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县域临床重点专科数量全省第一!省卫健委举行专场发布会介绍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

7月16日上午,省卫生健康委举行“庆祝建党百年 巡礼健康山东”主题德州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常树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杨志保,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王传斌,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鲁原出席发布会。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常树风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杨志保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王传斌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鲁原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卫生健康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

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527家,较2012年增长60.62%。全市各类卫生机构总资产126.46亿元,业务用房面积187.52万m2,万元以上设备27575台,较2012年分别增长155.58%、77.78%和208.1%。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27279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4.8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92人、每千人口护士2.49人,较2012年分别增长38.86%、89.61%和96.06%。

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硬件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德州市东部医疗中心主体已全部封顶,妇女儿童医院年内建设完成,市传染病防治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各县市区也加快县级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全部建成后将增加床位近万张。医院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全市三级医院由2012年的3家增加到6家。专科医学能力大幅提升。全市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总数达到20个,县域临床重点专科数量位于全省第一。对外合作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建成医联体168个,建成各三级医院牵头的专科联盟13个,一批知名专家工作室落户我市。

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组织保障能力切实加强。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市委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市、县级疾控中心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由1家增至51家,日均检测能力达到10.75万份(单管)。卫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德州“120急救”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全省院前急救领域首个国家级标准化项目;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在全省率先全部完成居民电子健康卡改造对接并上线运行。传染病防治成效明显。传染病监测质量位列全省前3位。健康促进深入推进,我市首批在全省实现健康促进县全覆盖。

卫生健康改革不断深化

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全面实行控制总量备案制,全市备案人员总量近3万名,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试点等工作有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全市13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9家达到省基本标准;8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46家达到省提升标准;实施了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工程。社会力量办医取得新发展。与微医集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海吉亚肿瘤医院、哈特瑞姆心脏病旗舰医院+健康产业园项目落户我市。中医药服务稳步发展。政府办县级中医医院实现全覆盖,7个县市区先后创建为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拥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省级中医药重点(特色)专科14个;拥有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人、山东名中医药专家25人。妇幼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孕前优生项目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双招双引取得积极成效

医养健康产业快速发展。钟南山团队“两基地一中心”落户德州,努力打造全国首个院感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区;与中国中药控股集团签订协议,开展广泛合作;多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作为首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6个县市区荣获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单位。人才招引取得新突破。实施“中青年医学专家培养计划”,完成67个“市中青年医学专家培养对象”团队近200人“双一流”单位进修学习;启动“卫生英才”遴选计划,每年遴选“卫生英才”30名,积极推动市域内人才培养;遴选110名学科带头人、学科技术骨干,助推重点专科建设;全市3人被评为齐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8人被评选为齐鲁卫生健康杰青人才,1人入选山东名中医药专家、7人入选山东基层名中医,8人入选齐鲁基层名医。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晓航
编辑|李榕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