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书写温暖答卷 | 2023年德州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循着时间的轨迹回望:

这一年,德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这一年,康复项目精准有效,残疾人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这一年,教育培训推动有力,残疾人创业就业成效显著;

这一年,无障碍环境建设大力加强,残疾人生活有爱无“碍”……

残疾人事业是充满爱的事业。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德州市残联坚持以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主题,着力改善残疾人民生状况,彰显残疾人关爱帮扶温度,拓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广度,提高残疾人就业培训精度,加大残疾人权益保障力度,不断擦亮残疾人幸福生活底色,用行动和实践书写了残疾人事业温暖答卷。

精准康复 奋力托举梦想和希望

“很好,咱们已经稳稳站立1分钟了,比之前进步了很多。接下来尝试一下独立行走……”1月2日,庆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8岁的小强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认真进行着训练。小强是庆云县常家镇牟家村人,因为早产影响了下肢发育,导致无法正常行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治疗,随着年龄增长情况越来越恶化,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庆云残联筛查发现了小强的病情,为他申请了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康复救助项目的精准救助。去年10月,小强在山东省康复医院成功接受了矫形手术,术后坚持康复3个月左右,已经能够独自站立行走了。“从手术治疗到后期康复,我们没花一分钱。”小强的父亲激动地说。

修复“折翼”,让“天使”重新飞翔。2023年,我市坚持聚焦最需要帮助和最有康复价值的残疾儿童群体,将儿童救助摆在首要位置。完善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及配套政策,保障残疾儿童享有规范有效的基本康复服务。探索残疾儿童“医疗+康复+教育”一体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实现救助资金、医保基金、特教经费三重政策叠加,进一步减轻儿童家庭经济负担。2023年以来全市共为2724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服务,其中为736名儿童提供了辅具适配服务,为21名儿童申请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155名儿童申请免费肢体矫治手术,做到有需求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不断加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力度。为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基本型辅具适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基本康复服务,有需求服务率达到100%,12.69万名残疾人受益,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政策加码 全方位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1月3日上午9点,陵城区临齐街道西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一片热闹景象。来自社区的十余名残疾人正聚在一起干着手工活,闲暇时他们会走进康复室进行训练,这里还有日间照料中心供他们临时休息。“我们的‘如康家园’建筑面积2300余平方米,设有20余个功能区,不但有专业社工,还安排了3名公益岗位人员协助,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项目负责人崔延雪介绍。“我在这里一待就是一天。这里的活儿不累,每月有几百元收入,也认识了不少朋友。我们互相鼓励打气,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残疾人张新泉告诉记者。

“如康家园”是山东省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品牌,连续三年列入省级二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其目标是为残疾人打造一个融入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家园。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设135处“如康家园”,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为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辅助性就业739人、日间照料1082人、社区康复1553人、文化娱乐服务3000余人次。

“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组织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需求调查,围绕多层次、多样化托养需求,通过日间照料、居家托养、寄宿托养等方式,为1403名残疾人提供了个性化、亲情化的托养照护服务,极大地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

赋能强技 就业创业开创人生新天地

41岁的残疾人孙新华盘点过去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2023年,多次求职碰壁的我终于在‘便民爱心小屋’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离家近还给交保险,自力更生的感觉真的很好。”

她所提到的“便民爱心小屋”,是我市残联组织探索残疾人“社区微业”就业服务机制,助力残疾人“家门口”就业的有效实践。2023年,市残联坚持以残疾人就业为导向,针对残疾人群体低学历、低技能、行动不便的特点,联合多部门印发《德州市开展“社区微业”促进残疾人就业实施方案》,利用社区阵地资源,开发适合残疾人从事的劳动就业项目,多措并举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率先在德城区、陵城区、天衢新区试点建设86处“便民爱心小屋”,为符合条件且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操作简单、灵活性强的就业岗位。通过精准链接社会资源和群众需求,推动“便民爱心小屋”全方位扩容提质,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已建成的86处“便民爱心小屋”,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168个。这一先进做法得到了中国残联主席程凯的批示肯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更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最直接的途径。为切实解决残疾人就业创业问题,市残联聚焦“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工作目标,不断构建完善残疾人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整合多方力量,深入实施就业增收行动,推动形成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和灵活就业多管齐下的就业格局,助推广大残疾人在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聚焦就业培训实效性,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分类别、多层次精准设置残疾人培训课程,举办残疾人电商直播培训班,组织视障人士参加全省盲人医疗按摩继续教育培训,为广大残疾人参与就业竞聘插上技能“翅膀”。举办2023年德州市“技能兴德”盲人按摩职业技能竞赛、首届德州市残疾人电商直播大赛等,以赛促训,检验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成效,提高残疾人劳动者素质,促进残疾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创业创新热潮。在去年6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残疾人选手姜兰心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中式面点项目第三名。

有爱无“碍” 残健融合共享美好生活

“灶台不高不矮,坐便器旁也有扶手,还给安上了热水器,经过家庭无障碍改造,我现在的生活很方便。”52岁的高国峰高兴地说。多年前他因病致残,只能靠轮椅行动,在生活上有着很多不便。随着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他的生活品质提升不少,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倾情扶残助残,让残疾人有爱无“碍”。市残联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为落脚点,从小切口入手,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办到残疾群众的心坎上。2023年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档”原则,共改造完成1525户。平缓坡道、便利扶手、太阳能热水器、折叠浴椅……随着一个个定制式、人性化的无障碍设施陆续进入残疾人家庭,我市服务残疾人群体的“最后一米”已经打通。同时,市残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着力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信息无障碍建设,全面提升无障碍服务水平,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彰显城市温情。

“站在领奖台上,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和自豪,觉得自己与健全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听障患者张勇说。去年11月,他报名参加了我市首届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并获得大赛的首枚金牌。

不同的人生,同样的精彩。2023年,我市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持续深入,不断满足残疾人的精神需求,回应残疾人的新期待。市残联积极建立健全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共建市级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2家,“如康书屋(书角)”52家,在8家公共图书馆设立了盲人阅览区域。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重要节点和残疾人事业重大活动契机,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文化进家庭“五个一”、全民阅读、无障碍观影等文体活动100多场,惠及残疾人超过1万人次。除首届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外,积极组织开展残健融合健步行、公益骑行等体育活动,搭建展示残疾人特殊才华的舞台,同时推进残健融合,营造更加友好包容的社会环境。

任重道远民生路,砥砺奋进续华章。新的一年,全市残联组织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精神推动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突破,打造残疾人共享社会生活“新标杆”,为广大残疾人撑起更加幸福美好的一片天。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马乐 通讯员|邹超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