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妇联印发方案:创新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打造“1+N妇建联合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全市妇联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巾帼领头雁淬炼行动”深入实施,牢固立系统观念,打破组织建设惯性思维,创新基层妇联组织建设,5月8日,德州市妇联印发《关于创新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打造“1+N妇建联合体”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市打造“1+N妇建联合体”,推进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向基层延伸,以新型组织模式更好地为妇女群众办实事、服好务。

《方案》指出

各级妇联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三性”去“四化”的群团组织改革要求,按照“强弱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以健全组织体系为目标,以打造“1+N妇建联合体”为抓手,创新妇联组织模式,优化资源整合,集聚发展合力,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举措,把妇联组织“联”字优势转化为组织力量,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推动德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方案》提出目标任务、组建模式和推进步骤

目标任务

创新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打造“1+N妇建联合体”,“1”是1个优势、先进的妇联组织,可以是中心村(社区)、“两新”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妇联组织,“N”是所联系的其他各类妇联组织,通过“1+N妇建联合体”,实现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强弱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形成运行高效、执行有力的妇联组织体系。

组建模式

1.村企联建型。发挥涉农企业妇建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的妇建联合体。

2.区域合建型。依托区域党建联合体,一般以农村管区(城市社区)为基本单元,也可按照产业发展、网格管理、业态布局等划分区域建立妇建联合体,实现联合体区域内优势互补、合力谋事,促进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融合发展。

3.以强带弱型。筛选先进村(社区)或者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与一部分妇联组织力不强、活力不够的村(社区)进行组织联建,打造“以强带弱型”联合体,通过资源共享、引领帮扶,带动妇联组织建设薄弱的村(社区)共同发展。

4.共驻共建型。以“双报到”社区妇联为核心,统筹与社区所联系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组织,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组织参与社区妇联共驻共建,提升城市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工作活力。

各级妇联组织也可以根据各自实际、工作特色,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创新出更多符合基层工作需要和妇女发展需求的“1+N妇建联合体”组建模式。

推进步骤

1.试点先行。每个县市区根据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实际,探索建设2-3个“1+N妇建联合体”,可以根据组建模式建立,也可以创新其他组建模式。在妇建联合体的组建上,不设置界限、不限制数量,实现跨领域、跨地域、跨层级融合建设。在妇建联合体的运行上,探索建立联席会议、议事协调、共建共享等运行机制,推进联合体内各类妇联组织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2.有序推进。各县市区根据试点经验,对符合建立妇建联合体的区域有序铺开“1+N妇建联合体”建设,通过以强带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妇建联合体的组织融合推动妇女儿童工作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整体提升,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服务。

3.总结推广。坚持指导建立与自主创建相结合,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示范带动性强的“1+N妇建联合体”。各级妇联及时总结推广“1+N妇建联合体”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市“1+N妇建联合体”广泛覆盖、提质增效。

《方案》要求

各级妇联要加强领导,统筹谋划,把创新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打造“1+N妇建联合体”作为贯彻落实强“三性”去“四化”的群团组织改革要求和推进“十四五”时期妇联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和“巾帼领头雁淬炼行动”的重要载体,作为夯实组织基础、激发组织活力、彰显组织担当的有力举措,真正打造出示范带动性强、工作成效突出、与妇女儿童发展需求相匹配的“1+N妇建联合体”。要聚力攻坚,勇于创新,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支持基层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层层落实基层联系点制度,明确思路,集中攻坚,切实夯实妇联基层基础,把妇联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要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工作活跃、能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1+N妇建联合体”,及时总结推广各县市区好经验好做法,用基层的鲜活经验、优秀典型指导推动面上工作开展,推动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取得实效。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德州女性之声
编辑|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