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明实践融入百姓生活 | 乐陵:上好“三堂课” 学出文明范儿

“一餐热饭有人管、一时冷暖有人惦、一声招呼有人应、一声‘家人’笑开颜……”这是乐陵市丁坞镇文艺志愿服务者贾秀娥的切身感受,也是乐陵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

乐陵市注重把文明实践融入生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上做“绣花功夫”,以百姓课堂、流动课堂、实践课堂为抓手,让身边人讲“活”身边事,把群众挂在心头的事办成、办好,在细微处传递温暖,于平凡处凝聚人心,让文明实践浸润百姓心田。

百姓课堂 身边真情动人心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辛苦,咱都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容易冲动、爱偷个懒儿都是小毛病,一家人相互包容才能家和万事兴。”4月27日,乐陵市花园镇文明实践所“百姓讲堂”里,“好婆婆”王春兰,在“婆婆也是妈、媳妇也是娃”交谈会上分享自己的婆媳相处之道,引得台下村民连声赞同。

群众对文明实践的认同来自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乐陵市依托全市147个文明实践所(站)设立了“百姓讲堂”,搭建平台,让普通群众“登台讲情拉理儿”,常态化开展“日子想要过的好,包容体谅少不了”“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等接地气的生活分享交流会,身边人讲身边事,分享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分享幸福生活的经验故事,真人真事真情打动人心,文明在一场场“唠嗑式”的交流分享中深入人心。

幸福生活有理儿有情,也要有法有面儿。居住在乐陵市丁坞镇东郭村的留守妇女徐红丽最近深有体会。自从4月初在镇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跟着“巧厨娘”志愿服务队的老师学习了烘培和烹饪,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已经成为村里著名的“巧媳妇”,不时有村里村民上门“取经”,这让徐红丽觉得“倍有面儿”。

这种生活“体面”、日子顺心的愉悦感,来自于文明实践所每月在“百姓讲堂”开展的技能培训课。乐陵市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的“粘性”,把老百姓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串起来,根据群众需要“组团”开展技能培训。“文明实践+人社”组建了涵盖“巧厨娘”志愿服务队、“阳光大嫂”家政志愿服务队的生活技能培训团。“文明实践+农业”组建了“金种子”服务队、“乐农先锋”志愿服务队等农业技能服务团,“文明实践+N”志愿服务模式,仅今年一季度,市、镇、村三级“百姓讲堂”开展的专业技能培训就达200余场次,147个“百姓讲堂”让“文明实践+”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

流动课堂 细节之处见文明

“欢迎乘坐‘乐陵市学习强国主题公交’,请坐稳扶好,强国专列即将起步……”4月18日,乐陵市首批“学习强国”专列公交正式上线运营,坐在车里,既能扫码阅读电子书,还能在车内下载APP、学习理论政策,“强国号”拉着“流动课堂”在城市各条街道穿梭,文明实践的“氛围感”拉满。

近年来,乐陵市在宣传引导上做“绣花功夫”,各乡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特色课堂,朱集镇“朱集之声”、杨安镇“小镇课堂”、丁坞镇“小顾说文明”等各具特色的“土味课堂”通过大喇叭+微视频的形式,糙话说正理儿、唠嗑讲文明,故事性、方言土语的传播方式让昔日乡村“土喇叭”摇身一变成基层宣传的“热”喇叭。

纵横交错的“文化墙”也有了新面孔。在西段乡的红色体验式墙绘上,色彩明亮、立体交互式的文明墙绘十分抢眼,很多人慕名而来与立体墙绘合照留念,成为网红“打卡地”。而同时空的另一边,4月30日下午3点左右,市民王先生坐在“学习强国”主题公交上点开了乐陵融媒APP,与全市万余名市民共同观看了乐陵市“美在乐陵·德润万家”公益直播课。学习方式“上车”“入云”式的学习时空翻新,市民王先生笑称这是名副其实的“沉浸式学习”。

“土喇叭”翻新、墙绘翻新、“学习时空”翻新织就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的一张“网”,而大篷车送戏进村、“小板凳”送文明入巷,则成为把文明填满网格的“出彩一笔”。300余名“红马甲”拿着小板凳到巷子里跟群众面对面说事掰理儿,谈笑声中传文明,送戏大篷车进村载歌载舞唱新风,宣传引导铺天盖地,文明实践蔚成风气。

实践课堂 办好群众心头事

近日,乐陵市丁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了新变化,在过道、洗手间等场所增加了残疾人助行设施,为残疾人就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方便。

变化源于机制,今年以来乐陵市出台了《乐陵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星级评定管理办法》,用好星级指挥棒,启动全市文明实践阵地动态提升行动,围绕群众需求有的放矢的细化和延长场所服务功能,从扫码掌上阅读到残疾人助行康复设施,从物品存储暂放柜的添置到免费理发室的开设……事不大,桩桩件件做在了群众的“心窝上”。截至目前,已有102处所(站)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贴心服务,服务设施“应心”,为吸引人、凝聚人夯实了基础。

“大爷,这两天天气不好,有点冷,咱食堂做了热乎乎、软烂易消化的茄子炖肉,我给你送来了,你闻闻可香了!”5月1日,因为疫情的影响,铁营镇的“暖心食堂”暂停堂食,志愿者万海军为村里85岁的孤寡老人宋明飞把爱心饭盒送到老人手上。

孤寡老人饭不断“顿”,暖的是老人心,聚起来的是群众的认可,这正是乐陵市建立“一呼百应”志愿服务体系的初衷。乐陵市依托APP搭建的服务点单、送单的文明实践“云平台”+文明实践专管员上门访、上门谈机制,把群众需求“一网打尽”。群众一招呼,百支志愿服务队即时响应,1.8万名志愿服务“家人”上门解难纾困。一桩桩一件件为民实事打开了群众的心房,也解开了文明实践的“流量密码”,越来越多的人与文明实践“交心”,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截至5月份,文明实践“云平台”上群众志愿者注册人数已增加至5000余人,占志愿服务注册人数的三分之一,成为志愿服务、践行文明的中坚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胥爱珍 通讯员 | 许聪聪 刘蔷薇

审核 | 胥爱珍 终审 | 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