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 ↑8.6%!德州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12月20日,我市召开“工业经济稳增长”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楚华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与技改科科长刘海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主任科员齐瑞芬出席,介绍我市工业经济基本情况,全市工信系统在工业经济稳增长、稳运行方面的亮点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工信系统坚持把工业经济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用足用好稳运行“工具包”,系统做好工业运行分析研判,精准靶向施策,积极应对市场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重点企业政策性关停等不利影响,全力以赴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取得积极成效。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11月当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6%)3.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1-11月,累计增长8.6%,较1-10月继续提升,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3个和1.7个百分点。前11个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6.3%。

重点行业支撑明显

33个大类行业中,2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增长面为60.6%,3个行业由负转正,7个行业降幅收窄。重点行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34.4%、16%、62.2%、37.9%。

技改投资保持较好势头

在整体投资疲软和去年高基数双重压力状态下,我市技改投资保持了较好势头,自5、6月份以后,工业技改触底回暖,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1-11月,我市制造业技改投资增幅10.7%,高于全省(7.3%)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小组第3位。全市113个省技改导向重点项目开工率99.1%,完成投资187.7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04.6%;130个市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16.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99.25%。

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改善

进入10月份以来,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营收加快回升,利润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前20家企业中,12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合计实现产值409.4亿元,同比增长23.4%,上拉全市规上工业产值2.5个百分点。前10个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5.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2%)1.5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

先行指标增长保持在稳定区间

1-11月份,工业用电量190.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较上月改善0.63个百分点;工业税收116.83亿元,同比增长19.56%;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519.48亿元,比年初增加76.17亿元;工业用云量同比增长60.75%,较上月提高4.3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与全市工信系统在工业经济稳增长、稳运行开展的4个方面亮点工作密不可分。

聚焦调度分析

一是深入实施“运行一号工程”,用足用好“8+3”运行保障工具包,持续加强工业用电量、利润、税收等指标的监测分析,确保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紧盯下降行业和重点企业,“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研究办法,谋划稳增长措施,推动尽快扭转。三是建立工业运行通报奖励约谈机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四是聚焦清明、端午、国庆等关键时间节点,对企业生产情况开展“日调度”,全力以赴保障企业稳产满产,为工业经济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存量挖潜

一是围绕60个年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和项目,“一对一”靠上服务,确保年新增产值120亿元以上,上拉全市产值增速3.4个百分点。二是紧盯去年竣工投产的项目和小升规企业,引导企业扩大生产,快速发展。三是狠抓总部经济,精选239家总部在外地企业,开展“遍访总部”活动,争取新的发展项目。

聚焦业务提升

一是赴宁波举办全市工业经济加力提速发展培训班,学习、借鉴工业发展好经验、好做法,开拓眼界、拓展思路,对标对表、明确差距,提高业务水平。二是组织636家工业企业参加全省工业经济普查培训,梳理印发工作明白纸,提高业务素质。

聚焦政策供给

认真落实好省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十条措施。齐河县入选山东省工业强县,乐陵市入围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公示名单;恒源石化再次入选省百强企业名单,列全省第70位;恒源石化、金能科技入选工业百强企业,分别列第53位和92位;德宜新材料、泰鼎新材料分别获得省级支持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200万元,千喜鹤食品获得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50万元。

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统将把稳工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巩固恢复向好趋势,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力抓好运行分析。坚定不移贯彻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大会精神,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加快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密切关注市场走势动态,指导企业合理制定生产计划,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稳运行、稳增长。

二是聚力抓好存量挖潜。指导企业抢抓年末市场需求回暖有利时机,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围绕60个年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和项目,持续强化帮包服务,力争全年新贡献产值120亿元以上。

三是聚力抓好动能支撑。推动恒源石化退城入园、有研艾斯12英寸大硅片等竣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形成新增长点。盯牢113个省导向和市重点项目,强化要素资源保障,争取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四是聚力抓好帮扶服务。紧盯全市产值前20家、各县市区产值前10家重点企业,开展帮扶服务,解决制约问题,释放发展活力。抢抓重点产品价格回升有利时机,帮助企业拓市场、赶订单。落实好国家、省、市惠企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答记者问

工业稳则经济稳,请问今年我市在工业经济稳增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齐瑞芬:今年以来,市工信局抓紧抓实抓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强化运行调度,狠抓增量挖潜,深入开展企业联系服务,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全省4.3个和1.7个百分点。

一是狠抓运行调度分析。坚定不移贯彻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大会精神,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针对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行业,密切关注市场走势动态,指导企业合理制定生产计划,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稳运行、稳增长。

二是狠抓增长动能支撑。紧盯恒源石化退城入园、有研艾斯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产业化等通线量产项目加快生产,尽快形成增量;围绕60个年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和项目,持续强化帮包服务,力争全年新贡献产值120亿元以上,上拉全市规上工业产值3.4个百分点。

三是狠抓量质齐升。齐河县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工业强县,全省共10个。乐陵市入围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恒源石化再次入选省百强企业名单;恒源石化、金能科技入选省工业百强企业。德宜新材料、泰鼎新材料分别获得省级支持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200万元。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5.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2%)1.5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

四是狠抓要素保障。积极贯彻省级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千喜鹤食品获得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50万元。严格落实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资源保障十条措施》,成立6个稳运行调研帮扶工作组,开展“一对一”帮扶。深入实施首席政府服务官(CGO)企业沟通模式,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行动,千方百计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技术改造是推动产业转型的关键路径。请问今年德州市是怎样推动企业技改项目建设的?

刘海霞:一是发挥项目导向带动作用。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支持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筛选10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以及30个“智改数转”“绿色发展”“产业链延伸”技改示范项目作为市级工业重点技改项目。采取月调度、现场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带动全市工业企业实施技改。

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创新实施技改“一号工程”,对重点项目实施领导帮包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各县市区委书记、各产业链链长分别牵头帮包重点技改项目,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千方百计破解项目用地、资金、用能等要素资源瓶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卡脖子问题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2023年,出台《德州市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助企首季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智改绿转”。设立300万元“智改绿转”奖励资金,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技改成本,推进技改项目建设。

现在正值年底,请问我市在项目谋划储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海霞:一是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要求。制订《2024年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时间表》,利用2个月时间、分7个阶段,对工业技改及产业园区类项目谋划储备工作进行详细分解,明确阶段工作、完成时限,并按时间节点提醒督促、检查各县(市、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研究制定《德州市重点技改项目谋划工作导引》,导引进一步明确了市局牵头、各县(市、区)抓落实的工作要求,紧盯中央、省市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谋划一批能够纳入省技改导向目录、市重点技改项目库的优质项目,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度。

二是摸准情况,提高项目谋划储备水平。召开全市工信系统工业技改和产业园区类项目谋划储备会议。会上针对各县(市、区)第二轮项目谋划储备清单逐一研究,详细了解了每个项目的可行性、可实施性,并对下一轮项目储备谋划工作的思路方法和实施路径做了安排部署。截至目前,市工信局已开展了两轮工业技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形成了第二轮清单。全市工业技改类项目共谋划储备495个,总投资2044.7亿元;产业园区类项目共谋划储备64个,总投资1137.1亿元。

“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请问德州市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

齐瑞芬:一是建立全域联动机制。全面深化改革认识,提高改革站位,在全市形成“亩均论英雄”共识。市、县两级分别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专班,深化部门协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组织体系,切实抓好数据采集、差别化政策落实等工作,共同推动亩产效益评价工作走深走实。

二是严格评价程序。在全省创新提出“亩均四三工作法”,具体指参评名单与用地面积、参评企业基本评价数据、参评企业初评结果都做到上有通知、下有反馈,以县市区人民政府文件向社会公布综合评价结果,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指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加工业销售收入、税收贡献、研发经费支出,减少低效用地、闲置厂房、能耗排放。

三是严格差别化政策实施。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对D类企业实施差别化水电气价格,仅2022年10月份以来加收费用近300万元,倒逼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总结梳理庆云等县市区出台的差别化政策,在全市推广学习借鉴。禹城市根据“亩产效益”评价结果,对A、B、C、D四类企业差别化土地使用税率,引导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倒逼企业腾退低效用地。

四是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采取刊发文章、制作短视频、印发明白纸等各种形式,千方百计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站、微信群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评尽评”。今年,全市共摸排梳理了8255家工业企业的有关数据,其中6006家企业参评,较去年增加1345家,评出A类(优先发展类)企业1136家,B类(支持发展类)企业3098家,C类(提升发展类)企业1082家,D类(限制发展类)企业690家。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德州发布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