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河水甜 井水苦涩丨老德州人吃水那些事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老德州人是吃御河水长大的,所谓御河,是指南运河。御河水甜,以前德州有个著名的特产喇嘛瓜,沿街叫卖的商贩一吆喝“御河水的瓜”,价格都会贵上三分。除此之外,城里还有几口大井,虽然口感差一点,舍不得花钱买御河水的贫苦百姓也挺知足。

水门和水市街

隋大业四年(608),重修永济渠,从此,隋炀帝就可以乘龙舟沿永济渠直达北京。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南运河有了御河之称。

运河边取水

御河德州段是指从武城四女寺水利枢纽到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这一段,全长45公里。明洪武三十年(1397),德州设卫筑城,老德州人的日子,就在这个御河圈子里。

与众多城市不一样,德州城有5个城门,多出了一个小西门,也叫广川门、水门。这是因人而设的产物,为的是方便西门内的明代德州卫驻军和他们的家属。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常遇春在德州设立守御千户所,洪武九年(1376),在守御千户所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德州卫。永乐五年(1407),又设置了德州左卫。当时,卫署衙门设在城内西北角,也就是目前胜利花园小区附近,卫官世袭,家属随行,因此这一带满街都是官府和高档居民小区,附近的两条小路一度叫纱帽街和马道街。

官兵收入高,要吃御河甜水,却被城墙所累,吃水要绕道大西门,因此当局者在驻军西侧的城墙上挖了一个城门,俗称水门。这个门比其他4个城门要小上很多。

有了水门,打水人、卖水人多了,水市街应运而生。水市街就是如今的胜利街,北起共青团路,南至天衢路。南北走向,长720米,宽5米左右,是老德州的居住密集区,上世纪80年代住有425户人家。最初因为靠近运河,卖河水的来此定居形成街道,得名水市街,1946年,德州解放后改名胜利街。

水市街店铺很多,却没有卖水的固定门脸,因为从事这一行的都是贫苦人家,水的利润薄,不足以养得起铺面。米市街店铺多是为周边衙署和驻军服务的餐馆、杂货铺等,门脸都不大。

在1949年1月份登记的商铺中,稍微大一点的仅有位于胜利街2号的公利货栈,经理张汉宣,专营土产,由于刚打回来的河水比较浑浊,要用白矾净化一下,因此货栈最畅销的就是白矾。

水市街的卖水人一般都是去桥口码头打水,除了这个取水点外,老德州还有许家摆渡口、石家园运河西岸、豆腐巷运河井、石家园街北4个取水点,每天一早天蒙蒙亮,运河边是最忙碌的时候。

当时卖水的用木轮小推车,两边各有一个大木桶装水,也有用肩挑的,圆形或者方形木桶。1931年后,推水的木轮车逐渐被小胶轮车取代,也出现了用驴车拉水。

运河里的水是活水,夹带的泥沙较多,因此每家都有一口特大水缸,挑水是家家户户一件大事,缸中水不多的时候,就去找挑水工送水来。缸满后,即放入一些碎白矾,然后用木棒使劲沿缸边朝一个方向搅拌几分钟,盖上缸盖,沉淀约半小时后,水就变得清澈,可以使用了,当缸底部泥沙过多时,还得经常淘缸。

这口缸可不简单,它是居家过日子的晴雨表。谁家日子过得好不好,媳妇勤不勤快,看看水缸就知道了。水缸满,说明主人家勤快。舀一瓢喝一口,苦涩的,说明是井水,舍不得买水喝;甜丝丝的,说明是河水,不差钱,讲究人。

日本人占领期间,曾向德县城区商界两次集资,试图修自来水,但仅在杨家圈建造了7个净水处理池,因所需的机械、管道都没有配齐,未能投产。

五眼浅水井

买御河水的一般为殷实人家、饭店商铺,普通的贫苦百姓舍不得花钱买,就近吃浅水井的水。当时德州城较大的浅水井有五眼:金鸡亭吊桥井、马家大井、三山夹一井、恩泉井、卢家井。

金鸡亭吊桥井,在南门外东侧,是附近居民的主要水源。

马家大井,在旭升街附近马姓大户人家的花园内,井深10余米,水深3米左右,井口用木框隔成4个小井口。两边各有两块供人休息的条石。附近街道一度因此得名大井街,1946年德州解放的时候,大井街和扛夫厂街合并为旭升街。    

1956年,马家大井因旧城改造而被填平。

三山夹一井,位于原南门东胡同,如今德城区政府办公楼附近。因为夹在两户人家的3个房山之间而得名,井的东、西为两户人家的南房房山,井的北面为西户人家的东房房山,井台为宽约0.75米见方的木制井台,井深约有10米,井台与3个房山的间距约1.5米左右。井的南面为出口,出口前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巷,街巷南面就是古城墙了。解放前与解放初期,附近的居民大都吃这里的水。

1958年,因修建原德州市委、市政府大楼,三山夹一井被填平。

恩泉井,位于目前华联商厦附近。相传,清乾隆帝南巡随从众多,所到之处,井水都被用尽。唯独此井,水源旺盛,汲之不竭,为此,乾隆帝御赐恩泉井。

清末,恩泉井随着恩泉行宫的消失而销声匿迹了。

卢家井,位于石芦街,为明嘉靖七年进士卢宗哲修建。他因不满奸相严嵩所作所为,主动退休回到老家,修建了府邸,并在府前修了一眼水井,深10米,宽1.2米,水深2.5米,面向周边住户开放。

1985年,因城市建设,卢家井被填平。

打满缸与取财水

老德州的讲究多,很多都和吃水有关。

打满缸。年三十下午,各家都要把家中水缸或者盛水器具打满水,谓之“添财”。旧时人们认为水即是财,添满缸就是添满财,期盼来年生活富裕。老德州有个民俗,从除夕晚上接神后到正月初二送神前,不准添水,所以,年三十下午必须把水缸添满,以备过年用。

取财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认为财与水密不可分,取财水就是源于这种认识。

每到大年初二这天,人们便早早起来,去井边挑第一桶水,人们相信这天的第一桶水象征着一年的财运亨通。这天的送水工也是格外忙碌,给人们送水时会说:“发财了,财水来了。”主人家听到这些也会很高兴,待送完水后,会多给送水工钱。自家打水的人会在井台边放一挂鞭炮,祝贺新年第一桶“财”的取得。

时过境迁,如今都用上了自来水,省去了劳动之苦。回顾取财水这个习俗,从中也可以看出勤劳朴实的德州人对生活乐观而积极的态度。

甜水茶俗

史料表明,茶叶源于南方,北方人最初并不了解。唐代中叶,饮茶之风逐渐遍及全国。明清时代,皇室提倡饮茶,民间品茶习俗蔚然成风。

民国年间,人们在路边茶摊饮茶

德州茶市的形成与茶俗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漕运与商业的发达。明永乐十三年,朝廷允许运河漕船及其他船只附载少量土特产,南方的茶叶、瓷器、海货、蔗糖等源源不断涌入德州,交易红火。

德州的北厂、桥口是重要的客货码头和交易场所,很多漕船、商船在这里停泊,茶商、商贩们纷纷在运河边上的竹竿巷、桥口街一带落脚开店,生意兴隆。到清末,初步形成了广丰永茶庄、华振茶庄、正大顺茶庄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德州热闹的茶市中,客帮习俗和本地茶商的大力经营为饮茶习俗的盛行起到了助推波澜的作用。规模较大的茶庄,每年新茶上市季节去福建、浙江等产茶区收购新茶,在当地茶厂加工熏制后,运回德州销售。

为适应各种客户需要,突出本店特色,适合本地口味,广丰永、华振茶庄在运河沿岸还辟有专门的花园,种植茉莉花,窖制花茶。口感醇厚的茉莉花茶曾经风靡德州,有口皆碑,它吸引人的秘笈就是窖香与制作之功。

德州饮水,原以井水为主,有咸涩的味道。清澈甘美的运河水流淌来后,德州人喝到甜水,特别是用甜水泡茶,独具香气,悠然怡神。

大运河舳舻千里,南北茶俗在德州融合,造就了一批讲究的喝茶人。早晨起床烧水沏茶,有的人先用早点后饮茶,有的人以茶送早点,有的老人在河边散完步后,走到茶馆,一口气喝光一壶热茶,浑身舒坦。午茶称为去腻茶,一般在午睡后用,茶要酽,着实闷透了再喝,以消食提神。晚饭后沏茶称夜茶。

德州人好客,家里来了亲戚朋友一定要沏茶款待。对客敬茶不能用温吞茶,要现沏现敬。沏茶时不可伸手到茶叶罐内抓茶,而要将茶叶先倒在茶罐盖里再入壶。茶壶斟出的头碗茶不能作为敬茶,而要倒回茶壶中。茶水要斟半碗,斟满碗被认为是要轰客走。向客敬茶要稍稍弯腰,双手捧碗,手指不能抠进碗边。

客人接茶一般要欠身,双手接碗谢茶。饮茶时不能咕咚咕咚地大口吞咽,而要细品醇香,在口中稍作停留,再徐徐润喉入肚。不等茶凉就要给客人续热茶,以免有人走茶凉的怠慢之嫌。民间有“茶半酒满”的说法,因此续茶七八分满即可。续茶后,壶嘴不能对着客人,否则失敬。

除了家中,德州人喝茶的地方很多:三盛园饭店、广丰永茶馆、街头茶摊等等。特别是茶馆,除饮茶外还兼有信息交流、劳务雇工、花鸟鱼市、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还有卖小吃、香烟的小贩来凑热闹。

饶有趣味的是,在城隍庙国民大戏院、进德会移风社等娱乐场所,午后及晚间说书、唱大鼓等节目演出前,前排的好座位多被茶房以扣碗的形式预先占下,和今天的留座类似,用来招待那些常给他们小费的老茶客。那时场内的服务人员均为男性,没有女的,叫茶房。他们兼卖零食、瓜子、水果、香烟等,并冲倒茶水。

旧时德州民间老百姓请地方绅士解决难事,都请绅士去茶馆“吃杯茶”。

在农村,每逢赶集,集中心都摆有茶摊,一人或几人一壶,有洽谈生意的,有亲朋好友谈天说地的,还有郎中行医看病的。在主要路口摆设的茶摊上,备有大碗茶,供过往行人解渴歇脚,有时还在旁边设小吃部。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