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口渴”能预警、浇水施肥全自动……乐陵家庭农场有了“智能管家”

今年48岁的梁勇是乐陵市孔镇镇田高村人,从小就跟着父辈种地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借科技的力量,“解放”了双手。

梁勇于2014年注册了乐陵市孔镇镇勇海家庭农场,在王木腿村、范屯村流转了513亩地,主要种植济麦44、济麦22等优质小麦麦种和玉米。“农场管理是人工和机械相结合,最难的是浇水施肥,人工浇水一遍浇下来,8个人值班最快也需要10天。”梁勇说,这种方式不仅人工成本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改变出现在去年。梁勇听说乐陵市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和培育项目,支持家庭农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投资110万元建设了提水泵站、控制阀门等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了地埋管固定式喷灌,获得项目支持资金25万元。

“以前浇水时间主要根据节气和肉眼观察的土壤墒情决定,现在地头安装了土壤湿度检测仪,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可以实时获取土壤检测数据,土地‘口渴’了就及时发出预警,指导我们的管理人员浇水施肥。”说起水肥一体化的好处,梁勇打开了话匣子。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人工浇水所需水量大,加上电费、人工费,每亩需要50元;水肥一体化设施只需一人控制,可以自动科学控制水量,每亩只需要3.5元。人工施肥每亩需要尿素25公斤,每公斤2.2元,花费55元;水溶肥每亩只需7.5公斤,每公斤1.6元,花费12元。

“整体算下来,一亩地节水46.5元,节肥33元,500多亩地节约成本至少5万元。”梁勇说,浇水的速度也快了很多,只需要一个人值守,2小时可以浇20亩地,一天一夜就能把500多亩地浇一遍。

节本增效让梁勇的农场效益明显提升,2020年,勇海农场实现收入195万元,去除土地租赁费45万元、种植成本55万元,净利95万元,每亩产出效益3120 元。

和梁勇一样尝到水肥一体化项目“甜头”的,还有乐陵市黄夹镇德鑫生态种植家庭农场主赵丽静。德鑫农场流转了土地600多亩,因为地块成方连片,赵丽静投资60万元,建设了总长363米的自走指针式喷灌设备,浇水覆盖面更适合地块特点。

“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更长远的作用是避免用水过量、施肥过量,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乐陵市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主任汪军介绍。

正因如此,乐陵市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和培育项目为抓手,优先将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列入项目支持范围,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按不超过投资额30%比例给予补助,提升家庭农场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能力和水平,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了土地“口渴”能预警,浇水施肥全自动,加快推进了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据统计,目前乐陵市共注册成立家庭农场1408家,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7家,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9家,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71家。2020年,乐陵市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和培育项目资金共153万元,2021年项目资金159万元,重点扶持列入德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双百”提升工程和我市标杆型示范主体的县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NEWS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胥爱珍 通讯员|贾鹏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