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德州 | 2020年平原市场主体3.8万户,是2015年的2.92倍

1月14日,我市召开“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德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发布会上,平原县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吉兵介绍了平原县新旧动能转换与重点项目建设的成效与做法。

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年来,平原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制定了《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方案》,着力培育九大产业体系(医养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和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特色轻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五大优势产业),经济结构、质量效益、发展环境等发生了系统性重塑。“十三五”期间,平原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6家,创建科技平台79个,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286人;“3545”改革目标圆满完成,市场主体达3.8万户,是2015年的2.92倍;在2019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和2020年度全市预评估中,都列全市第1名。这一系列重大变化充分表明,平原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已逐步显现,发展优势正加快塑成。在2019年度德州市协同发展综合考评中,平原荣获新旧动能转换单项进步奖。

推进过程中,平原牢牢把握三个“坚决”。坚决淘汰落后动能。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535家、整改提升489家。2018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压减煤炭消费14.42万吨,提前完成“十三五”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坚决改造传统动能。成功获批省级化工园区。实施工业技改项目402个,完成投资159亿元,化工、造纸等传统行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步伐。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医养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破题上路。“创+”科创园成为海尔海创汇在全国县域内打造的第一个“双创”平台和全市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产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在九大产业基础上,平原精心筛选了医养健康、绿色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3个主导产业重点突破。截至2020年底,三大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突破70%,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初见成效。狠抓龙头骨干企业培育,22家企业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重点项目作为构建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已成为平原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近年来,全县上下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构建起了竣工、开工、储备、谋划“四个一批”推进机制和“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五年累计实施县级重点项目264个,完成投资320亿元,青啤新厂、思玛特食品产业园等近百个项目竣工投产。特别是2020年,平原共有联化科技、山东药石等6类22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个数创历年之最。其中,省重大建设类、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个数均居全市首位,实现了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质量双突破。筛选上报2021年省级重点项目32个,17个项目成功获批,入选数量居全市第1位。新签约项目42个,其中过亿元、过10亿元项目分别达到29个、8个,投资规模和质量效益均创下历史新高。在全市率先建立起了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和部门帮包、发改联络员服务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展改革情况通报》的形式对平原做法给予全国推广。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51亿元,超出年度计划35个百分点。重点项目稳投资、促增长“节拍器”作用有效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德鹏 杨鸣宇 姜伟
编辑|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