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李砚:墨韵乡风向画行

4月2日,“墨韵乐陵·李砚绘画作品展”在乐陵市孙轶青艺术馆开幕,共展出作品56幅。这是乐陵市文联首次为个人举办的画展。

李砚,1966年出生,乐陵市开元中学美术教师,201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是乐陵市第一个国家级美协会员。李砚早期画油画,用色彩记录家乡的风貌,为家乡的枣文化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目前专攻国画,其作品植根传统、吸纳现代,用传统的笔墨表现现实的生活和内心的感受,从山水到花鸟到变形人物,无不透露出她对艺术的探索和研究。

“我自幼喜爱绘画,从未停止过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在我心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一种原初的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它始终推动着我、引领着我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前行。”李砚说。

六七岁时,李砚就喜欢拿着画笔在画纸上涂抹,看起来居然有模有样,父母和哥哥都很欣赏她的禀赋,对她夸赞不已,她的“画家梦”从此萦绕于心。

高中毕业后李砚报考了德州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在我市中学任教,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美术教学一线。她满腔热情,勤勤恳恳,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并探索,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绘画风格。

2012年7月,中国画枣村在30万亩枣林游览区中心的乐陵市朱集镇八里庄村创立。画枣村成为以枣树形象、枣林风光、枣乡风情、枣乡人家等枣文化为主题进行写生、创作、交流、培训的特色文化专业村和特色文化基地。李砚成为画枣村的一员,在这里她和乐陵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董兰星等画家开始了油画创作,这期间他们一起创作了大量的关于枣树的作品。“李砚是一个很有天分的画家,但她更让我感动的是她的勤奋与执着,她对自己的每一幅画负责,从不半途而废。”董兰星这样评价她。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鼓励下,李砚尝试用国画手法画枣树,渐渐地她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并深深被吸引,但感觉自己有太多不足,于是报名参加了山东美协举办的山水画学习班。在一年的学习中,她受益匪浅。助教老师殷永胜的那句“沉住气,李砚”一直鼓励着她前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一想到这句话,她就会让自己平复下来,继续创作。当年,她创作的《雨边风林百家鸣》入选山东省第十二届美术新人新作展,山水《写生》获山东省美协优秀作品奖。

2018年,李砚怀揣梦想,来到北京市通州区的宋庄艺术区,开始进修国画专业,她格外珍惜在这里的学习时光,授课老师李课讲的疏密关系和画面的“随变,随变”理念对她影响很大,许多困惑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她的从艺之履越发坚实、自信。

李砚以其大气磅礴、拙朴浑厚的山水画作品引发关注,纯粹源于她一直以来沉默勤勉的耕耘与厚德载物的操守。她对形式美和色彩感十分敏锐,点线面结合起来,形成了独有的国画风格。她的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后印象派的元素,同时又融合了古代青绿山水的色彩。国画能够用更加简练的手法,最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更能表达画家的创作欲与心绪。

面临当下多元思潮的冲击,她更注意汲取各类文化遗产的视觉资源。在她的画中,观者可触摸艺术家对文化的叙事,亦可体验更高的美学智慧。她说:“我认为一个画家的作品,要有个人独特的表现形式与风格,有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有不可轻易模仿的难度,并能够准确表达情感与审美。我的创作只迎合自己的心灵,画画就是画自己,画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画自己的学问,自己的见解,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

她认为目前自己最大的困惑是不能充分表达内心的情绪,需要有新的创意和构思,有独特的画风和鲜明的个性,要有新的视角、新的手法。她一直在思考、读书、创作、外出写生,并经常参加一些感兴趣的艺术展览,希望从中获取新的发现和新的启示。

“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了画枣村、枣林书苑等美术创作基地,给我们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我们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让我们有更多的提升发展机会,使我们在艺术道路上能追逐梦想、奋力前行。”李砚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赵治红
通讯员|郝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