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 | 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奖集体、山东信谊制药副总经理韦玲:用“合作之手”托举产业升级

4月30日,2021年德州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劳模座谈会召开。会上,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做了发言。

用“合作之手”托举产业升级

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韦 玲

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是2013年在原国有企业——平原制药厂基础上改制而来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集制造、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制药企业,系国家精神类药品定点生产单位。占地面积38.5亩,现有职工316人,年制剂生产能力30亿片,原料药生产能力150吨。2020年销售收入、实现税收、年人均工资分别比改制前增长了12倍、17.5倍、6倍。2021年公司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状。

一、大胆深化改革,“借梯上楼”开新局

改制前的平原制药厂手握80多个药品文号却多年徘徊不前,在药企纷纷强强联合的市场竞争中,过着举步维艰的日子。为让企业走出困境、浴火重生,公司一班人不知道讨论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痛苦抉择,迈出了对外寻求合作的脚步。2013年4月,成功与上药集团信谊制药厂有限公司联姻,由上药信谊、平原制药、德州博润三方携手,成立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开始了“涅槃重生”。借力于上药集团强大的资金优势、市场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平原制药厂拥有的62个制剂和21个原料药批文与上海医药集团的产品资源全面对接,形成拳头产品,加快“生产一代”“申报一代”“研究一代”的良性循环。产品自动化率由10%提升至70%,设备的先进性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我们让出企业控股权,换来了优质市场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激活了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2020年销售收入5亿元,上交税金8200万元,成为全市工业“双五十强”企业。 

二、明晰发展路径,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是聚焦主业延伸产业链。与上药研究院等合作,专攻精神药品、心脑血管药品新药研发。同时,借助上海医药品牌优势,强化原料制剂一体化优势,拉长产业链,尝试终端销售运作模式,提高市场控制力。8年来,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4.18%。二是全力打造拳头产品。精神类产品销售占比由2013年的24%提升至2020年的69%,艾司唑仑、劳拉西泮两个品种单品销售收入过亿元,三大精神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其中艾司唑仑单品销售占比达25%以上,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9%以上。三是不断提升药品品质。2017年,启动了总投资8000万元的产品质量一致性评价,首批8个精神药品品种,6个品种位居国内前三,三个品种已取得国家局《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为国家“4+7”招标后的市场竞争和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坚持人才强企,汇聚发展的智力支撑

我们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制定了继续教育、引进人才、人才梯队等政策,多措并举引才、用才、留才。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山东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西北大学等多家院校深入合作,培养高端制药人才;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2020年引进各类人才52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9人,大专36人。公司员工由改制前不足200人,增长到316人,大学生由不足10%提高到59.2%。通过外引内培初步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启动建设博士后流动站,为引进高精尖人才、加速企业发展建立平台。

去年7月15日,杨洪涛市长等领导为山东信谊高端原料制剂产业园项目奠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五化为标准,建设绿色工厂、智能仓库,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做出我们信谊人的新贡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臻 通讯员|洪伟 张圣祺
编辑|高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