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做强产业  筑梦乡村振兴


菅娜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德州围绕乡村产业振兴进行了深度探索,形成了如调味品远销70个国家和地区的杨安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的张培元村等,他们的出圈出彩,都与建强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注重人才培养密切相关。

建强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每个乡村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这包含区位、种植养殖业以及旅游资源等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应立足自身优势,练就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德州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目的,也是让乡村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在实际发展中,一些乡村虽有特色,却面临产业不强、影响力与竞争力较弱等问题,这是因为没有真正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发展优势。产业既要强,品牌更要响,像章丘大葱、保店驴肉等产品让人耳熟能详,更成为了某一领域的代表,就是品牌发挥的作用。因此,各乡镇应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做强优势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产业链的延长,能够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实现对乡村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利用。德州各县市区深谙此理,积极抢抓机遇,围绕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做足文章,如武城县辣椒产业发展成为辣椒产业集群,2002年被中国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第一城。这说明,以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建立起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实现农业产业内部各子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并最终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加强人才支撑,提升产业质量。做强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都离不开人才这个关键因素。在乡村产业发展中,技术人才发挥着“领头雁”的重要作用。德州各地也将人才引育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如乐陵实施“雁归工程”,用好驻京流动党员党委等平台,从在外能人中回引选拔村“两委”干部;武城实施创业回乡、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三回工程”,建立反哺家乡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庆云县用好省级“扩大乡村振兴合伙人”试点县机遇,设立“强村共富”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在外能人与村集体合作,发展特色种植、畜禽养殖、庭院经济等项目。这些利好政策举措,对吸引更多的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人才活水”。

产业振兴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凝心聚力做强乡村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德州实践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单位:庆云县中丁乡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