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德兴:延伸的嘱望 ——叔父生前琐忆



延伸的嘱望

——叔父生前琐忆

王德兴

“明天我就娶媳妇了!”一位13岁少年掩抑不住内心的新奇与憧憬,裸身站在村口的大湾边上,对一同玩耍的小伙伴们坦露心迹——这是叔父王世涵少年时,留在村里几位老人心目中的印象。

斗转星移。从那时到现在,84个春秋过去了。

2023年10月的一天,少小离家的叔父终于叶落归根,骨灰迁入祖坟。





倘若先人地下有知,肯定近来走动频繁,相谈甚欢。近日做梦,总浮现父亲和叔父兄弟俩促膝长谈的情景。

在父辈这茬人中,叔父的经历堪称是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典范。称其传统,是因他承袭了书香门第的家风,为人师表,桃李满园;他13岁结婚,与比他大6岁的婶母张秀玲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称其现代,概因他聪颖好学,15岁就考入夏津一中,18岁就被济南师范录取,21岁正式登上省城中学的讲坛。





1978年夏天,叔父从报纸上获悉胜利油田正在广泛招聘各类人才,其中有一条关于招聘待遇的郑重承诺:可分配住房和安排子女就业。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绝好的人生机遇,于是迅速投递了选调申请与工作简历,为一家人的农转非赢得重大转机。那时的叔父正值年富力强。就在叔父一家人由农村迁往东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件事依旧是老家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之一。

我时常想,叔父能做到这一点,除了被用人单位所看重的学识外,还有更难得的一点,就是得益于他顺势而为的敏锐和不甘平庸的胆识。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点在叔父身上得到完美印证。

此前,叔父每次寒暑假回来探亲,总不忘带些书和糖果。书是自己阅读的,糖果是给孩子和街坊乡亲的。有一次去他家,看到炕上放着一本关于马克思书信集方面的书,上面有书父阅读时留下的不少笔痕。那时的我年龄小、贪玩,对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并不感兴趣,感到远不如给几块糖吃更实惠。

后来,我要写一篇关于叔父的文章,在叔父提供的他述职所用过的材料里,我知道了叔父曾多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先进工作者及“双文明”先进个人。由此,我才想明白叔父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怎么爱读马克思书信这类的书的缘由。那时叔父之所以能把数学课这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课程讲得好,与读书多、思维开阔不无关系。

这一点,在与我的通信中,也有充分体现。在1996年4月23日叔父写给我的信中,他勉励我:“我理解你,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付出了多少血汗和代价,咱们没有后台,没有靠山,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这就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临死时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人的一生完全靠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

在此前的另一封信中,叔父从时代发展的视角,诱导启发我:“你现在正年轻,风华正茂,又适逢太平盛世,恰是英才辈出的时代,希你抓住机遇,奋力拼搏,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己价值。人活着应该有点精神,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努力吧,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深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给人们提供精神食粮。”信中还提到侄女王颖的情况,“现上小学二年级,学习不错,还是班里小班长。今学期被选为大队委员,从现在看将来考大学问题不大(侄女最终考入西南财经大学,现在青岛银行系统工作)”,叔父无比喜悦地写道:“我看到你们及其孩子们能够成才,这比什么都高兴;将来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这点已被更多的人所认识,都能取得共识。”

从以上不难看出,叔父的思维是开放的,眼光是超前的,对后辈是深切关爱的。正如华哥(叔父的儿子王德华)曾精心制作的一“美篇”中所写道:“晚辈们的生日、学习、工作、生活都记在父亲心里,为孩子们的成长给出建议规划,指明努力的方向;为孩子们取得的每一个小的进步高兴,并及时给予鼓励。我自己的结婚登记日子,这么多年自己都忘记了,看了父亲的记录才知道,感恩父爱。”

的确如此,在叔父的记事本里,就清楚地标记着我孩子王雪、外甥马强、外甥女刘霞等晚辈们的有关信息。听华嫂说,叔父生前珍藏着两册小影集,时常拿出来看,他去世后,婶母又细心保存着,她一有空就拿出来摆到床上,一张张的反复看。现在这两册影集,又被华哥华嫂从东营带到青岛,进行接力式珍藏,这既是对亲情的珍视与呵护,更是血缘与家风的传承与光大!

2023年11月13日上午11时10分许,叔父和婶母的骨灰迁入村北的祖坟,其墓碑在大哥德奎、三弟德春、外甥增祥和马强等亲朋的协助下,终于在葱翠的麦田中立了起来,从此,它将与爷爷、父亲的碑毗邻而居,共同瞩望家园繁茂、后世隆昌!




作者简介:王德兴,夏津新盛店人,现居北京,空军大校,专职研究员,著有《嫩黄色的旗语》《以各种方式走向你》《强军梦》等文集。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