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散文|黄靖:清清徒骇河 生态美禹城


清清徒骇河  生态美禹城

黄靖(禹城)

河流是大地的脉络,是生命的起源。

徒骇河自远古走来,一路奔流不息。

据《拾遗记》记载:大禹在空凿龙门时,九河女神之圣子伏羲赠禹玉简,以助其治水。禹即执此简,度量大地,治理水患。有一次,大禹率众来到一条河上,正欲测量,倾盆大雨忽至,河水猛涨,浪头几尺高,徒众惊骇,这条河由此得名徒骇河。这条古老的河流从禹城市辛寨镇各户屯村入境,蜿蜒绕行36公里,把每滴水送到需要的地方,在市中街道办事处的张汉桥流出小城。它作为禹城市的主要河流和母亲河,润泽了万亩良田,万亩良田又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禹城人。



水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是感慨时光的飞逝;“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抒发水的豪迈;大禹治水则演绎了人类与水共享空间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一项丰功伟绩,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顽强不屈、百折不挠求生存、求发展的优秀民族精神。为纪念大禹“导河入海”的丰功伟绩,小城的名字由原来的“祝阿”改为“禹城”。千百年沧桑巨变,看今日禹水安澜、和谐发展的锦绣画卷。

红旗漫卷战寒风

在时光的潮起潮落里,总有几朵浪花让人难忘。

独轮车,地排车、柳条筐,木把锨,窝棚子,红旗漫卷;双腿泥,满身汗,喊号子,斗志坚,干劲冲天。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工”整治徒骇河时的情景。每年秋末冬初农闲时,在水利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各地村民便带上工具、车辆,整理好简单被褥,浩浩荡荡的治河队伍开往治河工地。据1994年版《禹城县水利志》记载,1966年至1979年,是禹城水利工作大发展的时期。徒骇河的干支流河道均按“六四型”排涝、“六一型”排洪标准进行了全面治理。1966年新挖了赵牛新河。随着干流德惠新河的兴建,后又开挖了禹临河、丰收河、西普天、东普天、幸福河、朱家河六条支流河道。同时与其配套的农田水利工程也相继修建。

“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再动手。”这是当年人们苦干实干的口号。寒风中,他们的衣服湿透了,脖子和挖泥的手臂因用力过度青筋暴露;风沙中,吃饭常常伴着沙尘。确实苦,也确实累,不到半天光景,一个大劳力象抽了筋一样累得浑身酸疼。一天三顿吃窝头,大锅菜和咸菜,大渣子粥和溜锅水,偶尔吃一顿白面馍像过年一样。他们犹豫里有决绝,踯躅里有笃定,很少有人当逃兵。他们知道,上河能多挣几个工分,“要想吃馍,深沟大河”,汗水会浇灌出一片麦香。

南营大闸是禹城最大的拦河闸,建在禹城市十里望徒骇河干流180+500米处,1971年竣工,2014年进行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标准为徒骇河50年一遇洪水。这是一个常年承担上下游防洪排涝、蓄水灌溉、水资源保护任务的大闸,也是赵牛新河入徒骇河的闸口。听母亲回忆,大闸初建奋战期间,父亲在大闸上待了一年。南营大闸建设整个工期里,没有发生一名河工伤亡事件,由此成为禹城治河史上的奇迹。

据《禹城县水利志》记载,上世纪80年代县水利局科技人员张连华、宗殿奎负责的《南营闸蓄水作用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课题试验研究报告,荣获山东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为人们科学管理平原河道拦河闸,兴利除害,提供了可靠依据。人们在治水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生存的智慧和力量,塑造着精神世界。

问水那得清如许

人类自古逐水而居,城市邻河而繁荣。阳春三月,徒骇河畔树木葱茏,花争艳,鸟争鸣,一片安祥和静谧,更有蒹葭纤纤,游人休闲。一阵轰轰的机械响,打破了这片宁静。徒骇河禹城段的清淤工程在时隔25年后的2023年春天,拉开序幕。

这次的徒骇河清淤工程属于德州市徒骇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涉及禹城、齐河、临邑3个县市,禹城中标二标段,将对境内19公里的河道进行清淤。迁占、打坝截流、降水、开挖等各个环节,依次有序推进。岸边彩旗飘扬,被抽干水的河床裸露着像肠梗阻的病体,挖掘机灵巧的大手举重若轻,手到病除,装满淤泥的渣土车穿梭往返。这条喘息的河将迎来它的新生。

徒骇河禹城段综合治理工程河段较长,迁占情况复杂,各段土质不同,淤积情况不同,问题比较复杂。沿岸的大禹文化片区附近,花草树林较多,不便于挖掘机和渣土车作业。难归难,禹城水利人也有着大禹的豪迈,他们将河边淤泥地段填土3万多方,垫钢板一千多块,一条临时路就这样铺成了。一车车淤泥就这样被拉往指定地点,预计部分河道会宽出30多米,重现“月涌大江流”的景色。徒骇河也将变为安澜之河,生态之河,幸福之河。

80多岁的杨大妈在徒骇河畔的家属区居住,她说,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遇到汛期就怕河水翻一下身儿,打个滚儿的。这次可放心了,水利人给力,现代化的设备给力,可以吃得饱,睡得香了。

徒骇河曾经也是小城人心上的一道伤口。曾几何时,人们一度重视工业生产而忽视环境保护,河道污染,生物减少,人过不停步,鱼儿翻白肚,鸟来不搭巢,庄稼也遭殃。好在这情景一去不复返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当地政府加强环境治理力度,清理污染企业,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徒骇河附近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收集进管网,杜绝污染物排入徒骇河,使这条河又获得涅槃重生。两岸“杨柳依依,林木荗也”,岸边垂钓者一字排开,“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一派“黍稷翼翼,桑田盛也”的祥和景象。

沿徒骇河岸长达十几公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能够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外排中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栖息提供了条件。纤细的白鹭、秀美的白鹳、红嘴的黑水鸡、小巧的灰野鸭,它们或掠水而过,或悠闲畅游,构成一副人与飞禽的和谐田园美景。香蒲、黑三棱、金鱼草、芦苇、眼子菜、莲,无数的植物在此跃动,弹奏出春萌、夏茂、秋丰、冬藏的和谐乐章。穿城而过的徒骇河洛北干渠(泺清河)通过精准治理,往日飘浮着垃圾和塑料袋的河水亦早已不见踪影,河水清清,映衬着小城的美景。大禹治水的故事为小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沿河两岸修建的主题景观的命名和设计,就是受大禹治水的启发。“贝丘春色”,体现了“疏导”水文的设计主题;“濬湖卧虹”,“濬”同“浚”,“治河一也,有治,有疏,有浚,三者异焉”;“堰塞锁津”,演绎大禹治水的“堰塞”方法;“牧金铸鼎”,则源自大禹铸九鼎,希望九州和睦的愿景。徜徉在这些美景中,小城人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他们祈愿这万物生灵簇拥的徒骇河,永远清澈,守护小城的安宁。

作者简介:黄靖,女,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