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以“三聚”促“三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


路成强

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首次被提出。今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州聚焦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发展、高端人才培育,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科技创新,只有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围绕企业科技创新这一主体地位,德州先后印发《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德州市科技创新成果评定办法》,举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给予“真金白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等举措,助力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从陵城区的鲁北大数据中心,到乐陵市的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再到齐河县的利恩斯高精度传感器产研销项目等等,成为德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鲜明注脚。

聚焦新兴产业“最佳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上,德州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迈宝赫依托宁津引入的腾讯工业云,仓管员从106人降至51人,拣料效率提升70%,库存周转率提升30%,库存准确率约99%,每年为企业节省人工成本300余万元,在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的同时,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此外,德州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通过招引英望科技、恒芯电子等集成电路优质项目,不断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优势集群,抢占新兴产业发展新赛道。

聚焦高端人才“最大增量”。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聚焦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既要注重人才的招引,也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育,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展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带动等措施,激发更多本土人才的潜能,培养更多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围绕人才强市战略,德州出台了“人才强市23条”“产才融合17条”“大学生兴德34条”等人才新政4.0版,推出了定制权、破格权、配额制、编制池等一揽子改革举措,有力增强了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影响力。同时,德州已建成3万多套高品质人才公寓,3800平方米的“德州人才之家”投入使用,不断塑优人才留得下、发展好的软环境,为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让我们行动起来,立足本职,为下好科创“先手棋”、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集聚人才资源做好服务保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德州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陵城区委组织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