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坚 | 德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招商!实施“七大行动” 破解瓶颈制约

6月16日上午9:00,德州市“重点工作攻坚年”系列发布会举行第十三场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市招商办、市商务局、市外办、市贸促会等5部门的负责人走进新闻发布厅,权威发布我市“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改革攻坚”重点工作情况。



市商务局紧紧围绕大力提升全市开放水平这一主线,聚焦全市经济外向度提升这一重点,深入实施“七大行动”,彻底破除困扰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开放意识不足、开放素质不高和开放能力不强的瓶颈制约,坚决打赢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改革攻坚战。

一、实施经济外向度持续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战略意识的企业家群体,培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招引一批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争创一批国际经济合作园区,通过持之以恒的夯实四项基础性工程,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实现突破奠定扎实基础。

当前,我市正积极筹划建设德州国际招商产业园,准备出台《德州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5年)》,我局先后向各开发区下发了《关于积极创建国际合作园区的通知》《关于报送国际合作园区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推动有条件的开发区积极争创国际合作园区,全面对接日韩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在科技、产业、资本等方面广泛合作,打造高质量对外开放新高地。

二、实施国际视野开阔提升行动。大力提升开放意识,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注重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刻认识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格局的变化,加快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高端品牌等全球优质资源要素,通过高质量变量引进,为德州高质量发展赋能。

当前,我们正在筹备全市对外开放大会,出台高含金量的全市对外开放意见,提升全市上下的开放素质和开放能力。

三、实施自贸试验区平台借力提升行动。积极融入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济南、青岛片区做好工作对接,最大限度争取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依托平原—青岛港“平原号”、齐河到青岛港集装箱班列,推动建设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或者内陆港。用好青岛“国际会客厅”,把青岛“国际会客厅”打造成为我市对接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的“桥头堡”,更好地融入全省发展战略。做好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确保无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市应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应推尽推。

当前,青岛“国际会客厅”即将完成施工,下一步用好青岛“国际会客厅”,加快融入上合示范区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我市与上合组织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资本、技术、人才、经贸等方面深度交流融合。

四、实施外贸基本盘稳定固基行动。强化多元化市场开拓,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境外展会,切实提高参展效果。做好外贸企业参展的政策扶持工作,深入分析研判重点外贸企业面临困难,培育新的外贸企业和增长点,深耕日韩、东盟、欧盟等传统市场,开拓印度、英国、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国际市场,力争2020年外贸逆势上扬、稳中提质。

五、实施党政“一把手”项目工程行动。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首位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导,将党政“一把手”项目工程具体化,重点抓好1-2个引领性大项目。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党政“一把手”出境招商次数、招商成效、主谈项目清单实行季调度制度,对成绩不理想的县市区实行约谈制度,督促党政“一把手”投入更大精力、调动更多资源集中攻坚,凝聚起全市上下抓好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当前,我市每月通报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招商情况,每月开展一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每月通报重点招商线索落实情况。

六、实施精准招引外资提质行动。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和最新外资负面清单,不断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优先保障外资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对引进的重大外资项目给予重奖,通过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力争全年实际使用外资翻一番左右。加强产业细分研究,对符合省“十强”产业进一步细分,明确招引目录,明晰产业培植的方向,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目标,按照“主题概念+产业基金+产业链”招商模式开展招引,更好地发挥好资本在产业招商中“选择器”“放大器”和“加速器”作用,增强产业招商的实效性,努力实现精准招商、高效引资。

七、实施开发区瘦身强体活力提升行动。落实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培育开发运营市场主体、加快产业集聚等17项重点改革内容,争取10月底前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优化考核指标,建立以亩均效益、对外开放、创新驱动、特色产业为指标的考核体系,引导全市开发区晋位升级。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回归本位,发挥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优势,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德鹏
编辑|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