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海报丨透过这些“全国前列”,看动能澎湃的“山东绿”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6日讯 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这一年,山东经济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在承压前行中,走出了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

透过这些“全国前列”,看动能澎湃的“山东绿”→

山东质量效益加快提升,“四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首位。发展后劲不断增强,1.5万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协同发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取得积极成效。

作为工业大省,山东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在全国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

在济南,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领航发展、新能源汽车规模日益扩大;在青岛,工业互联网加快建设;在菏泽,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新增长极……

今年山东新增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新增数量与广东并列全国第一,总数达到7个,跃升至全国第2位。这为重塑工业的内核和样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今年前10个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居前十工业大省第2位;工业投资增长14.5%,高于全部投资9.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能耗强度下降4.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首次超过五成。

山东市场活力持续提振,市场主体稳定增加。截至11月末,全省实有市场主体1462.6万户,同比增长4.6%。其中,实有企业463.7万户,增长6.1%。民营经济持续活跃。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4.4%,占进出口总值的74.0%,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

山东是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加工转化大省。

从数据看,山东连续三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完好仓容达4349万吨,年粮食流通量达到1.5亿吨以上。

山东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瓶颈攻关,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培育的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

如今,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6.32%。有了科技加持,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山东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大食物观”内涵更加丰富。

山东众多农产品不只享誉全国,甚至早已“名声在外”。青岛大白菜是韩国泡菜的主要原材料,莱芜生姜是日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寿光西红柿走出国门在俄罗斯大受欢迎……“鲁字号”农产品漂洋过海,出口额连续24年位列全国第一位,丰富全球餐桌。

黄河山东段上游,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丰茂,如今是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和栖息地,迁徙高峰时鸟类约200种,近15万只。

黄河山东段下游,在黄河三角洲,1992年以来,鸟类数量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1种,自然植被覆盖率达到55.1%,广阔的盐碱地经过改造可以种植大豆、花生、谷子等农作物,成为现代农业的试验场。

近年来,山东加快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前三季度全省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1%,同比改善6.5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国第一。

闪电新闻记者 梁丽娟 高亚南 王聪  报道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高亚南

责编:梁丽娟

审校:佟国强

主编:崔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