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水滋润群众心田 | 德州市文化馆全力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综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一二三级文化馆公示名单,德州市文化馆成功通过评审入选国家一级馆。这已经是市文化馆连续3次获评国家一级馆称号。

文化馆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民审美水平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德州市文化馆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领域亮点频频,为推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铸品牌 繁荣群众性文化供给

10月18日,德百奥莱广场人声鼎沸,伴着《再唱山歌给党听》的激扬旋律,德州市第七届广场舞大赛千人广场舞表演拉开了序幕,上千名舞蹈队员以优美的舞姿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随后,来自11个县市区的广场舞爱好者激情起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此次比赛也是我市广场舞业务骨干培训班的一次成果展示。

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交给文化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文化馆义不容辞的使命。近年来,市文化馆坚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有方向、有主题,打造出多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培训品牌。

“德艺课堂”是市文化馆重点打造的线下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窗口,已连续成功举办了7年,全部免费,重在艺术知识、艺术技能、艺术欣赏的普及。培训内容包括声乐、器乐、曲艺等18个艺术门类,充分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推进蓓蕾艺术工作站示范点建设,通过组建团队,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故事演讲、艺术鉴赏、艺术普及等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从“进校园”到“驻校园”,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截至目前,蓓蕾艺术工作站已遍及全市13个县市区,建成省级示范点1所、市级示范点16所、县级示范点150余所,建设数量远超计划,开展故事会进校园和艺术普及活动500余场次,惠及30余万名学生。

长期以来,每逢重大节假日必预先精心准备,推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已成市文化馆的工作惯例,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奥莱之夜”文化旅游节专场演出等,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围绕文化志愿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着力打造“大家创、大家唱、大家演、大家拍、大家评”文化惠民品牌,进社区、进基层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艺术辅导培训等,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让文化活动植根群众、服务群众、快乐群众。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市文化馆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全市重大演出活动20余场次,平均每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5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0万人次。

重引领 精品创作成绩斐然

创作是文艺繁荣的源头活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是重要一环。对市文化馆而言,发挥自身优势,聚焦群众文化领域的创作同样不可或缺。近年来,市文化馆强化精品意识,不仅做人民群众精神食粮的提供者,更注重做精神生活的引导者,组织创作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2019年男声合唱《中国船号震天地》在全国7005件报送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八届群星奖。这一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代表了全国群众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

《中国船号震天地》是一首以船工号子为音乐元素创作的新时代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战歌、颂歌。提到作品的创作过程,市文化馆馆长王月灿记忆犹新:词曲创作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前后改稿20多遍,举办了3次作品研讨会,请来国内最权威的专家“把脉”。斩获国奖后先后到基层演出50多场次,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在精品带动下,本土文艺创作实现新的突破,有筋骨、有高度、有温度的好作品不断涌现。新创曲艺作品《认亲》获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群众艺术优秀作品奖;音乐作品《那就是你》、戏剧作品《幸福心事儿》获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群众优秀新创文艺作品汇演入围奖;器乐作品《唱秧歌》获德州市“长河文艺奖”音乐类二等奖。

文艺人才是创作优秀作品、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市文化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多种形式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着重打造育人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推动人才拜名师、赴高校研修学习,提高道德素养和创作能力,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艺术人才队伍。

在全省文化馆业务干部技能比赛中,推选的5名选手全部获奖;多篇论文获山东省群众文化优秀论文评奖二、三等奖;副研究馆员张全获德州市“长河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艺术创作部主任马洋荣获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和全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牌讲解员”。

助传承 非遗保护持续升温

作为了解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多年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我市目前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项目43项、市级项目161项。

常态保护、活态传承。近年来,市文化馆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围绕非遗传承,积极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传承方式,注重开发利用,拉近了非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助推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连续10年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在互动中了解非遗、感受非遗魅力,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每年达到10余个场次,实现了中心城区中小学全覆盖。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学生李梓新至今仍对在梁子黑陶陶艺大师的指导下体验陶艺制作的经历念念不忘。

为了让非遗“活”起来,市文化馆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传统节庆活动,组织开展系列展演展示活动,帮助市民了解非遗;举办非遗公益培训,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规范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创建非遗传习基地,展示非遗技艺、传播非遗文化。

“不少非遗传承人都能很好地秉承传统技艺,但因沟通交流不畅,技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阻碍。”王月灿说,文化馆的工作就是为非遗传承搭建平台,增强其影响辐射面,提升其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关联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使非遗项目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其传承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经过市文化馆的不懈努力和传承人的积极配合参与,一批非遗项目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建志剪纸作为我市市级非遗项目,以“三分刀工七分染”的独特工艺闻名。传承人张建志紧紧抓住每次机会推广剪纸技艺,并在禹城市房寺镇建立剪纸传习基地,不少人慕名上门学习。“如今大家对这项技艺不但耳熟能详而且十分认可,我们的作品在各级非遗展会上常常被抢购一空。”张建志说。

促均等 借力数字化提升服务水平

近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市文化馆暂停了一切线下群众文化活动。但文艺爱好者杨爱青,每天仍可以登录德州市文化云手机APP,跟着视频学习古筝弹奏。

杨爱青的优质体验,得益于市文化馆文化云平台的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验的发展性要求,市文化馆投资119万元搭建数字平台,对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惠民项目进行综合智能管理,逐步形成开放兼容、内容丰富、传输快捷、运行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了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市文化馆总分馆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投资 18.7万元,全新上线文化艺术普及资源库,整合了公共文化艺术资源2000课时、有声读物数据库5500课时、市民课堂学习资源2900课时、文化教育资源4.6万课时。同时群众文化活动预告、文艺社团报名、艺术公益培训等内容,在文化云平台的相应模块中都能找到,这种将优质资源集中推广的形式,极大方便了公众对公共文化信息的查询以及对资源的利用。

海量的公共文化信息形成了公共文化大数据,文化服务也从政府“端菜”向老百姓“点菜”转变。在文化云平台上,送文化下基层等8个志愿服务项目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市民面前,活动时间、地点、主办方一目了然,文艺爱好者可通过平台注册成为文化志愿者,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报名参与。

同时平台上还设置有需求征集、意见反馈等功能。“不少市民反映公益培训班可以适当增加非遗内容,我们会根据建议,在明年的春季班进行调整。”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此之外,馆内还新增了多种数字化实体设备,其中包括活动线下预约取票机、公共文化学习一体机、VR虚拟现实设备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逐步完善一方面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文化供需搭建沟通新桥梁,同时为人民群众了解认识我市文化和文化工作提供新窗口。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推进,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从不同的维度掌握用户的文化爱好,以达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王月灿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马乐 通讯员|杨沙沙 李苏
编辑|屈大鹏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