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省会经济圈行政审批服务联盟成立 | 德城与六地市签署合作协议,191项高频事项“全省通办”

3月12日,省会经济圈政务服务全省通办签约仪式在济南市济阳区举行。仪式上,德城区行政审批局与济南市济阳区、淄博市高青县、泰安市宁阳县、聊城市高唐县、滨州市沾化县、东营市垦利区等省会经济圈6个城市的审批服务管理机构正式签订《省会经济圈政务服务“全省通办”合作协议》,标志着省会经济圈城市企业登记等政务服务事项正式进入“全省通办”新模式



此次合作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系统性重塑,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进“标准统一、相互授权、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一体化通办新模式,着力营造便民利企良好环境,实现省会经济圈协同联动发展,探索出好经验、好做法,打造省会经济圈政务服务一体化品牌。

合作内容

1.梳理事项清单,制定业务标准。围绕国家确定的社会保障卡申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和结算、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等第一批58 项、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74项“跨省通办”事项和围绕我省社保、医疗、教育等高频民生领域191 项“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详见附件),统一规范申请材料、审查要点、流程和时限,提升省会经济圈通办事项的标准化程度。

2.制定办理流程,推行一链办理。建立通办协调运行机制,明确事项办理流转具体程序,细化人员岗位职责、联动方式、流转程序,对收件受理、过程办理、办结送达等环节进行规范和跟踪督办。在事项标准化基础上,对符合“一链办理”条件的事项同步受理、同步审批、统一反馈办理结果。

3.设置通办窗口,建立授权信任机制。省会经济圈政务服务大厅分别设置通办窗口,通过明确专人授权负责联办事项的咨询、收件、审查、结果送达,窗口与窗口之间开展异地视频会商收件,实现通办全过程记录和点对点视频对话、视频核验。相互授权窗口受理人员和后台审批人员“收件受理权、一次性告知权、原件核验权、审批结果送达权”。

4.构建互通模式,全程帮办代办。特别针对需当事人跨区域现场办理的事项,由互通互办专员提供咨询解答、帮办代办等服务,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远程视频连线完成收件预审、现场办理、发放证照文书等环节,相关材料及审批证照免费邮寄传递,实现异地办理事项“一次办好”。

合作方式

1.业务受理:申请人到接件窗口提出申请,提供事项所需的全部材料后,窗口工作人员通过两地政务服务系统(无法通过系统完成的,可使用钉钉、微信等通讯工具,下同)将信息发送到属地审批部门,属地审批部门审核决定是否受理,并将结果回复到通办窗口,通办窗口工作人员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一次性告知书》。

2.业务审核:决定受理后,申请材料扫描上传至政务服务系统传递给属地审批部门,属地审批部门根据对方提供的资料直接办理。若办理事项需要原件核验的,接件窗口将收件资料统一寄到异地窗口进行核验,并告知申请人将通过邮寄送达的方式返回办理结果及原件材料。

3.结果送达:属地审批部门将办理结果通过省会经济圈通办窗口邮寄送达返回到受理窗口或者邮寄送达给申请人,并同步反馈至政务服务系统,实现证照异地受理和异地发证。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编辑、记者|石秀秀 通讯员|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