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委编办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登记监管机制 为科技强市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德州市委编办紧密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机构编制部门职能定位,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和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高效能发展,为科技强市建设提供坚实机构编制保障。

一是破除瓶颈制约,拓宽发展路径。将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纳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范畴,在民办非企业、企业法人之外,为新型研发机构搭建了新平台,拓展了新路径,有效解决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引进难”“落地难”“上户难”等问题。强化审批保障,实施流程再造,简化审批工作流程,各项申报材料由15项压缩为9项,从论证到登记落地周期压减超2/3。已先后助推德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等6家新型研发机构顺利落地,其中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作为全省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成功落户我市。

二是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引培效能。为新型研发机构量身定制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新模式,明确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不定机构规格,不定编制,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等现代管理制度,实行社会化用人和自主管理运营,破解机构编制限额制约的同时赋予其充足的发展潜力。强化人才保障,创新“编制在事业单位、工作在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引才机制,统筹100个周转编制设立“双创编制周转池”,为新型研发机构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激发创新活力。机构编制、科技、财政、审计、国资、税务6部门共同建立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实施多部门、全生命周期联合监管,保障规范运行。强化绩效评估和淘汰退出,定期对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开展绩效评估,结果与奖惩挂钩,对绩效评估优秀的,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倾斜,对绩效评估不合格、存在偏离公益属性等重大问题的予以淘汰退出,形成“优者上劣者下”的动态管理机制,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全市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已累计开展科研项目82项,拥有专利404项、承办国家级科技论坛1次,签约产业项目20余亿元等。

德州日报融媒体出品
编辑|李根 通讯员|崔冠华
审核|李根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