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战秋汛丨夏津郑保屯镇:防汛一线党旗飘,力护安澜保家园

县领导督导检查运河防汛工作

9月下旬,漳卫南运河迎来了今年的秋汛,面临1958年以来最严峻的防汛形势,郑保屯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防指统一安排部署,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以战时状态果断行动,迅速应对,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建了千余人的常备队和预备队,备足各类防汛物资,以“冲锋陷阵,舍我其谁”的姿态筑牢防汛安全堤,把浓浓的“家国情”洒在了运河东畔的土地上。

漳卫南运河郑保屯段长11.3千米,占运河大堤夏津段的一半以上,共有险工4处,穿堤涵闸8处,战线长,任务重。“从7月20日夏季汛期以来,作为常年无水河的运河河堤已经浸泡了2个多月的时间,且河道玉米秸秆等阻水物已被冲刷完,水流流速快,水位上涨快,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郑保屯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风磊说道。

“防汛指挥部,运河大堤珠中责任段李思孝故居附近发现一处险情,请尽快派人到现场勘查。”10月8日下午,郑保屯镇五屯村党支部委员张振东在带领巡堤人员查险时,发现一处运河堤被冲毁,他通过对讲机第一时间向驻扎在土龙头险工的一线指挥部报告。接到报告信息后,正在指挥部研判水位上涨形势的郑保屯镇防汛总指挥姜振华立即带领水利专家赶赴现场,经过专家分析立即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及时消除。县防指联合郑保屯镇对张振东同志恪尽职守、及时报告、消除险情的行为进行了表彰并奖励现金500元。


防汛工作伊始,郑保屯镇防汛指挥部第一时间把工作阵地搬到了防汛抢险最前线,设立了南土龙头、北燕窝两个一线指挥部、14处监测点,搭建了24小时值守的临时帐篷16个。调集挖掘机、拖车、铲车、翻斗车8台大型机械车辆随时待命,筹备沙子40方,装备沙袋600余袋。准备救生衣60件,铁锨200把,编织袋4万个,土方120方。对短缺的物资及时进行补给,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有保证。

党员干部作为防汛工作的生力军、突击队,闻令而动,迎汛而上,全体班子成员、机关干部除党群服务中心值班人员外,同全镇15个村“两委”成员共计420人投入到防汛巡堤查险工作中。各村广泛发动,共同组建了1100余人的防汛抢险应急队,其中常备巡查队伍460人、后备队520人、应急队120人,险工险段、穿堤涵闸重点侧重,保证做到10米一人,无缝隙巡查。在运河东畔的土地上,防汛人员克服天气寒冷、蚊虫叮咬、阴雨不断、任务艰巨等重重困难,风雨无阻、昼夜在岗、吃住在堤,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在这次防汛工作中,巡堤查险是工作重点,郑保屯镇按照“镇—村—堤段”层层分解任务,确保任务落实到人。“我镇将全线11.3公里分为14段,每段设置一个监测点搭建帐篷,每个责任堤段由一个村落实人员巡查值守,同时每个监测点安排一名机关干部驻守负责,每两个监测点由一名班子成员驻守,织密织细织牢巡堤查险责任网。”姜振华介绍。每个监测点由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巡查队员组成,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巡堤查险,每小时巡查一次,并严格做好巡查记录,确保无缝隙巡查到位。



连夜消除安全隐患

10月7日晚,风急雨骤,对夜晚值班的防汛队员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在杨中段大堤上,30多名抢险队员并肩战斗,对冲毁路段用石料进行封堵,使河道水流改道。从下午六点到凌晨两点钟,30多名队员紧急行动,雨水拍在脸上,浇在身上,靴子里灌满了冰冷的泥浆,但是抢险救援的战场上没有一个人临阵退缩。临时帐篷顶端的强光灯照亮了迎风飘扬的党旗,也点亮了防汛人心中的信念之灯。截至目前,郑保屯段发现并处理23处隐患及险情,出动人工150余人,使用沙子40方、石料230方,机械车辆工作129台时。

现场分析研判

同时,郑保屯镇加强宣传动员,利用村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车等工具,让群众了解目前运河防汛形势的严峻性,积极配合运河防汛,自发投入到上堤巡查和抢险救险中来,并做好紧急避险转移准备,举全镇党员群众之力,力护安澜保家园。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高淑霞 编辑|高红岩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