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四级联动24小时巡查 筑牢群防群治“防洪堤”

“对郑保屯燕窝堤段外堤排查发现的9处獾洞,建议采取开挖后用素土回填的方式,这样才能恢复大堤原状。” 10月8日,夏津县郑保屯镇巡堤人员在巡堤时发现了獾洞,经县指挥部与专家会商,立即安排人进行了妥善处置,从险情上报到会商处置不到10分钟的时间。

卫运河夏津段全长21.89公里、涉及白马湖6个村、郑保屯9个村、渡口驿3个村,共有穿堤涵闸16处、险工险段7处,多数堤防未经高水位运行。此次卫运河行洪过程时间长、流速快、水量大、水位高。面对卫运河行洪的严峻形势,夏津县建立了“县—部门—镇—村”四级应急指挥体系,在运河土龙头引水闸设置了前线指挥部,每天由1名县级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应急、水利、河务等部门抽调业务及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一线集中办公,密切监视汛情变化,及时调度乡镇部门值守备汛情况;沿河郑保屯、白马湖、渡口驿3乡镇均在运河大堤设置指挥部,主要负责人一线指挥,在重点险工险段设置了21处值勤值守点,建立了防汛前沿阵地;沿卫运河乡镇组织辖区内村庄20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坚守一线,按照每10米不少于1人、每小时巡查1次的要求,对卫运河堤坝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

自卫运河行洪以来,夏津县积极应对,立足防大汛、救大灾、抢大险,全力以赴确保度汛安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频次现场督导调度,分管负责人盯靠一线,确保一线部署、一线落实,并组建了由人武部、消防、蓝天救援队等部门单位参加的300余的人防汛应急抢险大队,沿河3乡镇调集10台长臂挖掘机、14辆翻斗车、7辆铲车、24万条编织袋、600平复合土工膜、12000立方米石料、400根木桩及充足的头灯、铁锨等防汛物资上堤备用;由供电公司配合沿河乡镇配足配齐照明设备,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在16处穿堤涵闸(管)、7处险工险段共安装沿河装照明灯50余个;人员应急转移场所全部清理完毕,生活物资准备充足。另外,除运河沿线3个乡镇外,其余11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防汛抢险队,做好对口支援准备,共组织1.2万人,长臂挖掘机27辆、翻斗车40辆,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同时加强涉水管理,对所有险工险段设置了警界线,封堵村内上堤道路135处,在渡口驿通往武城路口使用隔离栏进行了隔离,除保障必要的物资运输及防汛人员通行外,无关人员禁止通行。

“汛情就是命令。面对新一轮卫运河行洪,我们严阵以待,充分发动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奋力打赢防洪攻坚战、保卫战。”夏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应急管理局局长梁德玉说。

针对巡堤人员经验技术不足,夏津县专门制定发下了《常用查险抢险技术指南》,聘请专家对巡查值守人员进行防汛抢险业务培训,详细讲解巡查方式、重点部位、可能存在的隐患及险情抢护方法等,进一步提升了巡堤查险人员、负责人的巡堤技能和工作方法,确保了堤防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预防、早准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张世平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