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读书 | 《血砺忠诚》(连载):谁是“娃娃司令”①

血砺忠诚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以无限忠诚为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人们!


【本书简介】

长篇报告文学《血砺忠诚》是2018年12月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为中国国内首部全景式反映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纪实作品。作品以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为主线,采用以人物带事件、以事件写人物的方式,围绕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合并展开宏大的历史叙事,用平实客观的笔调叙写了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同日伪顽势力展开殊死斗争的过程,全书紧扣忠诚主题,塑造了以萧华、周贯五、王卓如、牟宜之、马振华、杨靖远、龙书金、杜步舟、黄骅、崔兰仙、余志远、武大风、常大娘等为主的血肉丰满的立体化的英雄群像,讴歌了共产党人和抗日志士为国家为民族甘于牺牲、大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作品在书写发生于冀鲁边区的一次次战役时,采用了细节描述和大场面状写相结合的方法,将一个个主人公放在最激烈最危险的环境里,以此来映衬英烈们光风霁月的情怀和矢志报国的志向。

【作者简介】

高艳国,山东武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赵方新,山东齐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引子

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波谲云诡,惨烈悲壮,血火奔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大大小小数十个抗日根据地中,位于山东省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冀鲁边区根据地无疑是个“异数”。

“七七事变”后仅七天,这里的共产党人奋袂而起,成立了华北第一个民众抗日组织——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拉起了华北第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群众武装——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发动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最早的农民抗日武装起义——乐陵县(现为乐陵市)黄夹镇起义,建立了山东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乐陵县民主政府,打响了共产党山东抗击日军的第一枪——阳信县流坡坞阻击战。“冀鲁边区是全面抗战初期山东乃至全国开展抗日战争最早、最大的平原根据地之一,是山东乃至全国抗战最艰苦的根据地之一”,其首创之功笔之史册皇皇可观。

此后,年轻的萧华率东进纵队挺进冀鲁边区,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创造了一个个平原地区游击抗战的奇迹;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主力到达山东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1.5万冀鲁边区子弟兵撤离边区,转战鲁西,开辟鲁南,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山东抗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遂有“先有冀鲁边,后有沂蒙山”之说。

全民抗战时期,冀鲁边区孤悬于华北腹地,牵制日伪军数十万之众,四面受敌,屡陷危局,历上万次激战,我抗战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头可断,血可流,但抗击外辱、忠诚于党、尽忠于国的意志岿然不动,先后有县团级以上干部90多人壮烈牺牲于此,10多万军民流尽最后一滴血。在新中国成立后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著名抗日烈士中,冀鲁边区的29位烈士赫然在列,当时全国有37个县以烈士名字命名,冀鲁边区有5个。冀鲁边区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饱蘸热血书写了一部艰苦卓绝、气贯长虹、撼天动地的忠诚史诗……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民族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牺牲、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根据地,在很长一个时期里,“神秘”消失了,史籍罕载,知者寥寥,甚至许多亲历者讳莫如深。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中埋藏着一段怎样的隐秘历史呢?

江河不废,星汉耿耿。

终究,笼罩其上的阴霾和尘埃被时间的劲风廓清,冀鲁边区根据地渐渐重回人们的视野,由此,那一段由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的意志、烈火的斗志、霜月的情操书写而成的壮丽史诗,在深邃的苍穹和茫茫的大地之间激荡出恒久而宏阔的历史回响……


神州哪许陆沉了

:该部分标题诗句引自牟宜之1931年所作七律《惊闻“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派遣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一段路轨,诬蔑为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牟宜之闻讯后,悲愤难抑,以诗言志,讽咏时事,既怒斥了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也表达了以身许国、决不容倭寇践我中华神圣国土的远大抱负。全诗如下

雁影横秋豆荚黄,辽东消息断人肠。

廷犹舞鹤卫允灭,羊不补牢宋必亡。

将伯狂呼徒缪策,隐忧无计掩萧墙。

神州哪许陆沉了,投笔从戎事国殇。

第一章 挺纵进乐陵

谁是“娃娃司令”①

历史的脚步在哪儿停驻是从不提前告诉人们的。

1938年9月27日,处于冀鲁边平原中心地带的乐陵县城,幸运地被她踏下了两行永恒的足印。就在这一天,一支神秘的部队,穿过漫溢着成熟气息的青纱帐和虬枝劲干的枣树林抵达此地,轰然洞开了一部烈火与热血交融、悲壮与柔情交织、忠诚与背叛交错的民族解放的史诗……

这支两个月前从山西省吕梁山里一个叫兑久峪的小山村出发,翻越太行山,跨过津浦铁路的劲旅,就是后来驰骋于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威名赫赫的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该纵队以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司令部、政治部直属队为基础组建,再从其他团和旅教导队、干部连等抽调部分干部加入,机关分司、政、供、卫四个部门,下辖有教导队、通信连、骑兵连等单位,由萧华任司令员兼政委。关于这支队伍的人数,目前有几种说法,多数文献说是1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军区副政委的周贯五中将的活动贯穿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始终,其回忆录《艰苦奋战的冀鲁边》说是数百名干部,较为权威的、由萧华传记组所著《萧华传》则说纵队有“100多名干部”,总共500多人。

秋日的晨曦慢慢爬上斑驳残破的灰砖城墙,罗布其上的弹痕茬口看上去颇为新鲜,向人们昭示着前不久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激战。那些倔强地从砖缝间长出来的蔓草和杂棵子已被灼伤得焦痕累累,却依然在风中招招摇摇。从一扇扇沿街的木格窗子里升腾起来的烟火气、吆喝声、不知为何的乒乒乓乓声,在空中盘盘绕绕凝聚成若有若无的云霭,笼罩着这片苦难而温暖的市井之地。倒映着天光云影的钩盘河沉默地穿城而过,尽管她尚不清楚接下来的岁月里要目睹多少屈辱和抗争、泪水和鲜血、困苦和坚守,却依然闪烁着明亮的笑意流向远方……

乐陵县是冀鲁交界处的一个古县,初置县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历经2000多年变迁,民国三年(1914年)属济南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津南专区。乐陵县县城于1369年迁至今址,600多年的时光滑过,早已成为方圆数十里的一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稠密,车马辚辚,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商贸繁盛,人称“小天津卫”。

乐陵县城西关外的大路两旁挨挨挤挤地站满了人:青年学生扯起红艳艳的横幅,一边说说笑笑,一边翘足眺望;社会各界的名流贤达面色端凝,不苟言笑,有人眼中偶尔掠过一丝疑虑,随即又恢复了波澜不惊,有人相互咬咬耳朵,交换一下眼神,似乎有什么秘密心照不宣,有人抱着水烟袋,枯佛般莫测高深;最快活的当属那些小鱼一样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的顽童,一会儿出现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冒出头来,大家都把目光引向远处,懒得修理他们;分列于大路两侧的战士们荷枪实弹,个顶个的精神饱满,阳光灌满了一双双黑漆漆、亮闪闪的眸子,又溜到油亮的枪膛和枪托上划个小狐步;国民党委派的乐陵县县长牟宜之带领着县政府一班人手持小彩旗,衣装整齐,时而引颈西望,时而张臂摇旗;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马国瑞,先期到达冀鲁边区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永兴支队支队长曾国华,一二九师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以及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主要负责人周砚波、邢仁甫、马振华等,站在欢迎队列的最前面,眉眼里满溢着喜色,话语里流动着喜气……这种上万人夹道欢迎的场面在乐陵历史上绝属空前,大家期待着这支队伍给冀鲁边区的抗战事业携来滚滚春雷,洒下一场酣畅淋漓的透地雨……

这个盛大欢迎仪式的历史性时刻,日后出现在许多参与者的回忆录里,透过五花八门的个人视角,大家无一例外地记述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情节,这个情节的主角正是国民党乐陵县县长牟宜之。

牟宜之是那种扎在人堆里也能叫人一眼“抓”出来的胶东汉子,身板厚实,方面广额,浓眉环目,却架着一副文质彬彬的金丝眼镜,阳刚之气四溢,秀慧之气暗涌。彼时牟宜之已就任乐陵县县长四个多月,苦撑局面,经历了诸多的愤懑、彷徨、无奈,也曾施展霹雳手段,做了一些有益于抗日大计和民生福祉的事,在街谈巷议里口碑日彰,但他总被一种恓恓惶惶的感觉追赶着,令他胸臆窒闷,心神难宁。长夜孤灯一豆明,他太需要一贴醍醐灌顶的清凉剂,太需要一种强大的引领力,而此刻这种力量正向他赳赳走来,他甚至一侧耳就能听到那咚咚咚的行进声了。

“挺纵”司令员萧华的名字,对牟宜之来说,有着足斤足两的分量,他早就想一睹这位中共军事上“少壮派”的领军人物了。焦急等待中的牟宜之不时推推眼镜,手心里沁出了星星汗意。他反复推演着即将出现的一幕,可是怎么也没料到这一幕跟他的预想完全翻了个儿。

就在这时,从正西方传来了一阵雄壮嘹亮的歌声:

地不分东西南北,

人不分老少弱强,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挺起坚强的胸膛。

为了保家卫国,

奔赴新的战场……

(未完待续)


扫描二维码下载“德州24小时”APP

收听语音版《血砺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