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化解居民纠纷115起 | 德城区胜利社区 “党员调解队”调出和谐文明

“太感谢社区调解员了,让我们两家和好如初。”日前,在德城区新湖街道胜利社区,家住迎宾小区的吴越到社区表达谢意。原来,吴越家住在3楼,他家空调滴水到2楼的窗台上,两家因此发生口角。幸亏赵宪龙品牌调解工作室出手,化解了两家的矛盾。

胜利社区自网格化管理工作启动以来,成立了党员调解工作室,成员由社区党员组成,他们主动解决社区里的小事大情、家长里短,促进社区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家门口的解忧室化解纠纷促和谐

6月30日,记者在胜利社区赵宪龙品牌调解工作室看到,一间干净整洁的小会议室,墙上挂满了受助居民送来的锦旗。“工作室在2017年由市司法局退休干部赵宪龙创办,专门负责调解胜利社区居民的难事、烦心事。”社区党委书记卞金钟介绍,后来,不断有热心党员加入,逐渐形成了一支“党员调解队”,目前,调解员共有5人,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15起,提供法律咨询百余人次。

今年68岁的李俊英,是“党员调解队”年龄最大的调解员,她对2019年调解过的一起纠纷记忆犹新。一天,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互相搀扶着来到工作室,一见调解员便泪如雨下。原来,老夫妇是滨海小区居民,育有一子一女,儿子不仅不尽赡养义务,还总是要钱买烟酒,不给就辱骂老人。

调解员立即介入,几次接触后,调解员、德州德城务实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张金杰向老人提供了免费法律援助,帮她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3天就审批下来,我们向老人的儿子出示保护令,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家庭暴力的可能,禁止他对父母威胁、辱骂。”同时,其他几名调解员一起上阵,苦口婆心劝说,老人的儿子保证以后不再虐待父母。

“如果遇到啥纠纷,就到社区去,跟调解员唠唠嗑,准能把难题解决了。”说起家门口的调解队,居民刘萍说出了众人的心声。家庭矛盾、邻里冲突、合同纠纷等烦心事,大部分都能得到妥善解决,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

邻里纠纷案件多调解工作有妙招

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既是各类矛盾的聚集地,也是化解纠纷的重要场所。

胜利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辖区居民楼建设年代长、密度大,日常调解邻里纠纷工作量较多。提起矛盾纠纷,经验丰富的金牌调解员俞金英总结说,邻里纠纷的特点为“小、多、繁、难”,如果能在调解中做到“一碗水端平”,找准矛盾症结所在,制定调解方案后,化解纠纷并不是一件难事。

曾经,身为社区干部的俞金英化解了一起房东与租客之间的矛盾。原来,在租赁期内,租客反映马桶坏了,希望房东及时修理;但房东认为,租赁前马桶完好,在使用中损坏,应由租客承担维修或更换费用;为此,两人找到了“党员调解队”。俞金英先安抚双方情绪,告知房东如果赶走租客,房子一时间租不出去,必然会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动之以情劝说租客,搬家也需要花费时间与金钱,维修马桶的费用可以双方共同承担。在俞金英剖析矛盾、换位调解、耐心沟通下,两位当事人怒气冲冲而来,握手言和而去。

在胜利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调解队”的身影。像这样的“小事”在胜利社区时有发生,处理不得当就会造成矛盾激化,甚至发展为民事案件,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党员化身调解员,充实基层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实现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处理,实实在在把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刘臻

通讯员 | 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