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中医诊疗接地气 百姓健康添底气

“在家门口就能针灸、拔罐,再也不用四处寻中医去了。”1月7日,在晏北街道王良村卫生室,正接受中医诊疗的居民杜女士非常感慨。在这个不足200平方米的卫生室内,古香古色的装修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针具、灸具、拔罐、刮痧板等中医设备一应俱全,可以提供推拿、刮痧、拔罐、灸类等多种服务,二楼还专门设置了艾灸室和煎药室。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近年来,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齐河群众就医看病的新选择。


“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中医。”县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尹延军表示,聚焦让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齐河坚持高位推动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提质扩容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智慧赋能提升看病就医便捷度,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简、便、廉、效”治已病防未病,形成了具有齐河特色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模式。

龙头带动全科服务

智慧赋能草药银针

2023年12月6日,临近下班,县中医院儿科的大夫们依然很忙碌。市民王莉正带着5岁的儿子来治疗咳嗽。“孩子有过敏性咳嗽,一到冬天就容易复发,药吃多了总担心会有副作用。”王莉表示,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来到了县中医院儿科,大夫用腹针疗法给孩子进行治疗。“腹针的效果很好,孩子受罪也少,作为家长更放心。”王莉说。

“我们儿科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中医疗法,很多不想给孩子吃西药的家长都会来这里。”儿科主任刘倩介绍。

作为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县中医院始终积极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下功夫。目前,该医院的针灸科、儿科、推拿科和治未病科列入“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单位”,骨伤科创成省级县域龙头中医药专科,肛肠科创成市级县域龙头中医药专科,此外,他们还建成9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名中医工作室6个。

2021年年底,山东在全省公立中医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全面推广“五个全科化”服务模式,即中医经典、中医治未病、中医外治、中医康复和中医护理全科化。“省里通知一下发,我们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县中医院副院长张玉才介绍,他们针对“五个全科化”,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和意见、组建专家团队,从中医经典学习、中医传承、中医药文化、技术培训提升以及临床疗效等多方面着手发力,逐步推进。

在中医经典全科化方面,县中医院成立以脑病科主任医师张仁义为带头人的中医经典研究室,涵盖各临床科室的经典专家团队。“我们每月都会组织中医经典临床应用案例学术交流,从临床解析经典,用经典指导临床。”张仁义介绍,比如《黄帝内经》中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他们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将中医方剂镇肝息风汤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耳穴疗法、艾灸、穴位放血、穴位注射……目前,县中医院的护士们掌握的中医护理技术达23项。“中医护理全科化的推进过程中,培训必不可少。”副院长商华介绍,他们对医护人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中医理论和技能培训,对于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进医前3年内需要完成100学时的西医学中医培训课程。

除此以外,县中医院通过定期坐诊、远程会诊、临床带教等形式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等10余家国内知名医院开展深入合作,累计专家坐诊150余次,诊疗达4万余人次。

为给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中医药服务,齐河在中医院开设了智慧共享中药房。“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开方,付费后,处方从医疗机构流转至智慧中药房,由药房提供调配煎煮和邮寄服务。患者无需在医院等候取药、在家煎药,既节省时间,又解决了患者煎药难题。”说起智慧共享中药房的好处,县中医院医务科主任杨青春介绍,智慧共享中药房已服务6000余人次,煎药近4万剂。

建强阵地引育人才

家门口问诊得良方

中式的桌椅吊灯、仿古的墙壁设计、淡淡的艾草香、各类中医药知识介绍……走进赵官镇中心卫生院国医堂,处处都散发着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这个国医堂面积达1100平方米,有中医诊室、康复室、理疗室、针灸推拿室、治疗室等,还设有“中医日间病房”,配备了电针仪、中频治疗仪、艾灸仪等25种先进诊疗设备,并有7名中医师。“我们中医科坚持以传统中医为主要诊疗手段,将中医辨证施治与专病专方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诊疗优势,可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等10类30余种中医传统疗法。”赵官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主任翟恒霞表示。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尹延军表示,为此,齐河通过建强中医药服务的基层阵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中医。齐河投资3000万元对15处中医馆进行提升改造,并在全县范围开展“中医阁”建设,统一外观形象设计、统一档案资料整理标准,全县中医阁达63处。

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配备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电针仪等10余种中医诊疗设备,均可开展针刺、推拿、刮痧、拔罐等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村级层面,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配备针具、灸具、拔罐、刮痧板等中医设备,能够提供推拿、刮痧、拔罐、灸类4类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2023年12月6日,患者牟秀蓝再次来到城区医院,进行第七天的艾灸治疗。牟秀蓝今年50多岁,腿疼的毛病困扰她很多年了。“以前腿疼的时候就打针吃药,但是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牟秀蓝说,后来听亲戚说城区医院韩孝武大夫的“火针小针刀”是一绝,治疗后不易复发,这次专门来试试。“来的时候一瘸一拐,经过几天治疗,走路轻快多了,效果确实很好。”牟秀蓝表示。

韩孝武是城区医院的副院长,也是从业30多年的老中医,早些年在宣章屯镇卫生院工作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找他看病,来到城区医院后,慕名而来的患者更多了。他不仅精通各类中医疗法,还创新了“火针小针刀”治疗方法,对于颈椎病、腰椎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齐河各县级医院或者基层卫生室,各类医疗人才藏龙卧虎,有很多像韩孝武这样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中医。在建强人才队伍方面,齐河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培训,定期组织中医师参加省市中医临床培训、向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近3年累计参加培训300余人次,进修40余人次;对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实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全覆盖,年均培训场次8次、培训项目30个。一手抓引进,推行高层次中医人才补贴政策,对于博士学位高端人才给予一次性补贴100万元,研究生学位高端人才给予一次性补贴80万元,落实随迁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政策。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中医类别医师214人,有省高层次优秀临床中医人才1名、省基层名中医专家6名、市级名中医18名。

宣教普及政策扶持

中医药文化入民心

“孩子还小,开点中成药吧。”1月5日,晏北街道王良村卫生室内,大夫耿兴杰诊断完病情后,患者主动提出要吃中成药。

“中成药副作用小,比较安全,效果也不错。”耿兴杰介绍,在日常的治疗中,如果情况适宜,他们会优先给患者推荐中医疗法和中成药,而主动要求用中医疗法和中成药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群众对中医中药越来越高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与齐河大力的宣传与科普息息相关。

在王良村卫生室内,无论是门窗上、墙壁上,还是楼梯的台阶上,处处可见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标语和科普知识。

“当下,国家大力支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一名基层乡医,我们也要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推广尽绵薄之力。”耿兴杰表示,除了在坐诊中推广中医药之外,他们每月都坚持去社区、市场发放宣传册,或者以讲座的形式,为群众进行日常食补或中医保健指导。

除了公益宣传,齐河还有280支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至少配备了1名中医师,并制定中医药特色服务包,为辖区居民提供上门中医药服务。“我们4人一队,每个月都会进社区和村庄,为有基础病的老人开展推拿、健康养生指导等服务,深受大家欢迎。”翟恒霞说。

让更多群众选择中医和中药,同样离不开齐河的各项支持政策。齐河科学谋划,提供政策、医保、资金“三大保障”,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中医药工作列入《齐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齐河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及《齐河县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发展规划。同时,出台《中共齐河县委 齐河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齐河县中医药综合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医药综合改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导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齐河还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设立中医药财政专项经费,连续三年中医药事业费逐年递增。贯彻落实中医药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将2项疗效显著、尚未纳入医保支付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目前,共有112项中医药服务项目单独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岳琪 见习记者|赵鑫玲

编辑|钟伟 通讯员|宋坤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