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流动喇叭一响,垃圾分装进桶

六点天微亮,鸡鸣,狗吠,村民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劳作。

夏津县新盛店镇北马庄村保洁员唐淑娥穿上工装,开着小型收运车,小喇叭放着提示语音:“父老乡亲们……剩饭、剩菜、果皮等厨余垃圾倒入绿色垃圾桶,烟头、厕纸、一次性用品等垃圾到入灰色垃圾桶内……”走街串胡同,在一家家门口停留,村民取出垃圾倒进收运车上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

车上4只大垃圾桶不仅有着绿、红、蓝、灰的区别,每只垃圾桶上还写有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的字样,唐淑娥接过村民陈红英递过装有剩菜剩饭的垃圾袋,将其放进了绿桶。

“刚开始听到小喇叭响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仔细听内容才知道是来收集垃圾的。现在习惯了,一听到声音,就知道垃圾收集车来了。”陈红英说。陈红英每天都会将垃圾分类装袋后交给保洁员放进相应的垃圾桶。“剩菜剩饭每天都有,塑料瓶、纸箱子啥的,攒攒,就卖钱了,其他的在我们庄户人家几乎没怎么有。”

北马庄村紧邻240国道,是个仅有300多户的小村。在今年50岁陈红英的记忆里,剩饭剩菜,果皮等杂七杂八,但凡是生活垃圾,各家都会倒进自备的泔水桶或者装进大大小小的塑料袋,积满后倒在、扔到垃圾桶里,偶尔会随手扔在坑塘边。

“过去,全村设有16个垃圾桶。”唐淑娥说,但有时垃圾桶边的“最后1米”就成了村里最大的污染点。

改变始于今年4月。夏津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启动“沿街撤桶”工作,按照每500户配备1名保洁员、1辆清运车、2组四色分类垃圾桶,实施试点村庄垃圾上门收运新模式,对村民产生的垃圾进行上门收运,一户不落。原则上每天上午7:00至8:30、下午6:00至8:30两个时间段,各村保洁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收集起始时间。收运完成后,保洁员将垃圾桶统一运送到村里的集中存放地,由垃圾清运车统一收集运送。

“现在天长,村民上班、下地起的早,我就早收一会儿,上午从6点到7点半,下午12点到1点半。”唐淑娥笑着说,怎么方便怎么来。

同样的改变也发生在夏津县新盛店镇拐尔庄村。在实行垃圾分类之前,1400多人的拐尔庄村,4条主街、40多条胡同共设有60多个垃圾桶,村民的生活垃圾大都是混装在一起往垃圾桶里倒,有时村民嫌路程远,便随意扔在路边、坑塘。由于范围大、保洁员少,有时来不及清理的垃圾桶会出现“爆满”。从事保洁工作已3年的村民陈秀兰,对村民文明环保意识增强深有感触。现在,“流动喇叭一响,垃圾分类进桶”正成为村民的习惯,“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正成为村民的共识。

在农村,八成的农村废弃物是厨余垃圾,负责新盛店镇环卫工作的侯宗敏介绍说:“首先把厨余垃圾分出来,农村开展垃圾分类就算成功了一大半。”同时上门收集垃圾新模式,大幅缩短了垃圾在路边停留的时间,也极大缓解了垃圾二次污染问题。

村民常年来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拐尔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兵坦言,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后,村民普遍不积极甚至觉得是没事找事。“就点剩菜剩饭、酒瓶啥的,还分什么嘛!麻烦!”

垃圾分类能不能搞好,关键在于培养老百姓文明习惯的养成。

夏津以“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镇村、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进商场”六进宣传活动,使广大学生从小接受环保教育,培养环保素养,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进而把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从而带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除了采取“村村响”广播、公益广告、标语、宣传栏、文化墙等传统宣传形式外,借助优良家风的陶冶熏陶、美丽庭院的引领示范、志愿服务的宣传带动等各方面作用,讲解政策,转变观念,培养村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

“通过源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环节,我们正在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夏津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副书记韩文虎表示,城区采取机械成肥、阳光堆肥房等方式,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用于园林绿化的生态肥料。农村地区采取就地沤肥方式实现就近处理,减少垃圾清运量和运输成本。

如今,夏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已初具雏形。在不少试点村镇,生活垃圾已经基本实现“不落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邓美平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