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文学的价值与力量 | 评长篇纪实作品《陵城战“疫”》

文学的价值与力量

——评长篇纪实作品《陵城战“疫”》

文|韩春山

“一个作家总是面对崇高、面对英雄、面对感动,他的心跳一定是强劲的,他的血一定是热。”这是作家蒋巍在“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上说的一句话。用到《陵城战“疫”》的作者石贤圣先生身上是非常恰当的。

听到他准备写一部反映陵城战“疫”方面的纪实作品时,便被作者的这种精神所感动。瘟疫袭来,风声鹤唳。已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的他逆向而行,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边采访边创作,全面反映陵城战“疫”的27万余字纪实作品一蹴而就,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力量。以己之薄力铸就作品之大力,把这场战“疫”中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风貌全面展示给了广大读者。此书一出,即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能用文字全景式记述历史节点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这在陵城历史上尚属首次。也彰显出了《陵城战“疫”》这部著作的文学价值和力量。

和贤圣先生相识已久,又在区作协同事多年,他的文学素养向来令我敬仰。这次和往常一样,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勇敢地冲上文学战“疫”的第一线。然而,疫情突入其来,我们的战“疫”是仓促的、破碎的、不完整的。没有成套的剧情呈现,没有固定的模版拿来可用。千头万绪,节外有节,枝外有枝。过去陈旧的文学创作规律全部被打破。他只有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党、政、警、干、民、工、农、医、学、商中间,追寻勇士们逆行的脚步,倾听英雄归时的真情;探究领导者运筹帷幄时的责任担当,找寻“卡点”上坚守者的精神家园。几十个夜晚,伴着热血的涌动,把真情凝聚于笔端,最终化作史诗般的恢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我们陵城,从汉代建城始,多有史鉴以明后人。东方朔为国之兴,身背三千竹简自荐;颜真卿为民族大义,表面坦然镇静,与遣判官同游东方朔神庙,内心却澎湃激荡,为讨逆贼暗中布局。两千年来,陵城人生生不息的精神源动力就来自于祖宗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当今,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大变革面前,作家们更不能缺席。文学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用作家的艺术创造力,审美创造力来展示时代精神,时代风骨。从石贤圣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对文学的担当。

2020年7月14日,陵城区作协举行石贤圣《陵城战“疫”・决胜2020年春天》作品研讨会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往往对历经的艰辛与悲壮来不及思考,忽略了对熠熠闪光的思想的挖掘整理,对事物本身发展的起因、走向及结果只能从表象上去认知。如果没有细枝末梢的描述,没有文学的再创造,也就没有了对历史经验的储备,再辉煌的历史,对于我们所付出的艰辛也往往只是换来昙花一现的慰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陵城战“疫”》的问世,让历史的镜头在2020年的春天定格,这既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后来人的交待。历史记住了天使女孩侯瑞雪,记住了剃光头的汉子陈兴胜,记住了把“疫”情阻隔在陵城大地之外的英雄群体。即使还有好多无名英雄没有录入书中,但我们都是陵城大地的儿女,我们经历了相同的时光,因为《陵城战“疫”》,同样会被镌刻在陵城的史册上。就像公元755年,陵城的十万民众,他们没有留下名和姓,却用智慧和血肉,止住了逆贼进攻的马蹄。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魂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陵城人。文学的价值和力量也在此得到了体现。

石贤圣(左)与本文作者、陵城区作协主席韩春山(右)在研讨会上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文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离开了文学,任何人都能生存下去;但离开了文学,人的精神不能高贵,这是文学永远的作用,也是文学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结果。《陵城战“疫”》的力量,就在于从它展现的一个个群体和个人的事迹中,呼唤人类积极的美德,继而对读者从情感、理想、道德、人格方面造成整体性的影响。

有人把文学比喻为鱼上面的香菜,有鱼,香菜才好看;没鱼,香菜便食之寡味。有了陵城全民战“疫”的壮举,也就有了《陵城战“疫”》的创作成功。作品中,作者很少阐述个人的观点、看法,而是他把自己的思想巧妙地运用到作品中。多用客观的描述,来告诉读者在整个战“疫”中,陵城人民干了什么。

人们常说,文以载道。文学能够带给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而人又将此种能量转化为实践的动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化他人,从而更好地改造大众的精神世界,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也将会焕然一新,这就是文学的价值与力量所在。

《陵城战“疫”》无论从整体布局上,还是从各个章节的排序,以及图片的穿插上都能营造出优美动人的意境,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旨。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会被各个部门在战“疫”过程中的故事所触动,一方面又会在精神上备受鼓舞,这样就会加深读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层感悟;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受到积极影响并得到重塑。从而对社会实践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以推动陵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近几年来,陵城区作协在区文联的领导下,在繁荣陵城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大众化的文学创作热情处于一个高涨期。从文学创作数量及发挥效能上也远远高于其他兄弟县市,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区的文学创作,大多数作品趋于扁平化。如何从文学高原向文学高峰进军,始终是陵城作协寻找的路径。为此,我们早在三年前的陵城作协第一届三次会议上,就把这一目标写进了《陵城作协五年发展纲要》。特别是陵城作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后,我们从体制构建、机制运行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目前已呈现出蓬勃之势。


石贤圣(右)为陵城区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崔安军(左)签名赠书


关注时代主题,让文学贴近人民生活,把时代主题融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中去,是我们区作协下一步创作的重点,更是责任担当。《陵城战“疫”》的问世,在陵城纪实类作品创作中,树起了一面旗帜。目前,我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斐然,成绩的取得,来自于无数个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人员的辛勤努力及站在后面默默支持他们的整个家庭乃至全社会。我们要着眼于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大爱,寻找他们笑容背后的坚韧与不屈。我们要把独角戏创作努力变为文学创作的大众化,激发全体会员的创作潜能,从身边的人和事写起。让文学走入每个乡镇、每个社区,表达人民心声,引起广泛共鸣,更好地发挥文学教育、鼓舞、引导人的社会价值和作用。以此营造出诗意化的文学世界,体现出对人性的探究,对理想的展望,对广大读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这样就会从理性和情感上同人民群众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更接地气,更有力量。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新时代磅礴澎湃的精神气象,恢弘壮阔的历史前景正在我们面前展开,在祖国大地上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在发生的一切,已远远超出了我们已有的文学经验,为文学创作敞开着天高地阔的无限可能,在这激动人心的历史进程中,广大中国作家一定能够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书写一部新时代的‘创业史’,登上风光无限的新高峰。”

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陵城区作协主席)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