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在我市演出侧记

“宁做枪下鬼,不做亡国魂”“赶走鬼子,才能月圆花好” “当兵就要当八路,为民扛枪守国土。打败日本侵略者,换来安宁和幸福”……一句句唱词荡气回肠,现场观众热泪盈眶,雷鸣般的掌声不时响起。

▲日寇袭击崖子庄,全村百姓以命博命,背水一战。记者 王志伟 摄

8月29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临沂市委、山东出版集团联合出品,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德州大剧院上演。气势恢宏的舞台布景,感动人心的唱词,真情实感的表演,让观众深切感受到这部歌剧的厚重、大气。

山东歌舞剧院办公室主任、剧目演出统筹张楠表示:“自去年12月首演以来,该剧场场爆满。它承载着山东人民的抗战精神,从更高层次上看,它也承载着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新婚的海棠不舍丈夫林生参军

全剧分6幕40个唱段,喜庆的秧歌等一系列浓浓的“山东味”元素,让山东百姓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热情乐观的品格跃然而出。日寇的到来,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崖子庄村民奋起反抗,演绎了一段齐鲁军民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谱写了一曲沂蒙山人共同传唱的英雄赞歌。

赵团长重回崖子庄,却带来林生牺牲的噩耗

在生动展现沂蒙山区群众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感人事迹的同时,歌剧还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例如,崖子庄村民海棠,她由一心只想过自己幸福生活的普通村民,逐步成长为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积极支前、自觉投身抗战洪流的坚定革命者,展示了沂蒙人民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英雄形象。海棠的扮演者李迎春表示:“这一形象的塑造,旨在阐释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让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村民与八路军重伤员藏身山洞,躲避日寇扫荡

全剧结束后,终曲《沂蒙山,永远的爹娘》反复咏颂,现场观众仍沉浸在剧情里,不少人眼含热泪,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观众于晓洋久久不能平静,他表示,将铭记历史,接好历史接力棒,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无愧于新时代。

记者|邓静 通讯员|胡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