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大会发言 | 德州天衢新区长河小学校长孟杰:协同发力 推动我市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既是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支撑。2023年8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德州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既要注重提高“均衡”水平,更要突出强调“优质”,实现更加公平与更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县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资源配置达标率低、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等突出问题,需强化资源配置,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此,建议:

一、振兴乡村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教育振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动力,我市需加快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一是优化乡村学校布局。继续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提升工程。严格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在充分论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稳妥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规范调剂、处置学校资产程序,确保国有资产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办好拟保留的乡村学校,强化配套设施,满足学生交通和午餐午休需求,结合优化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工程,进一步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二是创新教育振兴路径。发挥乡镇驻地贯通城乡战略支点作用,将乡镇驻地学校作为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建立市级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深入学校开展实地调研,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二、强化资源配置,促进校际均衡发展。一是加大教育投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强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经费保障,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备齐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图书、教学仪器器材、专用教室等教学设施设备,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彻底化解城区学校大校额、超标准班额。二是实施强校扩优行动。通过集团化、联盟化办学等方式,广泛建立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三是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持续推动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四是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区域间教育协作,提升优质均衡发展“成色”。建立城乡间、学校间、群体间、县域间结对机制和定期交流机制,开展先进教学模式移植推广,互派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挂职锻炼、跟岗学习。持续加强德州与北京、济南、烟台之间教育协作与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常态化开展教学质量监测,减小城乡间、学校间差距。逐步完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切实提升校园的文化底蕴,激发校园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升文化育人成效,涵养健康可持续的良好教育生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鼓励学校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与时俱进,形成办学特色。二是全面优化家庭教育,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建立远程家庭教育服务网络,以队伍培养、课程实施、特色活动等为抓手,组织从校长、管理干部到班主任、普通教师的培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建立从“初级讲师”到“高级指导师”的教师成长路径。实现“一年四次八课时”的家长教育课程和“五步教学法”教育方式全覆盖,普及家庭教育交互和资源共享平台,厚植育人沃土,打造家校共育“新课堂”。

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是民心所向、发展所需,只要我们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优质均衡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志宁 刘振兴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