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寨头堡乡:文产共融 特色兴乡

“前几年我有一家帆布加工厂,后来关停了,只能去外地发展。现在听说乡里建起了轻纺产业园,我想依靠自己的手艺在产业园重拾旧业。”4月10日,乐陵市寨头堡乡八里庄村村民王刚说。

寨头堡乡是远近闻名的“帆布之乡”,有几十年的帆布产业历史,之前有大大小小的帆布厂上百家,不仅安置了当地大批劳动力,还是群众的收入来源之一,是当地的主导产业。

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加剧和产业升级加快,寨头堡乡的一些帆布加工企业设施更新不及时,造成产品质量不高、种类单一,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被迫关停。

“帆布产业是本地的特色产业,看着一台台设备被拆除,非常痛心。”寨头堡乡党委书记李付刚回忆说。这么好的产业不能就这样没了!在一次会议上,李付刚和班子成员决定,必须重新壮大本地帆布产业,探索振兴之路。

他们经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全国帆布市场需求逐年增大,不仅军工、救灾用途越来越广,轻纺产品也因其透气性好、耐用性强,逐渐走进百姓日常生活。现在本地共有42家帆布企业,年可生产有机硅帆布、棉帆布共3000万平方米左右。“得到市场信息后,我们启动了建设轻纺产业园的计划,在郑庙村西征用土地100亩,除去让本地优质企业入驻外,注重补齐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闭环式生产,提升园区规模和影响力。”李付刚说。

即将投入使用的轻纺产业园一角

寨头堡乡轻纺产业园目前已经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产业园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在纺纱、织布、户外用品方面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是公共服务到位、商贸流通发达的新型园区。可容纳中小微企业50余家,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税收每年可达17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怀着对纺织产业的深厚情结,寨头堡乡还组织收集了关于纺织的物件、文字、影像等资料,秉承着“留下足迹、感知文化”的理念,建设了寨头堡乡纺织记忆馆。

记忆馆展厅内,摆放着各类从民间搜集来的手工织布机、手动与电动卷纱机、脚踏梳棉机、电动开花机、棉纱机等棉纺设备,呈现着传统纺织产业发展脉络,记录了本地纺织产业的变迁。而在另一个展厅,成品棉纱、帐篷、帆布油画等特色产品,则向人们展示着现代帆布产业的发展成果。

群众在纺织记忆馆了解过去的织布机

“这些老物件我们20多岁的人都没见到过,所以有些之前的发展情况、演变过程都不太清楚,来到纺织记忆馆后,增长了见识。”前来参观的闫孟村年轻人闫学朋说。

72岁的寨头堡村党支部书记曹俊兴摸着上世纪60年代木制的纺车、各种纺织叉车,感慨万千。他介绍,这些物品曾经伴随了他们这一代人很多年,过去纺织全靠手工。这些工具从上世纪80年代起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远离了人们的生活,现在能在纺织记忆馆看到,让他倍感亲切。

“我们将通过对传统纺织文化的展现,唤起人们的乡思之情、激发起现代纺织技术的进步,通过纺织记忆馆的建设推动文化振兴、产业振兴。”李付刚说。


短评

善用文化杠杆 撬动产业升级

面对传统帆布产业遭受冲击的严峻形势,寨头堡乡不仅从长远规划产业园区寻求产业突破,还同步建设文化展馆,留住乡愁记忆,为产业发展赋予传统文化基因和时代特色,激发了人们全力谋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持久力,这种做法令人欣慰。

我们常说“文化软实力”,这种“软”是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相比较而言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文化软实力可以更好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使人们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对于个人来讲,文化内涵则是一个人精气神的象征和表现;对于企业、产业来讲,文化软实力则是持久发展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就像我们熟知的饮食文化之于饮食产业,丝绸文化之于蚕桑产业,其中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不仅让产业从业者更有自信,也不断为产业升级发展赋能。

用好文化杠杆撬动产业升级,关键是做好结合文章。寨头堡乡的纺织记忆馆之所以受村民欢迎,正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乡土味”,当地群众走进馆内,看到纺织产业的过去和现在,内心油然而生的是对过往成绩的自豪,更有对产业未来发展的期待和责任感,这正是激发他们自觉投身产业发展的一种隐形力量。这也启示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用好文化产业的融合、带动等特性,发挥其撬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杠杆效应,无疑是推动产业振兴的一种有效的可行路径。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胥爱珍 赵治红
通讯员|王晖 王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