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工作全国表彰!云红街道,好样儿的!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乐陵市云红街道作为德州唯一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单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云红街道位于乐陵东部,虽临近城区,但经济发展较落后,人均耕地不到1亩。此前这里有省扶贫工作重点村15个,占乐陵市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总数的25%;建档立卡贫困户1294户、3280人,贫困发生率14.3%,为乐陵市最高。

“我们举全街道之力攻坚拔寨,发挥贫困村优势开发农业项目,同时投入资金改善各村居住环境,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衣食无忧,啃下了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云红街道党工委书记韩玉杰说。

有了项目就有收入、有发展动力

谭家村是云红街道脱贫攻坚的重点村之一,由于区位偏僻、产业单一、缺少项目,村民靠种地获得的经济收入有限,村集体连续多年没有收入,为民办事力量薄弱。2016年共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03人,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

“2018年,我们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建起了养鸡场,贫困户能得到分红,村集体也有了收入,大家干劲也足了。”提到上项目、促脱贫,谭家村党支部书记谭福国说。

“从昨天晚上一直忙到现在,这1000多只笨鸡一早就要发到德州扒鸡集团,集团还给我们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定期回收,我们不愁销路,收入有了保障。”在谭家村枣林笨鸡养殖基地,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谭翠英说。

谭福国介绍,枣林笨鸡养殖基地是2018年建起来的扶贫项目,是帮助村里摘掉“穷帽”的第一个产业项目。2017年3月,德州市委办公室派驻云红街道谭梁社区第一书记王学军和刘佳借助枣林核心区优势,发展笨鸡养殖,利用扶贫资金和筹措的资金,为村里建设了占地15亩的养殖基地,与德州扒鸡集团合作,打造“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年养殖规模达8万只。基地建好后,谭家村有养殖经验的农户成立了合作社,负责养殖经营,每年为村里上交6万元租金,作为集体收入和贫困户分红。

“养殖项目让我们村当年就摘掉了穷帽子,后来村里又上了光伏发电等项目,集体收入年年增加。”谭福国说。2019年4月,山东政法学院派驻云红街道第一书记万广军来到谭家村,将60万元帮扶资金投入谭家村龙悦四季花海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2020年,40万元帮扶资金投入调味品产业园项目,村集体每年增收近3万元。2020年,谭家村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14万余元,比4年前翻了3番。

2020年,谭家村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党支部被乐陵市委评为“乐陵市农村红旗党组织”。“集体强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提起来了,眼下我们要对村西头的破损路进行拓宽维修,村路修好后可以直通国道,这就像我们村的小康路,越走越宽。”谭福国的话语充满信心。

“让贫困村真正实现摘帽,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符合群众意愿的项目,是脱贫的一剂良方。”韩玉杰说。云红街道党工委引导贫困村整合扶贫资金,结合自身实际,精心选择扶贫项目实现持续造血。与此同时,为破解资金入股类产业项目在寻找投资主体上存在的“规模小、入股难”两难问题,云红街道党工委主动牵头对接优质项目,帮助谭家、陈于、匡家、孙堰等贫困村整合扶贫资金300余万元,入股辖区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龙悦生态园,获得了稳定收益,实现了持续造血。目前,该街道25个扶贫产业项目持续稳定产生收益,帮助15个贫困村常年有稳定充足的村级集体收入。

环境好了、村庄美了、群众生活更富足了

2月26日是元宵节,陈于村村民于洪亮起了个一大早。吃过早饭,安顿好老伴儿后就开始动手和面、调馅,准备包饺子。

于洪亮今年63岁,患有颈椎疾病,老伴儿患有糖尿病、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老两口几乎没有收入来源,2016年被纳入到贫困户。

“原来的房子是土坯房,属于危房,现在搬到这里,住得非常舒服,也干净。”于洪亮一边包饺子一边说。

2016年4月,云红街道争取上级危房改造资金,统一给贫困户危房户盖流转房。每户一室一厅35平方米、一个小院、水电齐全,工程造价2.3万元,政府补贴2.1万元,短缺的2000元由乡镇、村自筹。得知这一消息时,于洪亮一家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年6月,他们就住进了舒适便捷的流转房。“桌椅、橱柜都是村里给统一配备,我们没花一分钱,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村里为他们签约了家庭医生,免费检查身体。“现在,我跟老伴吃药也便宜了。”于洪亮说。

不仅如此,陈于村也重新规划村庄格局,建起了文体小广场、敬老院、文化长廊等,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环境。他们还与孟氏渔业签订合同,开发了7亩鱼塘,每年有43000元收入,光伏发电、水产养殖等项目一年收入达15万元,真正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实现脱贫。

韩玉杰表示,脱贫攻坚不能只是数字上的脱贫,必须要让贫困户精神上“旧貌换新颜”。为此,该街道聚焦短板、精准施策,倾心打造美丽宜居环境。面对贫困村公益场所、主干路网、配套设施、人居环境长期落后的现实,街道抢抓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农村公路网格化建设、户户通工程等机遇,研究政策、策划项目,累计在15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投资近3000万元,建阵地、修路网、架电线、安路灯、建广场,目前贫困村全部实现“五通十有”,村级基础设施短板得以补齐。

“以前的村路根本没法走,现在再看我们这路,又直又平坦,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时都不敢相信呢。”陈于村党支部书记郭龙强感叹,上任6年来,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里的变化,他表示,不光是自己,各村的村干部也越来越有干劲了。

不遗余力的投入换来的是一项项含金量十足的荣誉:陈于村被山东省文明办评为“省级文明村”;谭家村以“美丽乡村”为主题,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景一条街,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匡家村以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成功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

贫困户有困难,直接拨打“一把手”电话

贫困户中,梁家村村民陈子玉一家命途多舛:家里有一双儿女正在读书,原本在天津打工的他,因母亲生病、自己又患有高血压回到村里,不久妻子史桂花又患上了乳腺癌,光是手术费就花了十几万元,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我虽然是贫困户,但也不想拖国家的后腿,想要自己创业致富。”在生活最困难之际,陈子玉想到了养羊这个产业,便拨打了街道党工委书记韩玉杰的电话,说明了自己的难处和创业计划、贷款意向。

“贫困户要创业,我们必须支持,有困难第一时间解决。”韩玉杰马上联系银行,最终为陈子玉申请了4万元的扶贫贷款。“去年6月我买了十几只羊,现在已经有30多只羊了,今年就能实现增收。”陈子玉说。

为进一步减轻陈子玉一家的经济负担,云红街道将史桂花纳入到扶贫转岗,每月能领到近400元工资,另外,团市委还给两个孩子建设了一间希望小屋,置办了书桌、学习用品和衣物,未来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在韩玉杰的书桌上,放着一个很旧的笔记本,这是一份云红街道贫困户的清单,纸张的边缘已经破烂不堪,纸张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被反反复复地勾画。他介绍,这是三年来,他走访的221户贫困家庭的情况记录。此外,为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韩玉杰把自己的手机号印在新年日历上送给村民,“我与全体扶贫干部下基层,走遍贫困户,并与贫困户结对子、结亲戚,留下我的手机号码,这样可以保证村民在任何需要帮助的时刻,都可以找到我。”韩玉杰说。

不仅是韩玉杰,云红街道党工委班子齐上阵,每名成员都分配了包保户和包保村,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抓落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双组长,行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形成了街村两级一起抓脱贫攻坚的新格局。

另外,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扶贫形式,探索村级扶贫专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有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地就近照顾老弱病残等特困户,既盘活了“闲置”劳动力,又让贫困户相互感受到家人般的亲情。目前,街道开发专岗51个,服务特困群体80户,被乐陵市扶贫办大力推广,写入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继续按照‘四不摘’的原则,一如既往、持之以恒,讲好脱贫攻坚新故事,结出脱贫攻坚新硕果。”韩玉杰如是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于斌
通讯员|贾鹏 郝坤 赵传文
编辑|赵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