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丨不负“企”望!德州公安打出护企安商“组合拳”

12月23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陈敬礼,市公安局指挥部主任吕志新,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秦志奎,市公安局情报支队政委李峰出席,介绍2023年度市公安局护航经济发展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年”。市公安局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等部署要求,牢固树立“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机关就服务保障到哪里”的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护航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健全精准服务保障制度机制,统领护航发展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聚焦护航企业发展、项目建设重点任务,创新出台“项目(企业)警长”制度,成立市县两级领导小组,全面实施“千警包千企(项目)”行动,对全市350个重点项目、650余家重点企业落实“多对一”包靠服务。领导干部严格落实“首席政府服务官”职责,常态包靠157家规上企业,今年以来召开警企恳谈会100余次,持续营造全警全力护航发展浓厚氛围。二是推动建章立制。围绕优化服务、打击犯罪、规范执法、预警防范等重点领域,密集出台《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全市公安机关建立健全“领导包靠+项目(企业)警长”制度服务保障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等服务举措及配套机制,提供项目、企业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服务,切实在护航发展中展现公安担当、贡献公安力量。三是深入对接所需。常态开展“向项目问需、向企业问难”系列活动,在全市组织大调研、大走访、大座谈系列活动,并制作“项目(企业)警长公示牌”在项目、企业内张贴,做到“项目有所呼、公安有所应”。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走访项目企业4400余家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突出靠前预警和规范执法服务,全面营造公平正义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严格规范执法。狠抓执法全程化、智能化监督,拓宽“树脉”执法服务平台功能,设定涉企案由51个,确保各类涉企案件依法规范办结。出台《推进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工作方案》,严格避免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出台道路交通管理首违警告、轻微免罚“两个清单”和20种适用情形。二是前置预警防范。以“防风林”工程为牵引,对投融资等领域深度研判,推送风险提示函190余件次。积极组建“涉企律师服务团”,编制“涉企常见犯罪警示案例”,定期通报经济违法犯罪形势特点,服务企业精准防范。系统摸排全市350个重点项目,根据经营风险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完善警银、警税“十项机制”,对重大项目关联企业的资金、征信、涉诉等分级关注、跟进预警。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在全市组建13支“公安宣传小分队”,深入项目工地、企业车间开展法治、反诈、禁毒、安防等领域宣传,切实提高企业和员工安全防范能力。建立经侦民警服务企业“1+2+5+N”机制,常态化深入企业开展“送法上门”“法治体检”,得到企业广泛认可。

坚持打击防范并举并重,全面提升护企安商工作质效

一是加强治安秩序整治。深化“主动+预防”警务,构建起“空地一体”巡防格局,实现巡防常态化、守护零距离,共清除乱点隐患80余处,有效减少可预防性案件发生。指导企业加强内部安全保卫,帮助制定安全管理制度140余项,整合保安内保力量2300余人次。积极打造“枫桥经验”企业版,深化矛盾纠纷警企联调,组建警保联控队伍211支,指导设立项目(企业)“调解员”队伍316支、“义警队”312支。二是严打涉企突出犯罪。深入推进“云端”“鲁剑”“昆仑2023”等专项行动,加大“老字号”“好品山东”认证企业保护力度,先后成功侦破假冒注册商标、侵犯商业秘密等案件,有效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和创新成果。三是全面提升侦办效能。全面健全涉企报案快处、案件快侦、损失快追“三快机制”,最大限度为企业追回经济损失,尤其是对社会影响大、危害严重的案件,实行提级侦办、挂牌督办,坚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答记者问

今年德州公安打造了“快办、办好、群众满意”政务服务品牌,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吕志新:今年以来,德州市公安机关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为引擎,推动公安政务服务优流程、压时限、降成本,打造“快办、办好、群众满意”特色品牌,推动公安政务服务迭代升级。

一是提升服务质效。德州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及派出所、车管所大厅公安窗口全部落实“一窗通办”,办理通办业务130项、网办业务132项,13个市县政务大厅公安综合窗口全部设置“涉企综合服务专窗”,服务企业“一站式”“全链条”办理业务,今年以来,全市公安窗口累计提供涉企服务7.6万余件次。推进“县镇同权”基层政务服务体系改革,梳理下放行政许可业务48项,全市县级公安机关公安业务全部实体进驻属地“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形成“15分钟公安办证圈”。围绕旅馆业、印章业审批,危爆物品、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审批等涉企高频审批事项,全面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涉企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优化调整涉路施工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模式,可用一套申请手续同时审批工程施工许可和涉路施工许可,提高服务效能。

二是加强政策供给。围绕户籍居住证服务,实行“零门槛”申请落户,迁入人数同比增长18.47%。围绕服务涉外企业,对“走出去”企业常态化开展“行前安全教育”,提供领事保护、人身安全等配套服务。实施“惠企保畅”工程,进一步放宽货车通行限制,城市核心区货车通行时间延长至18小时,开辟2条24小时货运保供通道,运输效率提高40%,货车通行证全程网办、一码通行,累计办理24.4万件,网办率91.1%。创新凌晨勤务、大型车辆“右转必停”等举措,设置国省道货车夜间停靠服务点30处。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推行派出所全科民警“1+3”模式,认证全科民警700余名。升级德州微警务平台,增设“网上涉企服务专区”,开通企业认证登录端口,上线员工有无犯罪记录查询等16项涉企高频业务,并集成全部网办业务整体向“爱山东”APP迁移,优化一站式“云服务”。全市政务中心公安窗口全面提供“周六延时服务”,8月份实行以来累计办理业务1.85万件次,并实现“零差评”“零投诉”。在项目企业周边建成5处交管“智慧岗亭”,9处进驻项目企业警务工作站,进一步将服务推向前沿。在全省率先实现车辆解抵押远程在线办理,网办率82%,节约企业成本500余万元。推广视频快处,轻微交通事故不扣车、快办结,处警效率提高68%。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服务企业运行,德州公安依托信息化建立了“树脉”执法服务平台,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吕志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德州市公安局始终坚持“便民护企”导向,依托“树脉”执法服务平台,下好服务保障“先手棋”,在规范执法中彰显“公安温度”。围绕服务执法、监督执法,市公安局在“树脉”平台中搭建涉企监督模型,该模块设定行政涉企案由18个、刑事涉企案由33个,设定案件名称含 “公司”、“企业”、涉案主体录入为“单位”的监督点,自动形成涉企台账,通过“树脉”平台推送至办案单位和法制部门,强化执法监督。将涉企立案审查、刑事强制措施以及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案件最终办理等情形纳入信息化、常态化监督,实现“企业一吹哨、树脉全感知、监管即跟进”的智能化、即时性管理新模式,打通了涉企案件执法监督“最后一公里”。2023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涉企监督模型,抓取涉企警情、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情况,全部第一时间推送至办案单位,法制部门跟进监督指导,规范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效服务企业正常经营,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请问公安经侦部门是怎样服务辖区企业、打击涉企犯罪的?

秦志奎:2023年以来,德州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经侦部门联系服务企业“1+2+5+N”工作机制,要求全市每名公安经侦民警联系1个以上重大项目、2家以上实体企业、5家以上商贸公司、N家个体商户,最大限度覆盖、服务全省全市重大项目和辖区企业,通过开展进企业“法治体检”风险漏洞排查、法律政策宣讲、重点人员培训等服务保障,协助企业建章立制,提升守法合规管理水平,密切关注经济领域新概念、新模式,强化非法经济形态发现、预警,最大限度预防经济犯罪,全力服务企业发展,与3600余家企业商户建立常态联系机制。

一是主动服务,积极推动涉企隐患源头治理。会同辖区派出所,主动联系服务辖区企业,主动上门排查矛盾纠纷、收集案件线索、开展预警提示和安全防范宣传,主动排查企业在治安防范、生产经营等方面问题,为企业不稳定因素“精准画像”,积极化解企业内部矛盾纠纷,维护良好经济发展软环境。

二是防范风险,精准研判辖区经济金融风险。以“防风林”工程为牵引,选择涉汽车贷款诈骗、涉众型经济犯罪、涉税、招商引资等领域犯罪风险开展研判,向党委政府提出对策建议,推动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研判并侦破两起特大涉汽车贷款诈骗案,发起全国集群战役,共立案10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人,查明涉及车辆达300余台,贷款诈骗金额达1.3亿元,工作成效及涉汽车领域风险提示被新华视点、新华每日电讯分别予以报道。

三是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涉企经济犯罪。坚持以打开路,依托“云端”和“鲁剑”等专项行动,把打击锋芒对准突出经济犯罪。依法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危害税收征管、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企业内部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等各类涉企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针对侵害企业利益的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5类涉企案件,开展重点打击,着力追赃挽损,全力维护企业利益。

《全市公安机关建立健全“领导包靠+项目(企业)警长”制度服务保障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中,提到了依法保障企业运转资金安全,请介绍下市公安局是怎样开展这项工作的?

李峰:一是对企业开展精准宣传活动。针对企业重点易受骗人群,市公安局持续深入开展防诈宣传活动。民警深入企业对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实行“一对一”式走访、宣讲,督促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实行一企一警反诈联系制度,建立企业反诈宣防长效机制。

二是进一步规范涉企资金处置措施。市公安局严格适用资金冻结措施,及时甄别核查涉案资金,对与案件无关的财产、账户、资金等依法及时解除冻结。

三是开展精准反制。市公安局与通信、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针对涉诈电话、网站、APP等诈骗形式开展精准预警劝阻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劝阻疑似受骗群众120万人次,避免群众损失9200余万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德州发布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