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双庙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夏津县双庙镇把“对标争创、攻坚落实”作为全年工作的主旋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项目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福祉、基层党建“五大工程”,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年预计完成地方收入15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约30%。

经济建设篇

招大引强,经济建设质效双提



△仁丰色纺年产7500吨高档色纺项目已正式生产。




△投资1.1亿元怡宇毛纺羊绒纱线项目一期于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5月1日正式投产;二期羊绒针织服装项目8月份开工建设,10月份正式投产,真正体现了“双庙速度”,实现了羊绒纱线到羊绒服装的产业链条延伸。


△投资1.25亿元丹富仕年产10万吨绿色无公害饲料生产线正在进行试生产。

其他项目建设概况:帅露食品厂投资5000万元建设年产400吨糕点生产线已投产达效。新引进总部经济山东蓝业能源公司,预计年纳税500万元。山东运来专用汽车制造公司投资1亿元、年产1500辆专用汽车建设项目车间正在建设中。

基层治理篇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坚持以党委领导基层治理为主线,打造“双庙样板”。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队伍建设,探索“1+20+X”村级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坚持镇党委一个中心引领,20个村村村建立村级调解委员会;“X”就是各村调解队伍不固定人数,根据调解员专长,具体划分为邻里宅基纠纷、赡养纠纷、婆媳纠纷等类型。

△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双庙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重点针对村级调解委员会调解无效案例进行重点调处。整合镇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信访办等部门人员,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专班,为高质量调处矛盾纠纷提供保障。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遍,致力打造全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双庙样板”。





△“深化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通过优化机构设置、理顺细化职责等方式,成立双庙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建立健全综合执法队伍。

镇党委统筹,12个单位部门(环保办、乡村规划办、应急办、市场监管所、派出所、交警、自然资源所、学管会、镇直、片区、司法、法庭)协调联动、互相配合,职能互补、形成合力,从根本上解决职责脱节、执法分散、效率低下问题。形成了“纵向到村社,横向到站所,多方齐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筑牢了“上下联动,部门联手,条块联合”的“三联”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乡村振兴篇

统筹布局,乡村振兴亮点纷呈

今年以来,双庙镇锚定“清零倍增”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度规模原则,凝聚土地、产业合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增收。

按照发展特色产业总体思路,鼓励探索多种增收模式,为各村发展产业、集体增收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以特色产业成就产业支部、优势强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目前,清凉寺“果桑+蚯蚓”种养殖、崔庄葡萄、曹庄辣椒、吴庄白玉鸟、东鸭火龙果、范楼草莓等“一村一品”效应逐步凸显。

△清凉寺村“果桑+蚯蚓”种养模式登上《德州日报》“奋战攻坚年  建设新德州”板块。




△清凉寺村发展党支部领办创办股份合作社,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把102户群众零散的300余亩土地集中连片打造,按照“果桑+蚯蚓”种养模式种植桑树,之后转包给公司专业经营。蚯蚓养殖每亩地收益可达到8000-10000元,再加上后期的桑树收益可突破15000元大关。同时,公司按照“土地流转+优先雇佣”模式,出租土地经营权的群众可以优先到公司内打工,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集体经济增收。


△李文庄村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王兆国事迹被《人民日报》刊登报道。

李文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流转土地600亩,是双庙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典型。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获得土地流转费和土地股份合作社分红两项收益,既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种植成本,更极大提高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范楼特色种植大棚项目,该项目占地20亩,建设冬暖式大棚6个,其中棚体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大棚经营模式为扶贫+合作社模式,近两年扶贫收益稳定,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


△曹庄村通过全域流转和精准治理,对不规范发包土地,沟头河沿、低洼土地、边远地块等进行统一整治,整理土地180余亩,通过招投标统一发包后发展色素辣椒产业,土地承包费提高到每亩660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1万元以上。


△崔庄村以葡萄种植为支柱产业,种植面积有400余亩,主要有巨峰、夏黑、京亚、玫瑰香、京秀等品种,亩产高达6000余斤,亩收入10000余元,通过葡萄种植有效提高了村民收入。崔庄村葡萄除了在当地出售,也销往周边县市,日成交量10000余斤。


△吴庄村养殖白玉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养殖户40多家,年出笼量10000余只,户均年收入10多万元。

民生与社会事业篇

民生优先,社会事业扎实推进










△坚守扶贫底线,全面落实问题整改目标,对贫困户生活环境进行整体提升,改善生活质量;实行机关干部帮包责任制,定期走访,形成长效机制。








△人间重晚晴,爱助夕阳红。双庙镇在深入实施孝善工程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乡风文明治理新模式,切实提高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通过积极与外界慈善机构对接,“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空巢孤寡老人救助行动“走”进双庙镇。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日常巡查。组织镇村干部全面开展辖区居民冬季取暖情况入户走访“回头看”,实地查看村民家中取暖现状,坚决杜绝散煤复烧复燃情况。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引导村民取暖方式清洁化,清洁安全过冬。






△坚守环保底线,坚决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对辖区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情况进行督导,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力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坚守安全底线,实行班子成员包企责任制,加大对企业常态化管理,通过开展日常巡查、定期检查、百日攻坚行动,切实消除隐患。








△握指成拳,合力致远;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新冠疫情发生以后,双庙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动员,全面部署,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双庙镇全体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网”,全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筑牢疫情常态化防控网络,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反应速度,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移风易俗篇

弘扬社会正气,倡树文明新风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双庙镇党委、政府坚持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先手棋”和“重头戏”,多措并举,内外兼修,在守正创新、破旧立新中催开文明之花,让发展更有内涵、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大力弘扬孝善文化,深入实施孝善工程,村村设立孝善基金,通过开展以“孝暖双庙·爱在重阳”为主题的孝善敬老活动,增强孝善文化的感染力,让孝善文化精髓彰显于每一个工作环节,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举办双庙镇第一届“最美双庙”评选网络投票活动,进一步凸显孝善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群众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者,进一步营造亲情关爱的家庭环境,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推动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发放倡议书、粉刷移风易俗宣传标语、利用村级广播等方式进行立体式宣传,教育引导村民破除陋习,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助力殡葬改革。双庙镇党委政府统筹调度,加快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公益性公墓的建设,对推动我镇殡葬改革事业,转变人们的丧葬习俗,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层党建篇

转变作风,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搭建农村“领头雁”交流切磋平台,坚持推行支部书记月例会。截至目前,已开展23期。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党政干部和全体支部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工作一线,围绕重点工作谈感想、说体会,发现工作亮点,找出存在问题,让揭短亮丑、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倒逼支部书记主动谋思路、求发展、抓落实,从而实现干部作风大转变,夯实基层基础。全力实现村集体经济“跨五跃十”工作目标,截至目前,20个村全部达到5万以上,13个村突破10万元。


△推行支部书记到镇坐班制度,支部书记轮流到镇坐班,共同参与镇级工作事务,研究村级矛盾化解、乡村振兴思路,为镇村发展积极献言献策,不断提高支部书记的执行力、落实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曹庄村党支部书记许长里轻伤不下火线,始终坚守在防疫一线。2019年以来,许长里做了三次肝胆手术,大年廿六刚从山东省立医院出院就冲上防疫一线,统筹安排全村防疫工作。村口执勤、消杀防疫、人员劝返、入户摸排、采购物资、复工复产……30多天,从早到晚,许长里一直这样忙碌着,用最真挚的心,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边好人”评选活动中,经过基层推荐、网络投票、评委综合评定,许长里被评为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边好人”。

△双庙镇青年党员先锋队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秉持"对党忠诚、勇于攻坚;以梦为马、以汗为泉;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为推动双庙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营造好氛围、汇聚正能量"的工作理念,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镇域发展谋良策、献实招。




△自成立以来,双庙镇青年党员先锋队在村集体经济增收、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建、安全生产、扶贫、疫情防控、环保等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以心中信仰担当使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