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古桑树群“走向世界” | 这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到全省双语重点推介

日前,刚刚出版的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全省中英双语种期刊《走向世界》2月刊,以封面主推和《情系古桑,守望故乡》《Caring for Ancient Mulberries,Guarding Hometown》为题,向全球推介夏津这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全文如下:

古桑树浓荫如盖,青砖灰瓦掩映其间,随处可见的街头小景、壁画令人流连忘返。走进位于德州市夏津县生态旅游区的前屯村,有种惊艳的感觉。这是夏津县黄河故道周边村庄通过发展当地特色桑产业走上乡村振兴路的一个缩影。桑树,在村民眼里,已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系在心头的线、扎在家乡的根,是抹不去的浓浓乡愁。 

   

桑文化,内涵丰

南风送暖麦齐腰,桑畴椹正饶。翠珠三变画难描,累累珠满苞。每年5月中下旬,夏津县黄河故道路边写有“桑椹采摘园”“椹果酒”“新鲜桑椹”等字样的招牌随处可见。进入采摘园,个大、肉厚、颜色紫红的桑椹吸引着游客目光,咬一口,每一个小颗粒爆炸在舌尖上,酸酸甜甜。

“地下桑树根都盘在了一起,有的桑树根甚至长到了9米。”在导游的介绍下,游客们不但了解了桑树的特性,也了解了桑树扎根夏津的那段历史。

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的黄河河道两度流经夏津,造成六次泛滥决口,留下了一片30万亩连绵起伏的沙丘地,风沙肆虐,民不聊生。在当地人民长期与风沙抗争的过程中,桑树由于生命力旺盛、根系发达,成为防风固沙保土的重要树种。300多年前,清朝康熙年间夏津知县朱国祥见这里“地半沙滩,不宜庄稼”,于是引导当地百姓“且喻以多种果木,庶可依免风灾而裕财用”,此后夏津种植果桑达到高潮。100多年前,夏津果桑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援木可攀行二十余里”,大大改善了当地小气候和水土环境。

近年来,为了保护这片遗产,夏津县制订了古桑树群保护与发展规划,推进标准化种植,打造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挖掘积淀千年历史的农桑文化,提升文化内涵。古桑林历经天灾人祸、战乱饥荒,虽几经浩劫,但仍遗存有6000多亩,其中百年以上古桑2万余株,这里依然保留着全国面积最大的古桑树群。

如今,经千百年的利用和选育,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农业景观维持等方面产生多重价值,于2018年4月被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山东省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唯一的桑树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椹果之乡”成为夏津县亮丽的名片之一,桑产业则成为带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桑产业,大而强

来到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一眼望不到边儿的古桑树群,将这里装扮成绿色的海洋。依托古桑树资源,夏津县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内建成了颐寿园、杏坞园、香雪园、槐林生物园等生态园区,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德百温泉度假村、东方紫桑文化产业园、万景养生养老基地等项目。如今,这里全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前屯村位于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核心区内,村内及周边有大片古桑树林,树龄达1000多年的“桑树王”就在该村。2018年11月,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前屯村,决定做大做强“古桑文化村落”品牌,深入挖掘这一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在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扶和县乡两级的支持下,前屯村党支部领办了椹王古村旅游合作社,并与夏津县会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村委会统一租用闲置庭院,公司负责设计装修、项目招商,指导村民自营特色旅游项目,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前屯村既守住了生态命脉,又找回了文化根脉。

在夏津,每年生产椹果14000吨,其中古桑椹年产7500吨。以前,椹果放不住、运不出、不值钱,是“不长腿”的作物,如今却成了宝贝。随着科技的应用,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利用桑叶、桑枝、桑皮、桑根、桑黄等开发出的各种食品、保健类药品在市场上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同时,通过开展桑园间作套种、养殖畜禽等,还可实现综合经营和循环利用,多途径提高桑园产值和桑农收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从桑椹中提炼的天然色素桑椹红,是其他果品无法替代的鲜果色素,市场价格比黄金还贵。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院主任廖森泰表示:“将桑产业延伸到生物产业、健康产业,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如今,夏津拥有椹果深加工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作坊近60家,实现了从一粒椹果到桑的全元素利用。未来,总投资1.9亿元的山东夏津古桑研究院将全面研发古桑茶、桑黄、桑叶精粉、桑椹果干、桑叶面条等古桑健康系列产品,带动当地古桑系列产品走向全国,使桑产业成为夏津县支柱产业之一。

桑树下,乡愁浓

桑树,在西闫庙村人闫发刚眼里,是夏津黄河故道上村庄的根。

闫发刚今年67岁,曾任西闫庙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留住,也幸好留住了。”闫发刚感慨道。其身后,傍村而建的颐寿园里几棵古桑树探出了黑色枝丫。

颐寿园内的6000余棵古桑树正是由西闫庙村民代代相传而来,村里200多户几乎家家有古桑。自2008年夏津县启动针对古桑的保护工作以来,村里的古桑树大部分都归入颐寿园中,由村民自行管理。

“树木周边全部是透水砖,园内设施都是‘见缝插针’,不能挡住树木采光,林间道路也是按照村民行走习惯而建,方便我们进园管理。”闫发刚细数园区规划,表示“很满意”。西闫庙村也跟着古桑树一起“活”了起来。村居里里外外、边边角角都经过精心装饰,灰色磨盘和写着“丰”字的白色粮仓唤起人们的乡村记忆。

一家有着红色大门的“农家乐”正开门迎客,43岁的老板闫浩是闫发刚的儿子。五六月份椹果成熟时,店内一天能接待200多名游客,“我们一家人都是靠桑树吃饭的,最受欢迎的菜品也是‘炸桑叶’和‘桑黄鸡’。”闫浩说,村里在外求学和工作的,即使不回家过年,往往也要在采摘季回家乡一趟,一来帮忙“抻包晃椹”,二来在树下吃一捧甘甜清香的椹果,这成为很多夏津游子颇具仪式感的节日。

颐寿园不远处就是德百温泉度假村,整个小镇因树而建,从核心区“椹仙村”的名字就能看出。“古桑树是小镇的魂。”德百温泉度假村总经理助理贺胜磊说,度假村在建设之初就设立了“保住珍稀古树,保留历史痕迹”的原则。

度假村里300多棵桑树上都挂有木质认养牌子,有认养单位或个人姓名、电话,还有他们的愿望。认养单位、认养人定期管护树木,还能够获赠椹果和深加工产品。“其中不少人是附近村庄走出去的生意人,因为有古桑树在,要时常来看看,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留住一份乡愁吧。”贺胜磊说。

日暮降临,附近村庄的一位白姓老先生带着从城里回来的外孙在小镇桑树下游玩,他嘱咐孩子“不要用力碰树干”。“我们家也有几十棵桑树,当地有酿酒厂收购椹果,或者晒成椹干给孩子们当零食,夏津人在树下长大,靠树吃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应当对它们更好一些。”他说,希望这些桑树一直都在,守着乡村,也守着子孙后代。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邓美平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