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乐陵黄夹镇: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发展根基

走在黄夹镇街头,一处处红色遗迹映入眼帘——“铁帽子五连”连部旧址、八路军冀鲁边区抗战邮局旧址、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旧址、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旧址、黄夹起义旧址……这座鲁西北小镇,红色遗迹竟有10余处。

如今,黄夹镇将冀鲁边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让社会发展有底色,百姓生活有亮色。

近年来,黄夹镇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增强,脱贫攻坚完美收官,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目前,全镇15个扶贫项目运行良好,453户、747人全部稳定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庄全部清零。

黄夹起义打响我省农民抗日第一枪

3月10日,希森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

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星罗棋布,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84年前,就在基地所在的乐陵市黄夹镇许家村,时任乐陵中心县委书记杜步舟,带领村民举行黄夹起义,打响了我省农民抗日武装起义第一枪。

在黄夹镇北街,竖立着一座手持钢枪的抗日英雄铜像,下方刻着“黄夹起义”四个大字。乐陵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建新介绍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进犯华北平原,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战政策,节节败退。在此形势下,乐陵中心县委一面宣传抗日、发动群众,一面积极筹建抗日团体、秘密组织抗日武装。通过收集民间枪支,发动群众制造土枪土炮,收编部分土匪和国民党护盐武装,基本控制了5股地下武装。

1937年7月15日,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救国军成立后,乐陵中心县委按照上级指示,集中力量,建立武装。时任乐陵中心县委书记杜步舟和山东省委派来的军事干部周凯东负责在黄夹镇一带建起自卫队,杜步舟任自卫队指导员,周凯东任军事教员。刚组织起来的队员多是农民、小学教员,没有军事知识,周凯东便耐心地教他们射击、刺杀、队列等军事课目。

1937年 8月13日凌晨,“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六团”的大旗在黄夹镇竖起来了,130多名身背红绸子大刀、步枪的队员整装列队,“好男儿上前线、武装保家乡、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口号响彻云霄。黄夹起义建立起来的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六团很快就发展到360余人、200多支枪,成为救国军的三大主力之一,驰骋冀鲁边区。1938年7月,八路军主力部队抵达冀鲁边区后,这支部队随即编入八路军,走向更为广阔的抗日战场。

革命遗迹遍全镇,红色元素映初心

黄夹镇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经历过的历史沧桑。

八路军冀鲁边区抗战邮局旧址,还保留着最初创建时的布局,当年,这里担负党内交通、报刊发行、邮政通讯三大任务,期间还承担着与烽火报报社、地下联络员之间传达情报、信件和军事机密等任务。

黄夹镇还是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部驻地。1939年1月,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部等中枢机关撤出乐陵县城,转移至鬲津河南岸、位于黄夹镇地界的绵延数十里的密林地带,边区中共特工委机关随部队一起活动。

1941年2月,军政委员会撤销,同时组建冀鲁边区党委,3月,成立军区司令部,边区八路军武装整编为115师教导六旅,同时成立冀鲁边军区,周贯五任代旅长、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骅担任副旅长,杨忠为政治部主任。

在黄夹镇大桑树村,有一处大院子古朴庄重,这里就是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了北海银行,通过发行“北海币”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货币市场,“北海币”后来成为整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主币,在建国前对敌经济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吕建新介绍,大桑树是鬲津河密林中心地带的一个村庄。从撤离乐陵县城,到1943年春,其间四年多的时间,一直是冀鲁边区包括教导六旅司令部在内的抗战中枢机关经常性驻地。旅司令部中枢机关集中于一处农家小院中,对外称八路军后勤管理处,边区党政军一些重要会议均在这个小院里召开。

1940年初冬,时任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的周贯五和边区新海县文教科科长张玉桂,在这个小院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1943年2月14日,主持教导六旅日常工作的六旅副旅长兼边区副司令员黄骅,率司令部机关驻扎大桑树,凌晨突遭日伪军包抄。当时闻名边区的“铁帽子五连”,在连长杜万祥的指挥下,于血战中掩护司令部突出重围。

优良传统代代传,特色发展成表率

黄夹镇位于乐陵城区西15公里,地处乐陵、宁津交界处,济乐高速穿境而过,1988年1月由黄夹人民公社改为黄夹镇,2000年6月15日由原黄夹镇、茨头堡乡、杨家乡合并为现在的黄夹镇,是乐陵市四大最早建制镇之一,也是乐陵的农业、工业大镇和人口大镇,共有54个社区(村),人口7.9万人,党员2009名,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10.07万亩。

“以红色基因作为底色,近年来,我们黄夹镇立足特色优势发展产业,涌现出了‘土豆大王’梁希森这样的风云人物,抚今追昔,全镇领导干部职工,始终以身作则,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着老一辈优良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在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上并肩前行。”黄夹镇党委书记郑同彬说。

黄夹镇紧紧依托黄夹工业园和民营经济创业园两大载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全镇拥有工业企业30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该镇重点发展了畜牧养殖、马铃薯原种快繁、面点加工三大富民产业,拥有希森三和、中联马铃薯、德州乌驴置业繁殖基地等龙头企业,面点从业人员达3.2万人,农民从事面食加工业年收入在12亿元以上,形成了“黄夹馒头房、遍布京津塘”的格局。

黄夹镇先后荣获中国面点师之乡、山东省3A级旅游示范点、德州市公务员先进集体、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乡镇、畜牧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

组织引领助振兴,百姓过上新生活

“那时候百姓日子苦,现在家家奔小康喽!”许家村党支部书记刘芝平说,杜步舟当年教书所在学校的位置,就是刘家老宅的位置,如今,这里成为了希森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全村700多人,100多名村民在基地打工,每名村民平均一年收入3万多元。该村的发展变化,是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黄夹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成绩喜人。

基础农业有保障——去年,黄夹镇种植大棚蔬菜2000余亩,开展小麦条锈病喷防9万余亩;修建堤顶路8.142公里;清淤34.217公里;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

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开展“三有三净”建设,评选美丽庭院1295户,洁净庭院3335户,获评国家级文明村1个、德州市级文明村22个。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完成送戏下乡109场,送电影下乡763 场,建成5处农家书屋,4处红色革命旧址入选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新增医保参保人员5.5万余人,养老保险参保近1.5万人,协助个体经营户申请创业贷款420万元,“365暖留工程”建成星级留守中心100处。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多村一社区”改革稳步推进,建设黄夹镇便民服务大厅1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5处,服务事项全面下移,深入实施“一次办好”,成立“创业兴业服务中心”,落户企业41家。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完成“户户通”硬化工程,建设农村公厕12处,完成贫困户改厕261户。

特色产业形成合力——康妈妈项目复产运营,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台商企业,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希森马铃薯组培中心回归黄夹,正式运营,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获批建设山东省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荣获德州市科技奖特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希森三和集团稳定发展,引进澳大利亚安格斯黑牛育肥、屠宰、销售一体化项目。

脱贫攻坚完美收官——15个扶贫项目运行良好,453户、747人全部稳定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庄全部清零。

此外,争取省、市派第一书记、德州市遴选党支部书记帮扶,“风筝工程”“雁归工程”引领39名外出优秀人才回村任职;镇级党校正式启用,传承红色黄夹文化和党员教育增添坚实阵地;组织7名优秀村支部书记到镇机关挂职,培养后备干部227名;全年未发生一起因环保问题被上级问责情况,全镇主要空气指标持续好转。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帮了我。”3月2日,正在为村里义务劳动的辛店村脱贫户封兰志说:“我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顺利脱了贫,现在吃喝不愁,看病吃药都能报销,日子真是太幸福了。”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刘敏 陈志博 高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