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千名志愿者弘扬雷锋精神 | 5年志愿服务累计8.6万小时

“太感谢了,多亏咱们蓝天救援队,孩子才这么快被找到。”2月28日,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赵虎镇村民吴女士紧紧拉着女儿的手,不停向德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道谢。

当天下午6点左右,蓝天救援队接到求助,赵虎镇一名13岁女孩失踪,请求帮助寻人。他们立刻派出20余名队员,花了3个多小时寻找,最终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找到了这名女孩。

这样的事情对于队员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成立5年来,德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共参与救援任务220余次,开展寻人400余次,组织活动保障180次、社会培训30次,总服务时长8.6万小时,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过硬的作风嬴得了社会各界好评,获得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全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

“作为一支民间公益救援队伍,所有队员因有着共同的公益爱心而走到一起。做公益不分贫富,学雷锋贵在长久,关键要有这份热心。”队长杨岸瑛告诉记者。蓝天救援队目前共有正式队员、预备队员及志愿者近千人,建成11支县区分队、1支道路救援服务队、1支心理救援服务队。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公职人员、个体工商户,其中很多是退役军人。平时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一有召唤,立即集结,火速出发,不分黑夜白昼……

2017年冬天,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一位80多岁男性老人走失,疑似在河北省故城县境内失足落水,队员立即赶往现场,冒着严寒下水打捞;

2018年8月的一天,我市普降暴雨,城区多处路口积水严重,很多机动车被困,蓝天救援队立即召集60余人,部署在3个积水最严重的路口展开救援;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登陆山东,蓝天救援队派出19人的队伍,辗转寿光等洪涝灾害最严重的3个地方,转移受灾群众、抢救物资、参与落水人员搜寻救援……

37岁的张翔2020年全年出勤1300多小时,是全队目前出勤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队员,曾经连续4天坚守在现场参与救援打捞,有时候甚至刚下夜班就去出任务。有些同事不理解,但他心里清楚:“我们蓝天救援队的誓言就是少说多做、默默奉献。群众向我们求助,就是相信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正是因为这种坚持,让蓝天救援队志愿者义无反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们派出2名队员前往武汉黄陂物资仓库,承担捐赠物资的接收、登记、运输和发放任务;2名队员历时38个小时,奔波1100多公里,将1000个医疗脚踏分类桶送达武汉。同时组织队员到社区、单位及其他公共场所开展近百次义务消杀。先后开展两次无偿献血活动,共有160余名队员,献血约2.4万毫升。“疫情面前,只要国家和群众需要,我们决不退缩,永远冲在前边。”杨岸瑛说。

随着救援队伍影响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多,对专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培训部部长管运介绍,新人入队必须参与队内培训,掌握救援、寻人专业技能,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每年组织人员参与救护师、应急救援员、无线电操作等培训,200余名队员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各种危机面前,竭尽所能地挽救他人。”近年来,蓝天救援队还积极与爱心企业合作,增加了道路车辆救援、空中安保、心理救援等服务内容。除了常年和110、119指挥调度中心联勤联动外,还与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建立警民联防机制,成立了“红袖标”平安公益联盟,承担紧急救援、公益培训、安保等任务。“雷锋精神和蓝天精神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无私地去帮助别人。责任越大、肩上的担子也越重。”杨岸瑛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蓝天救援队,志愿者胡景翔今年20岁,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说:“入队后我参加了多次寻人行动,每次成功寻人,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通过自己的付出温暖他人,很有意义,我一定坚持下去,把蓝天精神继续传递。”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