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开展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5馆联动在全省率先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系统上线后,不但提升了本馆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水平,德州等地的档案信息也可即时查询,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日前,禹城市城建档案馆建设工程项目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全面完成。谈及新系统,该馆馆长戴森高兴不已。

在禹城市能查询德州市区相关城建档案资料,在以前看似不可能,但如今已不是难事。去年10月我市印发《全市区域建设工程项目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设计理念,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建档案数据信息库,凭借分布设立数据库端口的方式联通“馆与馆”,有效地归集、管理和利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区域性城建档案数据信息的融合和共享利用,确保在3年内全部实现“异地咨询,跨馆查档”。经过一年多的推动,目前,市城建档案馆与陵城、临邑、乐陵、禹城4县市区实现5馆联动。

智慧赋能,打破信息壁垒数据共享共用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工程建设、运营保护、维修改造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市城建档案馆成立于1987年,馆藏城建档案18大类118260余卷(册),地下管线档案7960余千米。伴随着多年的发展,各县市区也积累了宝贵的档案资源,但因为信息化程度不高、存放标准不统一等原因,造成全市“馆与馆、县与县”城建档案数据不连通、难以利用且形成“数据孤岛”。

“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建设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存在方式,是一种宝贵的城建科技资源,我们不能单纯做‘保管员’,要通过信息化改造让档案‘活起来’,满足全社会多样化的档案查询利用需求,全力提升档案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张磊说。

打破信息孤岛壁垒、让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共享,市城建档案馆一直在探索和努力:

2018年,开展“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建设,当年完成全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扫描著录和数据转换,成为全省首个实现馆藏档案100%数字化的城建档案馆;

2019年启动城建声像档案数字化项目,提前一年实现了国家档案“十三五”规划“馆藏档案数字化、新增档案电子化、档案利用网络化”工作目标;

建立以市城建档案馆为中心的城建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平台拥有业务流程办理、档案利用、信息查询等10个板块,以互联网、政务网、局域网三个网络系统为支撑,2020年所有档案信息数据全部迁移至市政务云;

在市城建档案馆的带动下,中心城区及禹城、乐陵等7个县市区已开展或完成了馆藏档案数字化和档案利用查询计算机检索工作,并同步完成了城建档案接收利用管理系统平台建设。

在各县市区已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电子档案整理、移交、管理工作基础,开展全市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后,去年10月,我市实施区域建设工程项目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市区域城建档案数据信息一体化建设工作,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市城建档案馆建立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各县市区设置数据库,利用政务专线实现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档案整理、移交、管理、利用流程的标准化。

先行先试,标准化建设促高效利用均衡发展

12月20日,陵城区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将新整理的20余份档案资料上传至城建档案数据库。“之前我们也想建立城建档案管理平台,现在市城建档案系统平台为我们增设端口、建立数据分库,不但降低了成本,更提升了建设标准,轻松实现了档案数据共享共用。”陵城区城建档案馆馆长张翠云说。

目前市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系统平台建设分已完成城建档案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和尚未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两种,且已完成城建档案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的县市区又由不同的信息化专业公司研发建设,造成系统功能和应用模块的不统一。针对这种现状,我市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对尚未开展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县市区,采取专线直连方式,在市城建档案中心管理平台开通区县账户,直接使用市城建档案现有系统的模式进行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对已完成城建档案系统平台建设的县市区,在市级平台设立分布数据库,县市区定期或即适时上传城建档案信息数据。对存在功能应用模块不对应的信息系统平台,由原县市区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研发单位对数据上传和查询利用模块进行调整改造。在此基础上,委托相关方面技术专家对全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开展了广泛的工作调研,确定了先试点、后推广、强督导,统筹推进、分步实施建设行动方案。

去年11月,市城建档案馆以陵城区为试点,由专业信息化公司对该区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网络环境、硬件条件、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以及区县一体化需要满足的技术细节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试点单位工作计划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法,并同步开展试点工作费用测算和实施效果评价。借助统一平台和专业机构,陵城区仅投入9.25万元便完成改造,与最初预算的35万元建设成本相比节省74%。

初战告捷、信心倍增。今年3月,我市召开住建系统工作会议,对全市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多个县市区积极要求开展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工作。结合各地实际,市城建档案馆又完成临邑、乐陵、禹城三地的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5馆信息互通共享。

“在实现全市区域城建档案信息数据共享的前提下,既节约了各县市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平台重复投资建设,又有效提升和解决了县市区城建档案机构管理不均衡发展现状。”市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孙春燕坦言,之前因为各地信息录入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很多档案调入后难以使用,通过一体化建设,既可降低县市区信息化建设成本,统一了存档标准,又可以解决县市区城建档案馆在人员、资金、经验不足情况下的信息化难题,让该联的联得通,能查的查得到,让全市城建档案数据迅速归拢、即时可得。

统筹推进,3年内城建档案信息全域共享

“按键一点便能查到相关县市区的信息,既方便又快捷,我们也要把信息化建设早日列入工作日程。”日前,平原县城建档案馆组织人员到临邑县就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参观学习。参观完毕,平原县城建档案馆馆长史秀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方便快捷”只是建设工程项目档案资源一体化建设优点之一:市县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推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工程建设资料审批事项标准化,大力推进工程建设资料报建“一网通办”,推动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动化、办事移动化;实现城建档案信息数据即时性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并入政务信息系统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对用户查询利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将社会公众感兴趣的、需求较大的、可向社会开放的数字档案信息通过在线数据库在线提供利用;借助政务云,搭建横跨互联网、政务网、局域网的智慧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及安全管理平台,对档案实时在线备份,实现同城备份及异地备份,保障档案信息资源安全。

在5馆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市城建档案馆日前将其他剩余县市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在保证“费用不增加,质量不降低”的原则下,确保2022年底实现市域范围内城建档案“异地咨询、跨馆查档”。通过数据赋能,在全市范围内变城建档案由传统的“收、管、存”向“聚、通、用”转型。“聚”:现有馆藏城建档案数字化、新增档案电子化;“通”:全市城建档案信息数据纳入市级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信息畅通,城建档案数据统一管理;“用”:城建档案查询利用网络化,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打造便捷、高效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城建档案大数据的共享、共用。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工作是全面提升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提升城建档案社会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全面提升德州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的助推剂,更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走向大数据时代、发挥‘政务网+档案服务’的关键一步。”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张磊表示,今后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城建档案的依法治档、档案资源、档案利用、档案安全的四个体系建设,推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走向依法治档、走向开放利用、走向现代化。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李强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