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敢为、有为、善为 答好营商环境答卷


□史连勇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一个地区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没有好的营商环境,再好的产业项目也只能变为“空中楼阁”,走好走稳产业振兴之路,急需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德州抢抓发展机遇,敢为、有为、善为,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和效率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敢为转型之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市场主体有需要、有困难、有诉求是正常的,这就需要领导干部立足自身特色,亮新招、出实招、拿硬招。要切实转变思维、改进作风,走出舒适圈、走进能力圈,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面临的困难,拿出更多有温度、接地气、受欢迎的服务举措。德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在全省率先探索“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改革推进模式,除前两年推出了117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外,在今年刚刚召开的德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又推出了42个项目的征求意见稿,由各部门“一把手”同题共答、领题攻坚,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争做有为之人。有为最终要体现在言而有信、兑现承诺方面。一些地方为了短期发展,往往口号喊得响亮、事情却办得不漂亮,招商引资开出一堆“空头支票”,把企业招进来以后就撒手不管,企业项目审批处处碰壁,问题得不到解决,政府公信力下降。领导干部既要下大力气找资源、找资金、找项目,也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拿对策、解难题,切实为企业提供转型升级、融资贷款、人才用工、科技创新、土地审批、证件办理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近年来,德州健全企业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的改革事项体系,创新推出“五零登记一体化”“电商基地+政务服务”工作新模式和登记注册便利化规范化等多项改革,聚焦难点和堵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经营主体“自由出生”、规范健康成长营造了便捷、规范、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善治善为创新。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市场主体也是人民主体,政商关系也是党群关系,干部在服务市场主体的过程中要主动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联系,善于与企业、个体户、消费者打交道,准确掌握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投资消费、税费减免、审批办证等,真心实意帮助市场主体及时了解政策、使用政策,将简政放权落实到具体服务中。德州接连出台的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12条举措干货满满:支持民企发展“十百千万”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破除行动、拖欠企业账款清理行动……每一条都瞄准企业发展的痛点,打通了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

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产业培植和项目建设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级党员干部要牢牢牵住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用心用情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解难题、过难关,以实际行动努力答好优化营商环境新时代答卷。

(作者单位:禹城市卫生健康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