安装路灯刚刚突破1000盏。40年间,德州做强城市功能,做靓城市特色,做大城市规模,做美城市环境,做活城市经营,整体功能和品位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城市的公用事业越来越完善。

以公交系统为例,1962年,德州才有了第一辆公共汽车,当时是“两车一线”共8个站点,全长6.2公里。今天,德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有车辆680辆、线路46条,年客运量3300余万人次。

从自来水到集中供热、天然气,各种配套管网建设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接连跨越。如今,市区集中供热面积已达3706.82万平方米;城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用户也已达31.41万户。用水普及率和用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8%和97%。

1979年,德州没有本科以上高等学校,全地区9万多间校舍中危房、黑屋占了九成,能用上木质课桌板凳的学生不足全体学生的30%,91%的学校没有院墙、校门。1980年,专科大学在校生仅有679人,普通中学在校生24.3万人,小学在校生65.6万人。改革开放40年来,德州不仅有了自己的本科大学,更全力弥补教育欠账。特别是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相继投入129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全面改薄”、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累计投入是过去20年投入的总和,“全面改薄”开工、竣工进度均居全省首位。2017年末,德州教育实现基本均衡。

目前,我们已经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6.37万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7所、普通高中22所、初中163所、小学707所、幼儿园978所,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

1978年,德州地区共有病床6195张、卫生技术人员8000人,万人口床位数仅为14.3张。改革开放40年,德州的人口增长超百万,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观。199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基本告别了仅有体温表、血压计和听诊器的历史。2017年底,全市已拥有政府办(卫生部门)医疗卫生机构211处,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3049人,实际开放床位数26587张。今年,我市再次投资100多亿元,在中心城区和8个县市区建设医疗卫生重点项目,这批项目全部建成可新增床位11000余张,将使我市的万人口床位数由2017年的45张提高到63张,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

随着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农民群众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据统计,近两年,在我市已建成入住的320个社区中,有88%全部实现“五化八通八有”,88%的社区实现了通暖通气,93%的社区配套建设了幼儿园或小学、敬老院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放眼未来,德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坚持从严从实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德州人正以全新观念顺应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望,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全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用40年砥砺创新中积蓄起来的思想财富、物质基础、成功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描绘新的时代画卷。

记者|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