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新华街道:织密“五社联动”服务网 共绘文明实践“同心圆”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了这个健身活动室之后,我们功夫队基本天天都来活动。在这不怕风吹日晒,也不用担心音乐扰民,真的是方便了大家。”德城区新华街道益德社区居民刘秀华高兴地说。

近年来,新华街道以“群众需要什么,实践所、站就提供什么;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全面推动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志愿团体、社会爱心资源“五社”整合下沉,围绕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成效,释放文明实践新活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延伸社区多元服务平台,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新华街道在升级各社区文明实践站功能室的同时,进行资源整合,将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家长学校等活动场所作为延伸功能室,让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具专业性、独特性和针对性。同时,街道在17个社区均打造了文明实践家庭站,选配沟通能力强、邻里威望高、理论功底厚的居民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站长,在屋外张贴“新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标牌、配备“家庭站活动内容记录本”等,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更进一步地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打通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开展

新华街道积极做好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工作,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先后培育出辛庄社区安氏武术志愿者团队、益德社区益智工坊志愿者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共计82家,其中未成年人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在17个社区(村)实现全覆盖。新河社区建立青少年科创中心社区社会组织,引进阳光社工运营管理,利用节假日时间招募辖区内青少年开展科学实验、科普宣传等活动,让崇尚科学的风气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同时,街道积极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在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作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动员志愿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志愿帮扶、文明劝导等活动,有效激活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

引入专业社工人才队伍,提升文明实践服务水平

新华街道依托社工站,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联动融合式发展。将社会组织中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纳入兼职网格员队伍,对居民诉求和服务事项进行“一键接单”。街道创新提出“114”服务模式,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场所资源与社工站的人才资源,联合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理论宣讲、科普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特色“五为”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的各自优势,实现了社会工作引领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工作的优势互补,真切回应群众所需所盼。

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形成文明实践服务合力

新华街道不断深化“五为”志愿服务,在街道及社区均建立志愿服务站,并在辖区居民中积极吸纳志愿者,在理论政策宣讲、文明城市创建、移风易俗、助老助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益德社区银龄编织志愿服务队共有成员20余人,平均年龄60岁,大部分为社区退休老党员,每年秋冬季都会为辖区内的孤困老人送去自己织的帽子围巾,让他们温暖过冬;邹李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法律进万家”志愿服务项目,由社区第一书记麻连涛带队,多年来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约150余人次;德苑社区骑士志愿服务队由15名外卖小哥组成,为辖区老党员、抗美援朝老兵等特殊群体免配送费开展送餐服务80余次……截至目前,新华街道共有登记备案的志愿服务队伍56支,拥有志愿者近500人,累计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1118次,年度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达2.3万小时,在辖区内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都是参与者”的良好社会风尚。

链接社会慈善组织力量,拓宽文明实践支持渠道

新华街道充分发挥社会慈善资源向基层队伍、向参与主体、向服务对象赋能作用,在辖区德苑社区、邹李社区率先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用于困难群众帮扶以及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资源链接作用,联合街道民政办、妇联、团委等部门,着力链接辖区内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等社会各界慈善资源,向困难学生、弱势群体、辖区老人捐款捐物,不断拓宽文明实践支持渠道。今年以来,共开展爱心捐赠活动4场,捐赠金额达7.2万元,切实加大对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力度,传递社会温暖。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通讯员|迟雪莹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