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德州 | “十三五”期间德州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3.06%

12月29日,记者在“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德州”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德州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统筹谋划各项重点任务,全市工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在工业经济实力方面,“十三五”以来,德州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恒源石化、莱钢永锋连续三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泰山体育、景津环保、保龄宝生物、通裕重工4家企业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家,省级“瞪羚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5家。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生物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生物产业高技术基地、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太阳能光热利用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字号品牌和山东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高端装备产业园区等一大批省级产业示范基地。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十三五”期间,德州市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资源加工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8.05%升高到43.06%,2020年战略新兴产业利润增长30%以上,新旧动能转换有力推进。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医养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引领作用增强,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9.17%,利润总额占比达到45.2%。

在产业集聚方面,全市现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和省级经济开发区11个,拥有特色产业基地47个。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德城区的新材料,陵城区、夏津县的纺织服装,禹城市的医养健康,乐陵市、庆云县、宁津县的体育器材,齐河县的钢铁,德城区、临邑县、平原县的绿色化工,武城县的中央空调、汽车及零部件,经开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都已初具规模。

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德州市现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8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48家,市级286家),重点实验室131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12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国家级4家,省级16家)。实施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黄金30条”政策效应持续发酵,成功创建全国第4家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全省第4家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6家,助推全市人才规模壮大,2017年以来,累计引进人才3352人,1.8万人取得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24人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绿色发展方面,全市先后有8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前四批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名单。2018年制定《德州市低碳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同年全市294个化工项目完成整改,5家企业入选省绿色制造项目库,万元GDP能耗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姜伟
编辑|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