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晨:光耀史册的陵城人——石贤圣报告文学集《追梦先锋》序言


6月22日,由中共德州市陵城区委组织部、中共德州市陵城区委党史研究中心策划,由石贤圣主编的《追梦先锋——陵城区百年百位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录》报告文学集出版。



光耀史册的陵城人

——石贤圣报告文学集《追梦先锋》序言

□许 晨


许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滋镇南许村人,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青岛市作协名誉主席,第十二届青岛市政协委员。著有《居者有其屋——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闻见录》《人生大舞台》《孔繁森传》《火泉》《血染的金达莱》《真情大援川》等十几部散文集和长篇报告文学。近年致力于海洋文学研究与创作,曾跟随科考船两次远赴太平洋采访体验,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郭川的海洋》《耕海探洋》等“海洋三部曲”。曾荣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全国城市晚报连载作品一等奖、《人民日报》优秀文学作品奖、全国海洋文学大赛特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大约三十多年以前,一首西北风格的歌曲十分流行,大街小巷时常响起那朴实亲切的歌词和旋律: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

早年间,我的故乡虽然没有歌中所唱的那种景象,但某些方面也有类似之处。当然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早已今非昔比、日新月异了。歌声所唤起的多是思乡之情……

别看我在外上学工作多年,每当在各种表格上填写原籍时,那是要工工整整书写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现为陵城区)滋镇南许村。我为此感到光荣和骄傲。陵城位于北京、天津、济南之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一望无际的鲁西北平原上,京沪高铁、德龙烟铁路、京台高速公路、104国道、323省道等穿境而过,素有“京津门户,九达天衢”之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红色冀鲁边和渤海区根据地,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和平建设时期,这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迁。长期以来,不管我走到哪里,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

公元2021年7月1日,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了,全国党员和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抚今追昔庆祝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此时此刻,我的书桌上“飞”来了一部厚重的大书《追梦先锋——陵城区百年百位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录》,封面上设计有“镰刀锤头”党徽图案,以及烽火漫天的底色,给人一种心头一震、肃然起敬的感觉。

本书的作者是石贤圣,一位有着几十年党龄和作家协会会员身份的文友。他也是本乡本土的陵城人,出身于农家,从小酷爱读书学习,成年后从事过多年的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知书达礼,爱岗敬业,当过领导干部,为区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正如他的“贤圣”名字一样,可谓既是“乡贤”又是文化使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辛勤笔耕,他写出了不少美文佳作,也出版过几种专著。现在,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焚膏继晷,精益求精,写成了这部记述陵城“百年百位”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的作品,可喜可贺,可歌可赞。

陵城,史称陵县,历史悠久。夏商周时期即封鬲氏国,春秋属齐西偏地,秦置厌次县,汉置安德县,北齐至明初一直是平原郡、德州之治所。明洪武年间,陵德互易,始称陵县。2014年12月,撤县设区,是为德州市陵城区,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

这里文化灿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充溢齐鲁儒雅之风,兼具燕赵豪迈之气。民间艺术繁花似锦,民俗活动耀人眼目。东方朔民间传说、蹦鼓舞、朔之乡剪纸、三月三庙会相继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12月,荣获“山东曲艺之乡”称号。

这里名人辈出。大禹疏通九河,留下千古隽誉。廉颇负荆请罪,博得万众尊崇。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足智多谋、诙谐幽默,被奉为“智圣”,是中国相声、笑话、谜语、占卜、俗文学的鼻祖。唐朝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颜真卿为官勤谨、忠贞刚烈,修城墙,疏城池,书《画赞》,抵叛乱,被誉为“丹心臣子,热血书家”。另有宋性、康丕扬、石维屏、孙勷、蔺刚中、王服经等历代名人似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上,这里的党政军民剖肝沥胆、浴血奋战,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和人民群众的解放事业,参军参战,戮力支前,做军鞋送弹药,抬担架救伤员,“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的陵城区烈士陵园、大宗家抗日战斗遗址、三洄河红色教育基地,铭记着光辉历史,传承着红色基因……

由此,我深为自己是陵城人而倍感骄傲自豪,更为家乡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欢欣鼓舞!远的不去说了,就像石贤圣的作品那样,让我们把笔锋聚焦在近代的百年风云中。

石贤圣,这位当过党政领导干部、区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的本地作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辞辛劳深入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同时认真研读有关文献,奋笔疾书、敲击键盘,夜以继日、字斟句酌,历时近8个月创作的37万余字的报告文学集《追梦先锋・陵城区百年百位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录》完成初稿,为英模人物塑像、为魅力陵城放歌、为崭新时代喝彩。

暮春时节,贤圣文友与我电话联系,并以邮政特快专递方式寄来了样书,盛情请我作序。说实在的,当下我手头也正在采写庆祝建党百年的长篇作品,十分忙碌。而他又利用五一假期时间,特意来到青岛登门拜访。其情殷殷,其意切切,令我深为他的担当意识和高效作风所感染,同时也真诚地想为家乡文化建设做些事情,于是欣然应允。此后,我忙里抽暇认真翻阅这部厚重的样书,被书中人物的先进事迹所感动,也为石贤圣辛勤努力所取得的成绩而高兴。

全书由《烽火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激情岁月》(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崭新征程》(改革开放至今)3个篇章组成,展示了100位(组)不同时代、不同行业、贡献非凡的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每篇文章均采用“4个1”格式——1个题目,1幅(组,有的团队2幅或以上)照片,1份简历,1组故事(报告文学形式)。时间跨度之长、先进人物之多、篇幅容量之大,在省、市文坛实属罕见。

翻开封面,一部信史跨越百年,铿锵誓词鼓舞中、鲜艳党旗指引下,一位位胸怀伟大梦想、不懈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陵城籍或在陵城战斗过的优秀共产党员,栩栩如生地向我们走来——

一百年前南湖红船乘风破浪,辟地开天,也使陵县孕育了新的希望。广袤大地,星火燎原;集会场所,红旗招展。宋建谋、王凤岐等早期共产党员,满怀激情奔忙于家乡故地,宣传进步思想,团结积极分子,建立党团组织,勇于惩恶扬善,发动农民暴动……赵振德、孙清河、张硕、肖廷等,面对强敌,百折不挠、视死如归,受尽百般摧残,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丁学风、许文轩、王士英、李洪昌、宋清渭等,年少在家乡接受革命思想、追随革命队伍,后来响应党的号召,栉风沐雨、南征北战,将陵县人的美好声誉远播四方。回宝仁、李玉池、冯万忠、李万富等回族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民族团结、同仇敌忾、共抗外敌的壮丽篇章。

其间,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传奇英雄人物——张执信。他抗战期间受中共德州敌占区工委委派,以伪军司务长身份作“卧底”,多次提供有价值情报,粉碎了敌人的抢粮计划,但在抗战胜利后德州即将解放时却不幸被误杀。相隔40年后才依据上级有关文件和3位当年知情领导联名证明材料,得以摘掉“汉奸”帽子,被确认为革命烈士。难能可贵的是,这里还涌现了“冯门两忠烈”“英勇三烈士之家”“革命夫妻兵”“英雄五烈士”等一大批英雄群体。罗顺友、龙书金、董秋农、李恒昌、吴匡五、李恒泉、戴豪廷、李青云、王兆曾、李晓瑞、马乾修、何郝炬等“外籍”优秀共产党员,脚踏陵县大地,播撒革命火种;吸收新鲜血液,建立党的组织;收编“十八团”,进一步壮大革命武装,成为抗战队伍的坚强堡垒,他们中不少人将最后一滴血洒在了陵县大地上。

1949年10月1日,旭日东升,金菊怒放,新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韩柱泉、闫顺祥、林宝森、张清堂、魏忠阁、王九富、陈振江、邱文增等,从硝烟散尽的战场走来,扬眉吐气、激情四射,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造福一方。刘玉德、施惠心、何叔奇、张企木、吕洪泉、解俊臣、张万泽、王玉兰等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迭起,富有成效;棉花加工技术改造成果显著,全国推广;农技指导精准有效,粮棉产量连年提升;植树绿化争当模范,村头河岸尽披绿装;水利建设全省先进,旱浇涝排保障丰收;教具制造花样翻新,校园内外书声琅琅;全国比武喜获头奖,《向毛主席汇报》崭露头角;劳武结合奉献故里,“红色娘子军班”威名远扬……李玉岐以及来自天南海北的程克非、郑启俊等,则带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豪情壮志,分别在广阔天地和教育、卫生战线上无私奉献、建功立业。

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了青春,高传杰、高秀良、孙丰文、祁来恒、吴昌华、乔永德、俞淑英、李西栋、于汝杰、马清峰、滕宪富、李登龙、宋善金、韩秀清、李强、李桂发、王晓菲、李洪明等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精英楷模,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早于小岗村近一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棉产量连创新高,陵县享誉“德州地区的小深圳”;击败美国杜邦,欧盟终止对中国浓缩大豆蛋白产品反倾销调查,全国同行扬眉吐气;各行各业天翻地覆、突飞猛进,全国党代会、人代会,国家级大赛、表彰,处处闪耀他们的身影,鲁西北陵城大放异彩。

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激发广大陵城儿女的热情和干劲,用勤劳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精美画卷,赢得了全国农业百强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国家生物工程产业化基地县、全国首家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中国新型纤维纱线名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诸多靓丽名片。

这部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每篇文章的开头结尾尽量避免雷同且视野开阔。就具体内容而言,不单纯为写人而写人,而是将人物放在所处的大背景中。早期人物篇章中多数描述几十年后其原籍(工作所在地)的发展变化或其后人现状,旨在凸显英模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为之奋斗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这与2021年1月19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推出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系列报道“不谋而合”。在大多数人物写作过程中,记述采访时间、地点、人员,同时将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事件和节令变化等融入相应篇章,突出了真实感、动态感、厚重感。

此外,石贤圣不愧做过多年的文字工作,笔下的语言词汇朴实清新、生动有趣,为文章增色不少,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快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举两例:

采访完毕,我们来到村东傍村而过的禹临河畔,徘徊在张企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天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天气预报夜间最低气温-11℃。此时,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冬阳普照,气温应该已升至零上;加之刚才的所观所闻,总觉得内心有一股温暖、一种力量在升腾。河道宽阔,薄冰如镜。连通村南东西大街的桥梁已于2009年重新修建,取代了当年的“独木桥”;村北东西大街至河道往东原本无桥,2016年区政府投资建桥及拦水大闸,巍然屹立、非常壮观。河两岸树木虽无片叶,但亭亭玉立、绵延无垠……(《张企木》)

因人员不足,有时他还担负起采购药品的工作。去县城采购,就开着全县卫生院唯一的正三轮摩托车去。一次不小心开到沟里,他顾不得看腿上的伤情,先急着“抢救”药品,好在都是“轻伤”,不影响使用,他长舒了一口气。去近处的义渡口卫生院,怕费油,他就和老农民一样,赶着小驴车上了路。路上熟人打招呼:“院长,你那三轮呢?”他也不觉得没面子:“唉,别提了,趴窝了!”……(《郑启俊》)

综上所述,这部书篇章布局合理、人物刻画到位、文笔生动流畅,可以说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所献的一份厚礼,也是陵城区乃至德州市党史研究领域中一个可喜的新收获!我再次向本书的出版发行表示诚挚的祝贺!并且热切期待着作者石贤圣再接再厉,不断有佳作问世!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虽然我多年生活工作在济南、青岛,但始终对家乡德州陵城的人和事牵挂在心。在此,我衷心祝愿我亲爱的父老乡亲们发扬优良传统、抢抓发展机遇、争当追梦先锋、再创辉煌业绩,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姿态,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尽献绵薄之力!

是为序。

2021年5月18日于青岛崂山

2021年1月8日,石贤圣(左)采访“红色娘子军班”第一任班长王玉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