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区郑家寨镇:党建引领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陵城区郑家寨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宽发展格局、聚焦群众需求、引导共治共建,为基层治理赋力增效。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焦队伍建设,实施“雁归工程”。郑家寨镇注重用好本土本乡人才,又注重回引在外人才,在回引人才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比如,回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王兆国担任后王寨村党支部书记,麦收期间积极联系镇大救助站“爱心收割机”项目负责人,捐款租赁收割机,为困难群众解决收麦难问题,被评为2023年“陵城好人”。



聚焦“跨村联建”机制,实现共建共联共富。与镇卫生院联建,在社区定期义诊和残疾人康复训练;与德州市电视台联建,共建郑家寨镇党建展览馆、捐赠彩色打印机、一体机,与德州市妇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建,开展防溺水、传统文化体验等关爱农村儿童的公益活动;与“三新组织”康深牧业联建,开展肉牛代养助村增收和电商人才培训,在联合体建成一处电商直播基地,培育2名电商直播人才。

聚焦特色产业,激活经济“强引擎”。深化“联合体+农业龙头企业+共富工坊”的强村富民发展路径,大力推动土地流转,31个村集体共流转土地近万亩,并与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全程托管合作,建立“农户保底+务工收入+村集体分红”的增收模式。建立“郑好·共富工坊”12个,实现330人家门口就业。

坚持“因需赋能”着力释放基层治理新活力

聚焦民生需求,着眼民生实事,打造“郑好办”镇域党组织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作用,通过制定民生清单、解决急难愁盼、破解发展瓶颈,打造“郑好办”等志愿活动品牌,开放场地晒粮被《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关注报道、开展扫雪除冰、防洪防汛、关爱一老一小等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420余场次。



聚焦文化需求。着眼理论服务下沉,打造“正在讲”理论宣讲品牌。通过坚持目标、问题、效果三个导向增添宣讲生机活力,形成了理论政策、红色故事、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好家风、身边榜样等十余个主题宣讲团,及时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主题开展理论宣讲1500余场次,受众30000余人。让党的政策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聚焦生活需求,着眼残疾人服务保障,打造“康复健康小屋”残联品牌。在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全市首家康复健康小屋,配备训练阶梯、康复训练平衡杠、上下肢平衡车等专业康复器材十余件。定期为残疾人和社区居民提供康复健康评估、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残疾预防知识等康复服务。



坚持“融合共治”着力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

聚焦政治引领。加快阵地资源整合,寓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于教育、文化、科普、养老等便民服务之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聚焦法治保障。打造“老支书谈心茶舍”品牌,邀请1名农村退休党支部书记担任首席调解官,3名退休党支部书记成立金牌调解团,3名现任农村党支部书记为兼职调解员,联手打造“老支书谈心”调解团。自2023年3月成立“老支书谈心”调解团以来,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件,接待群众咨询140余人次,心理疏导11人,预防信访矛盾纠纷5件,协助社区开展公益宣传11场次,为乡村治理注入“新能量”。



聚焦德治教化。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开展红色教育、植物科普、民俗体验等活动。通过与部门协同、社会联建、单位结对,提供爱心早餐、三夏抢收、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聚焦自治强基。制定《郑家寨镇“四治融合”居民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郑家寨镇“美德信用”积分制》,通过实行双积分制,赋能基层治理,奏响共治大合唱。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刘月新 编辑 | 王秀青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