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推进“三个融合” 用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咱临邑镇民族团结广场建得好啊,前不久在这里举办的农民丰收节很精彩,旁边还有现场义诊和产品展销。”11月17日,在位于临邑县临邑镇老马家村的民族团结广场,村民马修运高兴地说。

而这只是该县抓好阵地、产业、服务“三个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阵地融合’方面,以临邑镇民族团结广场为例,各乡镇(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积极打造互嵌式发展示范社区、民族团结长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广场等,成为聚合民心,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载体。”临邑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族宗教局局长马传东说。

走进演马村君子兰种植大棚,“90后”村支书李云洲正架起手机支架,熟练地介绍身后长势喜人的君子兰。“我们村通过发布抖音视频、成立电商直播间等,提升家乡农特产品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自今年5月开播以来,累计直播50余场,销售3500余单,实现收益5万余元。”李云洲说。

演马村是典型的民族村,近年来,该村探索“党建+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已建成17个大棚,发展君子兰、西红柿、网纹瓜等产业,并借助电商平台,发展电商基地直播带货,扩大线上销路。同时该村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优势产业为基础的三个产业示范基地,先后获“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

“产业融合”方面,他们着力打造老马家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山东省民族镇村产业化品牌聚集地,建立以中华红蜜桃种植、牛羊特色养殖、君子兰种植等优势产业为基础的产业示范基地,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先后完成种植、养殖、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47个,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载体。

在邢侗街道瑞恒社区党群服务大厅,这里设有“红石榴”服务窗口,为辖区少数民族居民、来临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全流程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协助准备申请材料,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想要开一个小吃店,来到瑞恒社区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了解到我是少数民族,就把我引导到‘红石榴’窗口,帮办代办营业执照,指导我准备好申请材料后,工作人员立即就对店铺进行了现场勘验,我很快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回族小伙杨照奎高兴地说。

“服务融合”方面,该县在14个城市社区打造互嵌式发展示范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红石榴”服务窗口、“和事佬”议事厅、“红石榴”影院等阵地,广泛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创造和谐互嵌的社区环境。

“我们将以‘三个融合’为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同频共振,努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促进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幸福生活。”临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梁蕊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程元金 杨鹏飞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