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融”全媒之力 传时代强音

从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举办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主题征文一等奖到山东广播电视台颁发的“2020年度县域影响力奖”……2020年12月份以来,齐河县融媒体中心喜讯不断,连获国家、省、市级4个奖项。

齐河融媒体中心,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从2019年4月2日揭牌成立起,逐步从单兵作战到实现了“策划为先、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发布”,从分散传播到全媒体融合发力……齐河融媒体中心在有效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同时,也为全市县级融媒体改革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

有“融”乃大 举旗帜,筑同心

共商新闻创意

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巩固舆论主阵地、抢占舆论制高点,做到发声更快、“话筒”更响、覆盖更广?

“我们要借势发力、乘势而上。这个‘势’又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们的‘大融合’,这种融合是‘内外兼融’,抓大不放小,强内又联外,一‘融’俱荣,宣传正能量‘同心’共振。”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孙茂同表示。

强化内融,齐河融媒体中心成立了编委会,编委会下设采编中心和新媒体中心。他们把齐河报社、县电台、县电视台3个传统媒体及其栏目全部融到采编中心。新媒体中心则融进了齐河政府网、智慧齐河手机客户端、广电微信公众号、齐河发布、齐河发布头条号、大义齐河微信公众号、美丽齐河抖音号等9个县级内部主流新媒体。

不仅融“内”,他们在县委的大力支持下,邀请齐河在线、齐河圈、齐河楼市、齐河资讯、百度齐河贴吧、齐河老乡会等影响力大的25家社会自媒体入驻。

坚持政治上引导,该中心组织社会自媒体从业人员参加座谈会、读书会、研讨会,学习有关理论文章,教育引导社会自媒体人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他们把宣传报道的着眼点放在弘扬社会正能量上来;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引导他们大胆为群众代言,但不盲听盲信,报道要实事求是、力求准确,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

业务上帮助。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多次带领自媒体人员深入如康清真食品、邱集煤矿、中国驿·泉城美食小镇、黄河湿地等地调研考察;帮助他们协调有关部门单位,搜寻新闻线索;创建社会自媒体新闻素材库,各官方媒体撰写的新闻稿件入库后,供自媒体自由选用,系列措施解决了自媒体原创“无素材”的难题。

体制上激励。中心出台了《自媒体原创作品评奖办法》,建立正能量传播奖励机制。去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对“齐河圈”“齐河资讯”“齐河在线”等6家社会自媒体的原创作品,以奖励图书的形式,鼓励他们积极创作优质作品。

感情上贴近,他们坚持官媒和自媒同处办公,无偿为其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融媒体中心所有文体活动均邀请自媒体参加,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形成了“一家人、亲兄弟”的感情。

齐河资讯主编汪海洋深有体会,齐河资讯是2018年7月成立的自媒体,一开始只是做一些本地的原创,“那时候就是跟着感觉走,觉得什么有意思、吸引眼球,就做一做,消息来源渠道也很复杂,有官媒信息,也有道听途说。”汪海洋说,后来进驻齐河融媒体中心后,给他展示了一片新天地,不光很多先进的设备可以免费用,很多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他能跟着融媒体的记者们一起去看,去了解,大大拓宽了视野,加强了报道的可信度。

如今,经过积极引导,社会自媒体政治站位不断提高,传播正能量、放大好声音已成为自觉行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社会自媒体与官方媒体同频共振,累计转发及原创正面宣传稿件近1万件,总访问量超过5000万次,“齐河圈”“齐河楼市”“齐河资讯”发布的稿件,多数点击量超过100万;与官媒同步发布齐河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类公告26件,给社会各界的书信、倡议书8封;不传谣,不造谣,发布辟谣文章5件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传媒》杂志、《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报道了该做法。

“移动”优先 建矩阵,抓主动

多功能演播厅

20分钟紧急抽调4名采访人员,临时组建直播团队,30分钟直播就位,中午12点至晚上10点全程跟踪采访,短视频20余条,滚动传送现场图片近百幅,直播点击量、短视频观看量破万……这是去年2月18日,获悉齐河县专车赴济宁市汶上县接运防疫物资缝纫工的新闻线索后,齐河融媒体中心以“电视+新媒体”直播形式,迅速、全面、准确地报道接运缝纫工的全程,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服务了全国疫情防控大局。

“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在短短20分钟内全部到位,期间没有一个人推辞、拖延,行动之快效率之高得益于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形成的强大合力以及长期练兵打造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直播团队一员的新媒体部主任贾玮诒回忆起那时候的情景来,依旧觉得心潮澎湃。

坚持“移动”优先,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时,中心会立刻派全媒体记者团队赶往现场,第一时间通过手机APP端编辑图片或短视频、文字回传,并提供要素信息至新媒体,由新媒体快速编辑后通过智慧齐河、微信公众号等抢本地首发,新闻采集完成后提供影像及文稿至采编系统,供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网站各部门根据需要进行多平台编辑分发。

就拿去年1月25日全面启动的齐河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来说,中心第一时间顶格响应,全体一线记者取消休假,全员返岗,建立并实行应急工作机制。一季度,先后采编了《齐河首批医疗救治队奔赴县传染病救治中心》、新闻特写《疫情防控一线的夜间坚守》《风雪中的坚守》等2000余条防控一线新闻和暖新闻。

采访老八路

在做好县内宣传报道的同时,他们加强与省市级媒体的对接,在省市媒体展示齐河干部群众疫情防控使命担当。截至去年3月11日,齐河融媒体中心在德州电视台《德州新闻联播》《直播德州》等市级媒体播发新闻335条。特别是在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栏目实现新突破,连续报道齐河百多安加快生产、齐河成立党员先锋岗、齐河特战救援队、齐河森峰激光复工生产等十几条新闻,在全省展示了齐河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奋力夺取双胜利的良好形象。

新闻宣传突出超前性、引导性。他们还多次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吃透精神、领悟要求,开设专栏,迅速解读,掀起宣传热潮。比如2020年1月3日中共齐河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后,《齐河新闻》于2020年1月13日至23日,对县委全会精神进行10期系列解读;2020年3月30日至4月13日对全县重点工作攻坚年大会解读11期等。解读的方式厚重立体、全方位传达县委、县政府政策方针,宣传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形势。

齐河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朱红娥表示:“融合报道‘爆款’能第一时间抓住大众眼球,离不开好的呈现方式和推送方式,更离不开精通‘十八般兵器’的融媒体工作‘特种兵’。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有一点我们始终不会变,那就是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务实笃行,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内容为王 铸精品,聚民心

摄制《情满高原》

1月12日,见到齐河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崔振的时候,他正在电脑上认真专注地制作《情满高原》的海报。

在崔振的移动硬盘里,一个个文件夹里存放的都是他拍摄的珍贵纪录片素材。每从一处拍摄回来,他就按照拍摄地点、时间等类别一一整理建档。

纪录片要想拍到真实自然的场景,唯一的秘诀就是沉潜下去、用心拍摄、细心制作。2019年,为了采访挖掘齐河籍进藏干部的故事,崔振带领纪录片《情满高原》摄制组一行4人,远赴西藏深入到各种条件艰苦的环境中进行拍摄,高原反应不算事,陡路滚石也常见。害怕环境变化身体不适应拖慢工作进度,摄制组一行人每天把感冒冲剂当水喝。大家每天从白天8点干到晚上10点、11点都是常事。摄制组从2019年8月8日至8月28日,一共拍摄了整整1.75T的素材。

但崔振和他的同事们不觉得苦,说起这些经历他们脸上溢满了笑容。为了拍摄到精彩的画面,他们扛着设备徒步行走在海拔近5000米的山巅。崔振展示当时他们拍摄到的场景动情地说:“看,这就是我们的进藏干部为之奉献的地方,现在发展得多好啊。”

摄制组穿越过横断山脉和雅鲁藏布江,与藏区群众聊变迁;进藏干部谈到家乡,动情处潸然泪下,稳稳画面的背后是摄像师张皓瑄一动也不动的手,哪怕眼泪已经完全迷糊了他的眼:“我只有一个想法,摄像不能停,不能在细节上出一点差错。”

也就是凭着这种“精品精神”,齐河县融媒体中心纪录片摄制组的成员们在从2017年到2020这4年的时间里先后走进内蒙古、云南、辽宁、安徽、江苏、北京、浙江、西藏、湖北、四川等10个省市区,用心、用情、用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动优质的画面,讲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齐河人故事。

在2020年1 月召开的齐河人大政协“两会”期间,集中放映了《情满高原》,齐河籍进藏干部马相村、吕素忠、颜景阳与西藏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感人故事,获得了现场所有代表、委员的多次起立鼓掌。

3集纪录片《额尔古纳的齐河人》让历史照进现实,通过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进行有机缝合,建构起当代人的集体记忆;4集纪录片《寻访齐河老兵 传承红色基因》在校园倍受追捧,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2集纪录片《寻访晏婴》被齐河县纪委监委纳入廉政教育专题片库;还有讲述传承时传祥、孟祥斌精神的2集纪录片《传承》,3集纪录片《情满高原》,5集纪录片《将星耀齐河》……6部纪录片播出后,收到了近百篇观后感,十几万观众据此了解了历史,受到了教育。

这6部系列纪录片,共19集,总时长达到490多分钟,几乎相当于5部电影的长度。每一部专题纪录片都小切口大立意,他们用镜头聚焦了祖国各地广大齐河儿女无怨无悔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及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大义情怀。

解放军报社总编室原主任曹瑞林大校观看后感到非常激动,连夜写下长信致敬主创人员。他说:“包子好吃在于馅,电视纪实的内容是如此震撼,齐河是片出英雄的土地……我更没有想到咱县电视台的艺术水平如此之高,《额尔古纳的齐河人》既是一笔砥砺齐河乡亲的好教材,也是齐河回民老乡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在大胆探索的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坚持传播媒介变化,党媒属性不变;传播方式变化,传播方向不变;创新模式变化,内容守正不变;管理机制变化,人才导向不变四大原则,在引导群众中唱响主旋律、在服务群众中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齐河好故事持续传播,齐河好声音更加响亮,以大义齐河精神凝聚更多奋进力量。”孙茂同说。

齐河资讯主编汪海洋谈自媒体发展

以创新姿态拥抱美好未来

不难发现,在任何一次社会变革中,有预见性、有主动权的,往往都能成为制胜者。决胜“融媒体”时代,齐河融媒体中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抢市场、占高位、融全局,守正创新、奋勇向前,完成媒体发展新时代的蜕变,奏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大合唱”。

“不日新者必日退”。媒介融合是包括文字、音频、视频、互动性数字媒体在内的从组织到技术、应用等各方面的大融合,这也就要求媒体人必须掌握多种技能。“一专多精”也成为齐河融媒体中心上下适应新形势而努力的方向。他们“老带新”“自发学”“相互学”“琢磨着学”,并积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学习不容稍暇,热情更是如火如荼。每一个从采访现场归来做完片子的“闲暇”时间,大家常相约聚在一起,以学习、讨论、各抒己见的方式,交流每条工作线上的新点子、新创意。经过努力,“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已经成了目前齐河媒体人的“标配”,为内容生产的即时性、多样性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除了内部的创新,对齐河融媒体人来说,新闻产品持久的生命力还来自于扎进基层的根。在采访中,齐河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就多次点出,县级全媒体融合,着力点、落脚点应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接地气上,在栏目、活动中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无论是防疫情还是备高考,无论是家里的“燃气炉子通气了”还是“倡导光盘行动”,从大屏到小屏,各种现场直击和互动版块,无不阐释着他们所专注的始终是为用户带来更多有锐度、有温度的新闻产品、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已经到来,一段充满希望的新征程已经开启。齐河融媒体人站立的地方,就是他们深爱的家乡。看,他们正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姿态奋力拼搏,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再增能量,为拥抱更美好的未来而不断奋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钟伟 通讯员|崔志华

编辑|于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