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9亿元“埋地下”根治城区积水:“里子”工程夯实民生底子 | 德报践行“四力”一线蹲点采访报道

“里子”工程夯实民生底子
记者|朱代军 屈大鹏 通讯员|王凡存 马俊良

随着台风“烟花”过境,7月28日起,德州出现强降水。

强降水的到来,让所有人都在紧张应对。而对于庆云来说,这次降雨呈现的时间长、雨量大、地表水分饱和的特点,更是一道严苛的“考题”。

然而,截至7月30日13时,庆云县城的主要路段、近百个小区却是零积水。此时,庆云县的平均降水量为96.4毫米,已经达到暴雨级别。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知道,交出这样的成绩单,被形容为“看不见的政绩”的雨污分流工程功不可没。

时间退回到几年前,彼时的庆云每逢暴雨,不少路段和小区都会出现严重积水,几天不能消退。在庆云市民中间,“雨天看海”的揶揄自然少不了。

随着雨污分流工程的连续实施,庆云市民的吐槽也越来越少。无论是两年前的台风“利奇马”,抑或是刚刚过境的“烟花”,庆云市民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真的变了,“雨天看海”成了历史。

痛下决心,财政小县斥资9亿元打通城市“毛细血管”

时间回到2016年4月的一天,刚刚调任庆云县委书记的王晓东,还记得那场事关水利的调研:

在庆云县穿城而过的清水河、玉水河,却不见河水该有的灵动和清澈,而是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成了两条市民避之不及的黑臭水体。清水河不“清”,玉水河不“玉”。

不久,汛期到来了,雨后尽是积水的路段和小区,再一次刺痛了王晓东的心:庆云县委、县政府必须打造一个民心工程,让百姓不再受到污水和积水的困扰。

其实,几年前,庆云县曾经开展过3轮清河行动,累计整治沟渠352公里,但却出现了“治理—污染—治理—污染”的恶性循环,黑臭水体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经过精准溯源排查,症结找到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区,生活污水总量与日俱增。庆云县现有的一处污水处理厂,日收集能力只有4万吨,已不能满足城区居民生活的需要,每天有近1万吨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血脉不通’让城市‘百病丛生’。”庆云县住建局党组成员、主任科员陈玉志说,“地下管线阻断、地上水系封闭,雨污混流、水体黑臭,造成晴天空气污浊、雨天城区内涝。”

陈玉志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当时,城区雨污混流排水管道全长约150公里,污水管道只有12公里,天长日久,淤堵严重,即使封堵了163处非法排污口,还是挡不住大量污水外溢直排入河。

彻底根治这一城市顽疾势在必行。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庆云县雨污分流工程正式上马。

5年建设,庆云县投资9亿元,建成257公里雨污分流线路,翻修城市道路90余公里,铺设覆盖30平方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区全域雨污分流。

事实上,上马雨污分流工程,庆云的决策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把9亿元投入到地下,看不见,摸不着。而2016年庆云的财政收入也只有5.64亿元。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

“地下工程,百年大计。”王晓东形象地形容雨污分流工程。正是怀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为民之心,庆云县委县政府开启了雨污分流工程建设的征程。

连续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县委书记、县长带领“晨跑团”每天清晨现场调度进程,雨污分流已然成为庆云县的头号民生工程。

“要把雨污分流工程建成良心工程、民心工程、百年工程”

这个汛期,东方名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胡秀新虽然忙碌,却也是应对有序。

东方名郡小区地势低洼,自2012年建成以来,每年下雨时,门外建设街上的积水都会倒灌进小区。居民出行时,需要在近半米深的积水中艰难行走。曾经,因为雨水倒灌进车库、淹没了业主车辆,一度引发了部分业主不满,大家气愤地拒绝缴纳物业费。

为此,东方名郡物业公司只好自己投资300万元在小区内铺设了一条排水管道。但终究因为地势过低,遇到强降雨时,小区还会出现不少积水。

胡秀新说,每次降雨前,物业公司20多名员工都要手忙脚乱地去准备各种防汛物资,疲于应对小区积水。

改观始于2018年。建设街雨污分流管道是庆云县第二批建设的工程。“这不仅解决了我们多年的心病,对于业主来说,更是一个良心工程。”胡秀新感慨地说。

这正是庆云县委县政府追求的。“我们就是要把雨污分流工程建成庆云的良心工程、民心工程、百年工程。”王晓东的话掷地有声。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从一开始,庆云雨污分流工程就坚持高标准。

庆云县聘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专家,对城区道路规划、管网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利用半年时间编制完成《2016- 2030庆云县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绘制了覆盖全城的雨污分流示意图,为城区29条道路分别制作了精细、可行的雨污分流改造施工图纸,确保整体优化、系统推进。

雨污分流工程量大、时间跨度长,工程质量尤为关键。

对此,庆云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了26个部门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机制,打破区域、部门、行业界限,“清单式”推动问题销号,形成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质量管控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入场材料使用前,必须出具合格证明,从长度、厚度、成分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检测,达标后方可使用。下游主管道全部采用2.2米大口径,可容纳一个成年人通过。施工中,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保全方位“诊断”,构建起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24小时监控的“四位一体”监督机制。同时,在所有项目设立永久性公示牌,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五方责任。

周周督导、月月调度,现场会、碰头会足足开了有上百次,“遇到难题时,马上现场开会,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也要明确最短的解决时限。”庆云县住建局局长刘伟说。

想象不到的困难接踵而至。由于地下空间有限,改造工程所在街道又大多是交通干道,地下各种管线错综复杂,给各个管护单位日常维护检修带来了很多不便。

面对这样的困境,庆云创新实施了将雨污分流改造与治理管线乱象相结合,重新改造新建道路90余公里,把全县94个住宅小区管网全面接入主管网。

同时,组织行业部门重新规划各种管线,推动城市互联网、管网、供水网、路网、供热网、天然气网、弱电网七网链接,一次性实现全城全域、全网贯通,绘制了庆云首张城市地下网络图。

解决了管网的规划问题,又遭遇了新的困难。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涉及城区30条道路、1万多家沿街商户,施工期间,封路限行严重影响了居民出行和沿街商户的日常经营。

那段期间,庆云市民热线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居民关于施工封路的电话投诉。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雨污分流工程施工对环境、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庆云推出了多种措施,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

坚持一路一策、小段速成的方式,逐路段制定雨污分流施工图,对分布在道路两侧的工程平行交错施工,对道路中间工程单侧施工,对道路交叉口、困难施工路段实行24小时倒班作业,对学校路段利用假期抢工;

施工前公示工期,通知到户,并制作导行图,引导市民避开施工路段。

今年汛期,在庆云县城英才路经营烧烤店的刘洪光,终于不用过度紧张地关注天气预报了。

英才路也是庆云县城有名的“雨天看海”积水路段。“以前每天采购食材前都要看一下天气预报,一到下雨天,店里生意必定要‘泡汤’。”刘洪光说。

当县里在英才路建设雨污分流工程时,对于施工的影响,刘洪光也曾埋怨封路导致生意不佳。台风“烟花”袭城这几天,刘洪光彻底理解了党委政府的付出。道路再也没有积水,雨天也有络绎不绝的食客到来。“我真心为这项工程点赞!”刘洪光高兴地说。

安康小区也是积水的“重灾区”,居民柳义双对雨后小区的积水历历在目。“过去每到下雨时,小区的积水能没过小腿。”柳义双回忆道,“每次大雨后,小区里都要赶来很多工作人员,帮助排水。”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想想都提心吊胆。

兴奋的不止刘洪光、柳义双,还有庆云雨污分流工程的建设者们。“虽然受了些委屈,看到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一切都值了。”刘伟感慨地说。

从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到建设水清安澜、人水和谐的生态之城

今年6月,历时5年的庆云雨污分流建设工程正式收官。

完成了一个惠及子孙的百年大计,庆云县党委政府并没有止步,他们又有了一个更高的目标:以雨污分流为核心,系统推进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构建起水清安澜、人水和谐的生态发展新格局。

“从源头上根治黑臭水体,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是治本之策。”庆云县委副书记、县长吕德山说,“我们依托这个工程解决了污水排放的问题,但是这还不够,要以此为契机建设一个生态县城。”

如果说道路提升是城市的“面子”,那么雨污分流可以称作城市的“里子”。庆云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里子”后“面子”的顺序,实施了一系列路网改造、碧水绕城等配套工程。

这些工程不仅解决了汛期积水问题,也真正实现了雨水进河、污水进厂。

按照满足未来20年污水处理的要求,财政小县庆云再一次大手笔投资1.2亿元,建设了庆云纯源污水处理厂,与原有的康泉污水处理厂共同构建起双系统污水处理格局,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6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年可降低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4579吨。

两个污水处理厂改造后,雨水通过管网直接排到河道自然净化;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后,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河道,大大改善了水质。

在建设生态县城的道路上,庆云走得更远。庆云县与承担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项目的北京远浪潮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制定城区黑臭水体和水质达标、生态修复方案,投资1亿元建成湿地净化、生态修复、引水管线等6大工程,全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紫金湖生态湿地公园后,通过“潜流+表流”净化,水质达标后流入城区北海公园、小西湖湿地公园、清水河、玉水河,实现了城区主要河道水系连通、生态恢复、碧水绕城,彻底消除了城区黑臭水体。

清水河“清”了,玉水河“玉”了。

今天的庆云县城,城依河,河傍城,水穿城而过,人依水而居。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河水映着灯光,微风掠过,凉风习习。

在西湖润园小区门口经营水果超市的张秀芹,每天吃过晚饭,和家人一起沿玉水河岸散步,成为一天最惬意时刻。“现在,水质好了,带着老人孩子遛弯的居民多了,店里生意也跟着忙了起来。”对于玉水河水质的变化,张秀芹赞不绝口。

张秀芹也和很多市民一样,一度非常嫌弃曾经的玉水河,水质黑臭,蚊蝇滋生,每当路过时,总要捂着鼻子绕着走。经过5年治理,大小上百个工程,昔日清水绕宅、岸绿可憩的生活又回来了。

雨污分流工程的建成,实现了碧水环绕城区,庆云真正成为一个水韵灵动、蓝绿相映的生态新城,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全面提升。

涓涓“幸福水”滋润了千万家。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庆云的人气愈来愈旺,全县常住人口增加2万余人。

庆云,因水而美。

水清、岸绿、景美,市民“开窗见绿,出门游园”,绿色生活方式悠然走入千家万户。庆云县也获评中国十佳幸福县市,成功创建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山东省文明城市、山东省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县城。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朱代军 屈大鹏 通讯员|王凡存 马俊良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