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史 | 李宽云:唱起那尘封的歌谣


那些通俗生动、易传易记的歌谣,已离我们渐行渐远——

唱起那尘封的歌谣

□李宽云

歌谣以其通俗生动、合辙押韵、易传易记,深受民众喜爱,在反映生活、记录民俗,传播经验、教育启蒙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文化的迅速普及、科技的广泛应用,社会面貌和群众的思想意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记录旧生活、反映旧风俗的歌谣逐渐被历史尘封。今天,特地挑选一些已经鲜为人知的歌谣,供诸君一阅,顺便体味一下业已生疏的风俗人情。

拉纤图

纤夫号子

不顶风,浪不急。悠悠拉,步要齐。

看河边,洗衣女。十七八,好年纪。

低着头,搓又洗。咱喊号,她不理。

怎么办?听我的。撞三步,看仔细。

那小妮,笑嘻嘻。抬起头,甩辫子。

红嘴唇,白玉齿。杏仁眼,叫人迷。

一朵花,照水里。饱眼福,长力气。

过回流,腿绷直!猫下腰,闯过去。

喂……啦……喂!

这首劳动号子,曾经回荡在冀鲁运河甚至更远的地方。当今天的人们以对待文物的心态面对这些歌词时,难免会产生一丝失落:这不就是“庸俗”的情歌吗?但只有了解那个时代才会有所感悟:逆水拉纤,本是人世间最苦最累的劳动,哪来的闲心唱情歌?这是纤夫们在向苦难的生活作抗争!他们用歌声表明:劳动人民即使身处炼狱,也没有丢掉“乐观”这一精神食粮。

打春牛

“打春牛”是迎接“立春”节气的民间风俗。事先,由大伙儿凑份子,用秫秸做骨架,糊一头纸牛,在牛肚子里放一些花生、料豆、红枣等食物。然后选一个宽敞的地方,再挖坑埋一根竹筒。立春的那一天上午,大家聚集在一起。主事的人就在竹筒里放上一根鸡毛,午时时分,上升的阳气会使鸡毛飘出来。这时,围观的人们欢呼一声,用细木棍将纸牛打破,里面的食物流出来,孩子们就会欢笑着哄抢。

中国是传统农业国,牛一直是勤劳的象征,也是不折不扣的正面形象。所以,“打春牛”并不是牛有了过错,而是唤醒它去掉冬天的闲懒,准备耕种,同时也是警醒世人保持勤劳的传统。因为这个缘故,参加“打春牛”仪式的人,不论身份高低、道路远近,一律步行。牛肚子里流出来的食物,除了象征一年的丰收,还能打发孩子们喜欢。这样一来,“打春牛”就被赋予了多种含意,有一首“春牛歌”是这样唱的:

我是上方一春牛,差我下方遍地游。

不食人间草和料,光吃散灾小鬼头。

麦王奶奶

麦王奶奶麦王仙,数九寒天在外边。

大麦就是亲娘母,小麦后娘谁可怜?

亲戚流人俺先到,逢人上供俺当先;

刮风下雨在外边,问问可怜不可怜?

在家住上俩仨月,出去就是多半年!

俺在外边谁知问,谁来请俺麦王仙?

五月二十七,大红袄身上穿,头上戴着五凤冠。

麦王奶奶中间坐,手搭凉棚往北看。

糠难吃,菜难咽,收了麦子吃白面!

风调雨顺六十年。

这首歌谣是祭典民间传说中的“麦王奶奶”的。其中的大麦小麦二句,是指大麦春播夏收,而小麦来年生长,要经受寒霜冰雪之苦。农历五月二十七,相传是麦王奶奶的生日。这项庆典活动过去在民间很隆重,一般从农历五月十七出钱凑份子,五月二十二糊纸衣裳。到了麦王奶奶生日的这一天,人们就带着供品、雨伞、跪垫,聚集到宽敞的仪式现场,烧香跪拜,祈祷丰收。

四辈儿上工

这是一首“雇工歌谣”。雇工,是指过去那些缺少土地,为了养家糊口给地主扛活的人。雇工分为“长工”和“短工”。下面这首歌谣就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叫“四辈儿”的“长工”的凄苦经历。

正月里来正月正,四辈儿出门去上工。上工先铡三天草,那么咿呼嗨,看看你干活行不行。

二月里龙抬头,留下四辈儿把活做,房前屋后扫干净,那么咿呼嗨,起早挑水村东头。

三月里三月三,娘娘庙上去还愿。东家老少在上坐,那么咿呼嗨,四辈儿赶车走得欢。

四月里二十八,收割小麦上西洼。烈日炎炎当头照。那么咿呼嗨,四辈儿汗水如雨下。

五月里五端阳,收了麦子打完场。晒干扬净入了囤,那么咿呼嗨,四辈儿没有一粒粮。

六月里六月六,下雨不能把活做,东家房中摆酒宴,那么咿呼嗨,四辈儿啃着窝窝头。

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四辈儿看秋地里转,那么咿呼嗨,露水湿透身上衣。

八月里,月儿圆,东家赏月在后院。全家团圆多欢乐,那么咿呼嗨,四辈儿一人孤单单。

九月里九月九,收了九车大黄豆,一连装满九个囤,那么咿呼嗨,四辈儿累得汗水流。

十月里,鬼开门,家家户户都上坟。四辈儿支了钱四吊,那么咿呼嗨,买纸烧了祭双亲。

十一月到大雪,北风呼呼地冻裂。东家屋里把火烤。那么咿呼嗨,四辈儿屋外劈柴火。

十二月到过年,算完工钱回家转。四辈儿买了十斤面,那么咿呼嗨,吃了饺子算过年。

小白菜

这是一首幼儿哭诉后娘虐待的歌谣。在民国及以前的封建朝代,由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都比较差,再加上有病无钱医治,妇女的死亡率比较高,男子再婚后就会出现很多遭受后娘虐待的孩子。这首歌谣中,“小白菜”并非确指人或物,而是一种引语方式。

小白菜,心里黄,我打三岁没有娘。

从小跟着爹爹过,生怕爹爹娶后娘。

后娘娶了三年整,生了个兄弟比我强。

兄弟吃面我喝汤,有心不喝饿得慌。

端起碗来泪汪汪,哭哭啼啼想亲娘。

童养媳

童养媳,生活贫困时代衍生出的一种婚姻形式,在遭遇自然灾害和兵荒马乱的年月最为常见。一方因养活不起不得不将幼女贱卖甚至白送人;另一方只需付出少量钱物或暂时承担一点抚养成本,便为儿子长大后定妥了媳妇,还可省下一笔彩礼钱。看似一举两得的背后,却是童养媳奴隶一般的悲苦生活,正如这首歌谣所唱:

清早起,打柴回,回来又叫把磨推。

三顿饭米汤也不让喝饱,婆婆太把良心亏。

一边推,一边罗,童养媳俺受折磨。

婆婆你张口骂来动手打,童养媳实在没法活。

一边罗,一边想,两眼红肿泪汪汪。

人家的闺女都有爹娘管,童养媳有谁来可怜?

孤儿讨饭

如果说“后娘儿”和“童养媳”的境遇令人唏嘘,那么“孤儿”则堪称悲惨了。在旧时代,有些青壮年夫妇,或积劳成疾,或有病无医,或遭遇灾荒,导致英年早逝,还有遭遇战乱匪患,被枪杀或被掳走,撇下孤单无靠的孩子,只好沿街乞讨。

手拉着枝条怀抱着瓢,东门里要来西门里讨。

给一块来吃一块,要一瓢来喝一瓢。

白天吃的千家饭,夜里住的破土窑。

北风刮,大雪飘,几家愁来几家笑。

爹娘死在大路旁,孩儿活活被狗咬。

卖五香面小唱

“五香面”,是对小商贩所卖香料的统称,平时少说也有二十种。在集市上,卖五香面与其他买卖的不同之处就是边唱边卖,拣料、过称、磨粉、包料、收钱,忙而不乱。这手绝活先吸引顾客,然后把香料的名称、作用介绍一番,称得上是高超的促销手段。

包又包来封又封,卖香料的天下兴。

天下兴了卖香料,逢年过节香味浓。

包一包来又一包,包包都是好材料。

有花椒,有大料,白术豆蔻带冰榔。

大茴香,小茴香,下气散寒是良姜。

桃仁搂着杏仁睡,胆大的木贼跳进墙。

你要问惊动了哪一个?惊动了上房丫鬟小丁香。

霎时来了个川贝母,后跟麦冬一大帮。

麝香拉开了弓箭射,人参捆贼送大堂。

大堂上坐的是香附子,两边站着小沉香。

打得肉桂喊救命,打得陈皮直叫娘!

咱各样的香料往上兑,保你下次还品尝。

你买一包来我送一包,甘愿赔本赚吆喝。

你说添来咱就添,光添香料不添钱。

我添得多了你拿不动,我推着小车把你送。

咱一个推来一个拉,吱吱扭扭到你家。

到你家,你管饭,又烙饼,又擀面,

又包饺子炒鸡蛋,回来你还给俺钱。

——你说上算不上算?

《卖五香面小唱》的词句并不十分固定,贵在见景生情、随机应变。在招揽顾客的时候,可以像说书的一样,把姜子牙、曹操、诸葛亮、包公、刘伯温等古今名人编排进来;见孩子围得多了,也忘不了鼓动一番:“小兄弟小妹子,你买上一包拿家去:你爹说你人机灵,你娘夸你货便宜,哥哥说你有眼色,嫂子夸你会办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商品促销手段的丰富多彩,《卖五香面小唱》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尽管如此,它也是上述歌谣中最后的谢幕者。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